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9期>>本页       
 
【研究与交流】“越王勾践剑风波”与媒体公信力


(2005-10-10 09:38:27)

何 炜(湖北电视台社教中心 430071)

2004年,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越王勾践剑,因荆州市一家民间机构的公开挑战而在传媒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历时几个月的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众多媒体的追踪报道,使“越王勾践剑风波”跌宕起伏,扑朔迷离,难有权威定论。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事件虽然已经渐渐淡化,但风波本身留给媒体的反思却不能不说极其深刻,即媒体在报道敏感事件时的公信力如何体现!

越王勾践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因出土时依然寒光闪烁,锋芒毕露,纹饰清晰精美,通体没有锈迹而震惊考古界。该剑长5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一面有两行八个错金鸟篆铭文,经郭沫若、唐兰等著名学者考证,铭文“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该剑的身份随即被确认为越王勾践的王者之剑,即“越王勾践剑”。这柄冠绝古今的青铜宝剑一出土,立即成为令世界考古界瞩目的具有重大史学价值的考古发现,并被海内外专家公认为“天下第一剑”。

因重大的文物价值,越王勾践剑出土几十年来一直倍受文物界的关注,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因其所蕴含的巨大的“商业机会”,也屡屡遭到仿制、甚至复制侵权。

2004年3月,荆州市郢都青铜艺术研究所(以下简称“郢都所”)对媒体宣称:该所民间工匠许光国经过十年潜心钻研,“破解了”越王勾践剑的系列谜团,造出了“高仿真” 越王勾践剑,并冠名“许氏高仿真越王勾践剑”。不仅如此,该所还扬言要牵手2008北京奥运会,拟生产2008把“高仿真”越王勾践剑,以3万元一把进行高端市场营销,并借机打造出一项大的文化产业,为宣传荆州、弘扬荆楚文化作出贡献。由于有着近几年大力倡导文化产业化的时代背景,加上2004年湖北省将举办首届“文化产业博洽会”,因此媒体对文化产业的相关动态极其敏感。郢都所消息一出,荆州及湖北省各家媒体便闻风而动。此时的媒体宣传,均从正面的角度,对郢都所的市场化运作行为给予了肯定。一时间,《钟表匠再铸越王剑》、《千次实验破解“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五大难题被攻克》等醒目的标题纷纷见诸各类媒体。

然而,在媒体的一片喝彩声中,大家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收藏越王勾践剑的湖北省博物馆。2004年6月5日,湖北省博物馆突然举行新闻发布会,指称郢都所的“高仿真”剑及市场开发行为有“违法、侵权、误导、欺诈”之嫌,极力反对荆州郢都青铜艺术研究所的宣传炒作及市场化运作。湖北省博物馆的公开反对,不仅挑起了一场围绕越王勾践剑的激烈争论,也使国家馆藏文物如何适应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化变局这一敏感话题顿时凸显出来。随即,先前对郢都所大唱赞歌的媒体又突然调转“枪口”,对其发出了一片质疑声。于是,《省博物馆质疑荆州“高仿真”越王勾践剑》、《高仿真越王剑起争议》、《“天下第一剑”风波再起》、《仿制名剑惹出四大争论焦点》、《假剑生存》等文章又一下子铺天盖地而来。可叹郢都所的市场盛宴还没有开席,就已曲终人散,几被封杀。原来络绎不绝的合作商也迫于舆论强大的压力而纷纷止步。

面对大众传媒,作为越王勾践剑风波的当事双方,一方面颇感无奈,一方面又深味媒体动辄一边倒的“捧杀”与“封杀”之风之盛。而参与此一事件报道的媒体,尽管基本上恪守了“客观”的新闻原则,但对待同一事件前后矛盾的报道态度,除了给人以前期报道失之偏颇之虞外,更重要的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公信力的缺位。

笔者作为“越王勾践剑风波”的热心关注者,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报道及资料后,敏感地意识到在文化产业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这一事件非常具有典型性--它对指导社会如何从事文化产业化开发,尤其是涉及文物领域的产业化开发,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是一个难得的经济文化类前沿话题。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及广泛的前期采访,笔者发现,透过“越王勾践剑事件”,它不仅牵涉到对越王勾践剑的研究破谜等科技之争,而且涉及到复杂而敏感的文物复制与仿制的政策法规界线之争,同时,它还涉及到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文物的商品属性如何界定、其传播价值功能又如何发挥等一系列亟待揭示、解决的难题。要想真正完成这一系列难度高、困难大的采访活动,除了对记者的业务水平是一次综合考验外,更对媒体的公信力是一次重塑与回归。

在以往关于“越王勾践剑事件”的媒体报道中,无论是开始的一片叫好声,还是后来的一片质疑声,媒体大都局限于围绕越王勾践剑的破谜层面及市场开发层面做文章。而所谓“破谜”之争,连国内最权威的专家都针锋相对,足见很难定论。至于市场开发之争,则更是有几道政策法规的“坎”难以逾越,不彻底弄清楚就没法向广大受众有个明确的交代。

在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之后,笔者拟订了以《千年争锋越王剑》为题的专题报道计划。报道拟从四个方面展开--越王勾践剑“破谜”之争;文物复制、仿制之争;有关文物的政策法规之争;文化产业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争。在历时几个月的采访中,为了确保客观公正的立场,记者始终是问题的设计者和提出者,所有问题都由采访对象自己回答。

《千年争锋越王剑》最后被制作成45分钟的专题节目。在节目中,通过对话题的精心设计及充分采访,使各方的观点均能得到充分展示,孰是孰非,自有观众评说。而且,通过采访国家文物专家,在节目中还澄清了一些重要概念--如在文化产业化的进程中,文物里面可以有产业,但不可能搞产业化;国宝级文物要想得到有效保护,在国家法律出现“真空”的情况下,必须健全地方性法规,使文物的复、仿制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该节目在湖北电视台播出后收到各方很好的反响,尤其是湖北省博物馆和郢都青铜艺术研究所双方都对该节目评价甚高,认为帮他们进行了很好的沟通交流,也为他们廓清了不少问题。该节目荣获2004年度“湖北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

随着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抢抓轰动性的新闻,吸引尽可能多的眼球,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只注重现象而忽视了新闻的背景,或者只注意到了此现象而忽略了彼现象,往往会使我们的新闻不幸“失真”,并进而使公信力大打折扣。这种情形,又刚好与新闻竞争的法则形成悖论。因为,媒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争取受众的竞争,而争取受众的关键,又在于受众对于媒体的公信力。

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媒体失去了受众的信任,那它将很难有立足之地。媒体公信力的建立,是靠媒体自身一点点的努力赢得的,是靠大量客观公正的报道,靠为维护正当的公共利益立言,靠为老百姓、为国家谋利益、献计献策,靠最大限度地维护公众的知情权等,一步步树立起来的。

在“越王勾践剑风波”中,为什么一开始那么多的媒体不惜篇幅地争相报道许光国“高仿真”越王勾践剑的消息,而没有一个记者去采访一下该剑的收藏方湖北省博物馆是何态度?为什么关于许光国造剑的采访那么充分,却没有人去找权威部门核实一下其造剑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记者对“许氏高仿剑”的市场蓝图描绘的那么美好,却不去打听他们能否依法进行市场化运作……说穿了,这是媒体追求轰动性效果的新闻快感在起作用。在这种快感的驱使下,记者往往显得激情有余而冷静不足,并继而使自己的判断失之偏颇。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必将产生为迎合低俗的社会习气而炒作新闻的恶性竞争,并最终导致传媒公信力的丧失。

当然,维护并提升媒体的公信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也要辩证思维并辨证施治。一方面,媒体走向市场,追求效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而公信力是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接合点。我们每一个新闻人都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惜和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因为它是社会的希望所在,更是媒体的衣食所依。另一方面,如果视媒体经营者的责任为外部环境的话,那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就是其核心支撑。以现代传媒发展的需要,从严、从高要求编辑记者,锤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是提高媒体公信力的关键。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没有雄厚的理论功底,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没有勤奋的探索精神,很难想象,能对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度的剖析力,当然,也更难想象其能准确把握是非曲直,针砭时弊,伸张正义。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塑造媒体的良好形象,就必须真正树立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信念,匡正行业风气,全力维护新闻公正、真实、高尚及权威的形象,真正做到慎用公权力,用好话语权!

(编辑:徐蟾桂)#13#10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