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9期>>本页       
 
【研究与交流】大众传播中两性情结心理


(2005-10-10 09:38:25)

--兼谈对庸俗文化的理性态度

陈爱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武汉 430074)

周 延(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系 武汉 430079)

自1897年普利策与赫斯特缔造黄色新闻伊始,到今天一百余年的时间里,黄色新闻蔓延至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一个令世界新闻界头疼不已的新闻现象。黄色新闻的巨大生命力根植于普通民众的庸俗文化当中。色情、暴力与犯罪等刺激性和负面性的传播内容,作为庸俗文化的代表,依次活跃在古代的通俗文化、近代的市民文化和现代的大众文化中。在近代,大众化报纸的勃兴使市民文化有了与新闻结合的机会,于是,黄色新闻成为大众化新闻中连接庸俗文化需求与报纸、利润的纽带。

两性内容的传播在大众传播领域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将自己和色情内容相区别,两性内容总是以新闻信息或情感话语的形式呈现。尽管在道德责任和专业品格上为人不齿,在此问题上打擦边球的还是有增无减。两性情结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既不局限在某个国家某个时代,也不局限于某种传播方式,它是一种大众性的历史性的心理情结。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民报在中国异军突起,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黄色新闻潮,并延续至本世纪初,其中,两性情结突显主流形象。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新闻理念的关系,中国新闻报道中负面内容较少,犯罪和暴力内容相对国外而言也不算多,两性内容则成了中国黄色新闻的主力军。像以下的几个标题,即使读者不曾读过,也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邪念引发的疯狂》、《情人把他绞成肉酱》、《“红颜知己”毁了“面粉老总”》。它们的标签式用语是那样明白地告诉你它们的内容。另外,即使是在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报道中,两性关系问题依然是保留曲目。

如果说报纸上的两性新闻还具有明显的庸俗文化的猥琐气质,那么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两性话题则表现出了脱离低级趣味、回归真实生活的倾向。比如广东卫视的《男人不夜天》,以两性关系为基点,将娱乐元素融入尴尬话题,对话题的引申全凭嘉宾口才。另外,像华娱的《夜来女人香》和星空的《美人关》,虽然分属谈话和综艺节目,都直面两性关系,尤其是前者话题大胆,“男欢女爱畅言无忌”。两个节目同是各自电视台的王牌栏目之一。

大众传播对两性话题的青睐主要被认为是追求目标受众的行为,是对读者口味的迎合,但也可以看作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传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产品制造者,他同时也输出带有说服意图的观点。大量的两性内容除了源于利润的推动作用外,也显示出传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看法。

社会心理学认为,东西方的自我意识存在不同,东方人倾向于将所思所想与社会相协调,西方人则倾向于独树一帜。因此,东方的传者选择报道的是群体共同关心的两性话题,传者与受者呈现出一种在社区中“聊天和闲谈”式的传播形态。西方的传者崇尚爆炸式的独特内容,加上自由主义新闻观缔造的开放空间,其两性情结表现为露骨的描写、隐私的曝光和大规模的追踪报道。他们的意识也在向中国渗透。

东西方的报道和反映方式不同,但有可能存在共同的报道和反映动机。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理论。尽管该理论的科学性饱受争议,但可以肯定地说,像阿尼玛和阿尼玛斯这样的原型即使不同遗传也能在后天环境中形成。除了这两个男女关系参照原型,还可以有其他的原型,比如性伦理原型和性暗影原型。暗影是荣格提出的。当我们在接触性犯罪信息时,可能触动与性意识有关的暗影,使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的许多人都有性犯罪的倾向,或者自己产生短暂的莫名其妙的性犯罪冲动。同样,性伦理原型则供人进行伦理道德批判及自我关照。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沉积。如果心理遗传并不存在,则这些与性有关的原型将通过后天积淀形成,也许是由于压抑,也许是由于其他原因,成为个人潜意识。问题在于,传者的个人潜意识与受众不同,那么这种潜意识与受众的潜意识有没有共同的基础,比如,共同的经验与体验,产生对两性话题的共同情节,并致使传者以“社会的眼睛”之身份关注两性问题呢?

显然,两性情结比其他情结更容易具备条件。借助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人至少有五个需要层级。层级越低的需要在生理与心理的结合上就越紧密,不同的人的经验与体验就越趋于一致。而高层需求如自我实现就会导致体验、态度和关注点的意识差异和个人化。神经学家认为,人在设计情感话题是受到刺激的大脑区域和吸食可卡因后产生快感的区域相同。由此可见,两性情结带给人趋于一致的身心体验,并进而产生趋于一致的各种心理原型和潜意识。这使得人们在此问题上有共同的关注要求。在通俗文化与市民文化的时代,这种关注要求被压制在民间和私人领域;而大众文化的来临,使大众有可能通过向大众传媒投“金钱选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关注要求。与此同时,传媒不再由精英和主流意识一手把持,更多的传者以大众化的文化观照为己任,主动承担“大众的眼睛”的角色。尽管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商业因素,但是将传者反映大众要求的传播行为完全解释为缺乏道德责任的牟利举动是不合情理的。这种观点也许符合不断失去传播领地的精英主流意识的陈见,却决不符合大众的心理要求。“吾未见好德之如好色者也。”可见,连孔子也认为,在好德与好色之间,好色更符合人类本性一些。

我们对于两性和情感话题的态度应保持现实的理性。两性情结是大众长期固有的文化心理现象。庸俗文化固然不应提倡,但一味否定大众的精英文化观就应该被理所当然地采纳么?长期以来,精英文化屡次超前地禁灭庸俗文化,换来的却是市民文化和大众文化一次又一次更大规模的反击。自恃超前的文化心理凭借主流强权的意识独裁已然崩塌。大众文化的商业原则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不同文化在传播领域的民主竞争环境。对于这一民主环境的约束是理性行为,而一味地排斥则代表偏执和文化歧视。

大众文化的扩张显示,精英与主流排斥大众文化的结果是自我的被排斥。张弘在《英国大报的小报路线》中介绍了主流精英媒体的新动向:大报自降品格,《泰晤士报》推出小号版,而《每日电讯报》这一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一改保守做派,于内部悄悄试刊瘦身版面。拿《泰晤士报》老总罗伯特·汤姆的话来说,哪家大报的机要柜里不锁着小报的样刊呢?最值得一提的是,被视为小报标志的“三版女郎”将现身“小泰晤士”。泰报的新闻发言人兰姆斯波顿表示:“泰晤士女郎”将很有品位。这些都可以看作精英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妥协。

由于历史的差异,中国的两性情结曾由于危难环境长期压抑,并于新中国成立后中断。改革开放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两性情结复苏。情感倾诉和两性话题坐拥不断增加的市场份额。这样强烈的市场需求从何而来?除了运用经验理论和神经学加以解释,我们还可以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的论中寻求答案。

荣格在批判弗洛伊德时提出,人的生活受到目标愿望的极大影响。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这一理论已经发展成为包含着15种价值标准的存在动机论。其中,欢乐价值、自我满足价值和完善价值都会促使两性内容在当今的中国倍受关注。中国人在生活水平初步提高后对情感生活和性生活的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两性内容的关注包含着学习目的、价值与伦理批判的目的以及人际对比和自我观照的目的。这其中还可能隐藏着窥私欲等心理。

总之,在充分理解传者与受众两性情结的心理根源与动机的基础上,良心传播史上庸俗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两性情结与庸俗文化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文化现象,其内容包括情感话题、敏感话题和低级趣味,在性质上与色情文化是有明显区别的,在具体内容上则有可能存在交叉和模糊边界,因此才有所谓打“擦边球”的现象。两性情结与庸俗文化有其生存的土壤,我们应对其保持理性的态度:反对低级趣味,不提倡庸俗文化,包容和开放性地面对情感与敏感话题。我们应当坚持大众的而非精英的文化观,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存在给予充分认识和公平对待,而非以一种文化观排斥另一种文化观。各种文化的共存与融合是大众传播时代的明显趋向。这两点基本的认识应该成为我们对待两性情结和庸俗文化的理性态度。

(编辑:徐蟾桂)#13#10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