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9期>>本页       
 
【视听天地】电视新闻娱乐化评析


(2005-10-10 09:38:15)

项立新 江 虹 徐 瑗(湖北电视台 430071)

电视作为一种可以为大众带来娱乐消费的媒体早已被中国人所认知,人们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忙忙碌碌中,太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而娱乐经商业化的市场运作还能带来巨大的利润,于是中国的电视界就把娱乐作为其最大的发展生存支柱。眼下,娱乐在电视界大行其道,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形态中,其中最深刻也是最危险的变化,就是新闻娱乐化的潮流。

新闻娱乐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所谓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把名人轶事、凡人趣事、犯罪行为、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国内媒体把软新闻都划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范围内,划在哪一类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热衷于做什么、报道什么。有的电视台制片人公开宣称“新闻要给人带来快乐”,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那些能满足人们好奇心和窥探欲的娱乐化新闻就有了大量制作的理由,于是,社会新闻追求新奇、民生新闻追求趣闻成为许多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的普遍表现。

新闻娱乐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刻意将硬新闻软化。严谨、公正、深刻是严肃新闻的普遍追求,但今天的报道却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司法行为中挖掘其娱乐价值,比如美国媒体关注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报告和莱文斯基的一举一动,不是在于反思美国总统的品行和美国司法制度的缺陷,而是在于炒作总统的风流韵事;再比如中央电视台报道赖昌星的巨额走私和逃税事件,选择的报道切入点就是那座著名的“红楼”,玩味了一把观众的窥私欲。

新闻娱乐化的第三个特征就是电视新闻主持娱乐化。这个特征又分为两种,一是主持人外形的娱乐化,中国电视新闻的一个普遍特色是“美女主持人”,在美女经济流行的时尚中,电视台也要用美色取悦观众,我们的电视美女无论是长相还是穿着都胜过欧美的电视女主持人,我们的女主持人更换的速度之快,也让西方电视同行惊讶,我们不在乎女主持人的阅历和个性,只在乎女主持人的长相气质。男主持人同样也要找有娱乐价值的,比如《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以一个光头形象出奇制胜,成为江苏电视台的招牌,也成为许多电视台寻找主持人的样板,用娱乐圈的行话来讲就是“搏出位”。主持娱乐化的另一个现象就是主持风格的娱乐化,许多电视主持人可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女和帅哥,但为了让观众记住自己,为了让新闻有趣味性,就在语言风格和形体动作上走娱乐化的道路,于是我们看到,现在各省级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纷纷选择了说新闻的道路,甚至是用评书的语态播报新闻,我们的主持人在镜头前手舞足蹈,有说有笑。

新闻娱乐化现象中外皆然,在美国新闻工作协会的调查中,美国16家重要媒体中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之比在1997年为25%比40%,而20年前的1977年,这一比例是32%比15%。全国各省级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普遍有这样的倾向,尤其以湖南卫视的《湖南晚间新闻》为甚,湖南电视台的领导将《湖南晚间新闻》定位为五性: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虽然他们把新闻性放在第一位,但从湖南晚间新闻的播出效果来看,趣味性是它的核心,因为他们提出要通过“可看性”来体现这“五性”,要“可看”,就得“有趣”,要“有趣”,湖南人选择了娱乐化。当初《湖南晚间新闻》以说新闻的形式刚刚推出时,确实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发现,新闻还可以“说”成趣闻,趣闻也可以“说”成新闻。但发展到今天,从电视界到理论界,争论之声不绝于耳。诚然,做新闻需要有讲故事的技巧,但大家总觉得湖南人“说”得有点过了。

新闻娱乐化是不是电视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呢?从学者们对国外媒体的研究结果来看,这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我们就选择了竞争,随着我国省级上星台和有线电视频道、数字电视频道的迅猛增加,电视频道资源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稀缺到21世纪的过剩,中国的电视媒介已经进入一个拼收视率、拼影响力的白热化竞争时代。省市级电视台面对中央电视台一家独大的强大压力,面对无数同级频道的拼命挤压,都在寻找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既然娱乐是观众的普遍消费需求,大量制作、播出娱乐性节目,甚至将新闻也用娱乐化的手段来制作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也是电视进入市场竞争的阶段性选择。

既然新闻娱乐化是现阶段电视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为什么又说它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向呢?还是要回到新闻的本质上来,新闻是报道新近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它的本质功能是向受众传递最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为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检验个人的价值判断力。这两方面的需要,其实就决定了新闻信息是硬还是软的分别。提供决策依据,就需要新闻信息获取的迅速、真实和完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竞争、生存、发展的需要,这种为决策而寻找可靠信息的需求会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特点就在于决策主体多元化并且追求利益最大化,政府、企业、家庭、个人都面临更多的决策需要,渴望及时、充分、可靠、有用的参考信息是多元决策主体的必然需要,而这部分决策参考信息大部分属于严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内容,不属于软性消遣的内容。

另一方面,人作为社会人,每天都要对各种事物作出价值评判,这是人类有意识以后的本能表现。面对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每个人随时都会有对与错、好与坏、真善美、假丑恶的价值判断,以随时检验个人的价值判断能力,修正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这一类信息不一定为个人的生活决策提供依据,但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这一部分新闻信息就可能是软性的。

无论是提供给人们决策依据的新闻信息,还是用来检验人们的价值判断的新闻信息,要想为受众所接受,关键是要有实际的内容。学者们提出现在的新闻传播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指出的正是新闻传播的实质。

新闻报道在追求有效内容的同时,必须讲究报道方式,越是严肃的、复杂的内容,越是需要用生动的、浅显的手法表达。计划经济时代的新闻报道不讲技巧,甚至是只有内容,没有技巧,这种报道模式已经遭到人们的唾弃,有人提出新闻报道要学会讲故事,要学会在硬新闻的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这个观点符合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需要。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让新闻好看而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故事化,一味强化戏剧悬念、煽情、刺激,一味强调猎奇,最后完全成为对娱乐化报道风格的追捧而忽视了内容的探求。新闻娱乐化的实质是方法为先导,内容被弱化,一方面为了达到趣味性,拼命从硬新闻中寻找煽情点,使新闻报道的告知功能弱化,使硬新闻偏离它核心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为了符合娱乐化的报道风格,拼命将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人为制造耸人听闻的效果。

理性的新闻报道之道应该是该“硬”的就要“硬”,但必须讲究技巧,该“软”的就“软”,但必须讲究内容。我们不能曲解了受众对娱乐的需求,认为只有用娱乐的方式报道新闻才有人看。当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越来越高,硬性参考信息需求趋势转旺,新闻娱乐潮必然让位于以真实、迅速、权威、客观、公正取胜的严肃新闻,以适应社会的真实需要。

  (编辑:潘宗信)#13#10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