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9期>>本页       
 
【业务研讨】与时俱进 办好都市报副刊


(2005-10-10 09:37:47)

左 林(楚天都市报 武汉 430077 )

报纸的副刊,在中国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它是由报纸的编辑们在新闻的后面刊载少量的旧体诗词和散文、随笔、小说等文学作品逐步发展起来的。从第一份正式的报纸副刊《字林沪报》附出的《消闲报》创刊到现在,中国报纸的副刊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在新闻史上,形成了一条绵延不绝亮丽多彩的风景线。报纸副刊培养了好几代的青年作家,同时也教育和滋养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报纸读者。

在报业竞争全面展开的今天,中国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被视为新闻纸附庸的副刊,如今与新闻一起,成为报纸全方位竞争的两大板块。在先进文化传播中,副刊承载的任务更为艰巨。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谈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只有与时代共同前进,才能审时度势,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潮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任何事物,如果逆时代潮流而动,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报纸副刊要立足于新世纪,首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在强大的电视媒体、互联网信息面前,报纸副刊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副刊的各种优势,克服自身的不足,与时俱进,保持敏锐的时代意识,才能使报纸副刊真正立足于新世纪。

近十几年的中国报纸副刊,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特征越来越明确:一是报纸副刊的新闻特性;二是大副刊概念的确立。新闻特性是核心,是本质。围绕这个本质,报纸副刊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大,由单一的文艺副刊,发展到社会、生活、教育、法制等各种类型的副刊,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新领域,体裁和内容都与传统的副刊有了质的不同。

楚天都市报作为一张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报纸,其副刊的发展更是要紧贴老百姓的需求而不断求新、求变、求美。牢固树立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坚持正确导向,传播先进文化,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内容,更加鲜明活泼的文风,更加多姿多彩的版式,更加清新高雅的格调,让副刊留住老读者,吸引新读者,争取潜在读者。

都市报副刊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改版,今年3月1日,专副刊再度改版。此次改版,我们在副刊的新闻性及生活化、文学化、情感化、娱乐化上再下功夫,以服务生活、品味文学、抚慰情感、提供娱乐、彰显个性为目标,强化副刊的都市色彩、文化品位和现代感,提高副刊的可读性。

一、强化副刊的新闻性

读者阅读报纸,主要是想获得新闻;读者阅读报纸副刊,是想通过副刊活泼的形式更轻松地获得新闻和美的享受。读者阅读选择的这种变化,使报纸副刊必须强化新闻性。所谓新闻性,即新闻的写实性、重要性、新颖性、时效性等要素的总和。强化副刊的新闻性,即是在副刊的作品中强化这些要素。而要强化这些要素,一是使副刊作品内容更接近现实、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性;二是根据形势的需要,开展宣传鼓动,弘扬主旋律,使副刊作品具有时代性;三是在副刊中更多地采用具有新闻表现力的文艺体裁,以更好地传递新闻。

如何增强都市报副刊的新闻性,我们的思考是从增加副刊介入生活的力度来努力的。如我们的《城事周刊》,主题词是“城市如人,人生百事。” 我们是从近一周江城发生的新闻事件中寻找与江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选题。如,今年武汉投入1亿元再次改造2500条背街小巷破损道路。这是武汉连续3年大规模地改造背街小巷道路。巷子在武汉的繁荣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1885年武汉口岸初通,租界群起,武汉的巷子也日益增多。当时住在里面的大多是所谓的“商界精英”、“社会名流”。1949年武汉解放后,普通的武汉人继承了这批时光的馈赠,不论是瓦顶板壁还是雕柱花窗,通通成为武汉的“市井”:残着瓜汁香气的竹床密密排开,头发花白的老人摇着蒲扇昏昏欲睡,小孙子们打闹疯戏,一阵车铃刚刚漾开又转入下个拐角……

今天,武汉大大小小的巷子不下四五千条,解放前就建成的老巷也还余100多条。这样的“市井”是渗透在武汉好几代人血液当中的。要阅读一个原汁原味的武汉,老巷该是一个不错的入口。记者穿行于一段段交织变化的武汉风情地理中,用“我”的眼睛,发现我们的城市这片土地的美,融历史、地理、情感、人物、风俗、旅游于一炉,用可读性强的文字,用冲击力强的图片,加深人们对所在城市的了解,唤起人们对脚下土地的热爱。

二、强化生活化,贴近百姓生活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使报纸副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言,这是报纸副刊所遵循的道路。

贴近生活,真心去体验老百姓生活;深入生活,切身去体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让副刊报道能够典型地反映生活中最真实、最本质的一面。我们副刊部的同志在编辑部是编辑,出了门是记者。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和工作计划,积极主动地走到群众生活中去,寻找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新情况、新变化、新时尚;听听老百姓到底有些什么苦与乐、冷与暖、愿望与呼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时代的主体。了解生活、融入群众、研究现实,不仅对增强副刊“三贴近”的针对性感染力非常必要,而且对采编人员观察与分析问题、把握与引领导向、鉴赏与选取稿件,都至关重要。

我们打造的《百姓周刊》,还原百姓本真,用白描手法,质朴充满了烟火气。《脸谱》版一如此前,展现各种人物作为百姓的生活情态,因细腻而感人,文字轻快,有跳跃感。《百姓故事》版是一块读者自己的园地,百姓写自己,朴实真切。《体验》版是一个读者参与性版。体验过,方知其中味。每期一个参与者,我们邀他体验一次他希望拥有的体验,然后真实地记录下他的苦乐,最后,他得出感受。其实有的体验是一种互换角色,是一种换位思考,促进了理解,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三、强化文学化,提升文化品位

这几年来,文学副刊版面正在萎缩。著名作家梁晓声表达了对时下一些报纸副刊忽视文学性的看法。他说,可以这样讲,没有报纸文学副刊就不会有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但近年来,随着大众娱乐方式和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阅读习惯的改变,报纸文学副刊也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一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影响已不如从前,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但无论怎样,文学副刊都是报纸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学园地。它永远是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的象征。

所以,在目前的状况下,文学副刊不仅不应该削弱,而且应该加强,只不过我们的加强应该适应读者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尽可能地把社会需要的政治的、思想的内涵通过更加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快中体验到美的享受。这次改版推出的《文心周刊》,是一个文化分量较重的文学周刊,在保留《随笔》、《艺林》、《小作家》、《小说连载》、《读书》等文化副刊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人物封面版和“文学营养餐”《语丝》。在如今众多报纸减少文学副刊,纷纷加重休闲专副刊的潮流中,我们坚守并突出文化品位,应该说这是嘹亮的文学声响。我们能够推出这样一个周刊,坚守的背后是一种责任。

四、强化情感化,展示都市人的情感生活

副刊要深入家庭,在关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关注情感世界。新推出的“我们周刊”(男人+女人=我们),关注现实社会中男人与女人的生存状态,探讨男人女人在事业、情感、家庭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力求构建更和谐的男女、男男、女女关系。此周刊设置了7 个板块,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方式,来展示都市人的情感生活。文字好读,有阅读的喜悦。

五、强化娱乐化,为都市人提供一个放飞心情的天空

随着大众娱乐方式多元化,报纸副刊要想“留客”,就必须紧紧抓住读者阅读的兴奋点。在进一步加强健康、旅游、美食、逛街、说法、职场等服务副刊的同时,改版后的副刊增加了益智娱乐板块,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新设的《画中话》漫画版及保留的《智慧果》、《茶馆》,让老百姓在轻松中益智开心, 是轻松、活泼、健康的“快餐文化”,很符合都市人解压、休闲的需要。

总之,副刊肩负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精品意识,不断改进,努力使都市报副刊越办越好看。

(编辑:徐蟾桂)#13#10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