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9期>>本页       
 
【业务研讨】怎样在浪尖上跳舞


(2005-10-10 09:37:43)

――从“武汉有机改制”看热点报道

卢 平(楚天都市报 武汉 430077)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国企民有化与民企公众化、扩大就业与加速工业化、富裕化与两极分化等一系列矛盾开始显现。有经济专家称,中国经济进入了全面悖论的时代。

各种利益和矛盾的交织,使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热点。这既给记者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也使报道面临诸多陷阱。处理不当,可能加剧社会矛盾,使热点变难点;处理得当,则可使热点成为突破点,矛盾得以化解,事物得以发展。

华中科大新闻学院教授赵振宇认为,新闻记者的特质就在于:以新闻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故事;以新闻的视角和手段描述和评论故事;以新闻的威力和魅力促使故事在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

面对转型时期的各种复杂世相,面对波涛汹涌的社会浪潮,如何实现上述目标?作者试以“武汉有机改制”系列报道为例,提出热点问题报道的三大原则,即明确方向、提前起跳、注意平衡。

明确方向

面对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媒体首先应放眼全局,将其置于全省和全国的范围、置于相关事物的历史沿革之中,准确判断其是否具备新闻价值、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2003年1月底,武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制的决定,初步确定将武重、武汉机床厂、武汉有机等7家企业作为试点。这7家企业绝大多数是半死不活的“包袱”,仅有武汉有机一家经营状况良好。

这种部署,是与全国的大背景密切相联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国企改革大多在中小企业、困难企业和濒临破产的企业中进行,很少对经营良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改制。武汉有机作为唯一一家盈利企业进入改制议程,这是一条很好的新闻线索。

带着对这个“唯一”的好奇心,记者马上采访武汉有机公司。采访发现,此前,该公司对改制一直十分积极,曾多次向主管部门提出改制申请,但一直石沉大海。本次,也是企业主动要求改制。尽管态度积极,该公司管理层对改制能否成功并没有多大信心。缘由何在?因为公司的效益太好了,近年来一直被当作国有企业也可以搞好的旗帜。

在记者的印象中,各级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国企改制”,似乎企业一直在被动地接受改革。而武汉有机如此主动,为何就是改不了呢?经这一问,一个很具戏剧性、也充满悬念的故事被发现了。

原来,从2000年开始,该公司先后3次提交改制申请,但屡次搁浅。每一次,主管领导和部门都不说不行,也不说行,就是拖着不批。

记者马上向编辑部报告此事。此时,恰逢湖北省委提出“来一次思想大解放”。编辑部领导研究认为,党的十六大文件明确提出,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主要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这为国企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武汉市调研时强调,企业搞得好的也可以改制,不要等企业拖垮了再改。可见,武汉有机改制,并不存在政策上的障碍。

由于对宏观政策走向了然于胸,编辑部决定,将“武汉有机改制”纳入“来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大讨论中,作为重点选题加以报道。

提前起跳

既然是热点问题,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社会各界由于所处立场、地位不同,肯定会有不同看法。其发展也充满不确定性。对相关问题的报道不仅考验着新闻从业者的判断能力,同时也考验着采编人员的勇气和意志。

2003年2月19日,湖北日报在一版刊发了“绩优成为改制拦路虎 武汉有机国退民进久拖未决 ”的消息,并配发了长篇通讯“有机为何要改制”。通讯回顾了武汉有机发展壮大的过程,历数红火背后的隐忧和头顶上的悬剑,披露了企业的呼声――“如果没有体制上的障碍,我们可以发展得更快,规模做得更大。但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我们自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市场的问题,更没有办法避免种种不期而遇的行政干预。”

消息和通讯刊发当天,编辑部接到有关部门来电,提出:武汉有机公司改制的问题十分敏感,相关领导和部门的意见不一,能否改制成功还是未知数。要求编辑部不要再发稿。

面对压力,编辑部领导研究后认为,武汉有机的改制虽然存在变数,相关报道尽管存在风险,但是,我们的报道事实准确,在理论和政策上也站得住,应该大胆地“试一试,闯一闯”。

第二天,湖北日报编辑部顶住压力,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二篇连续报道,一篇为通讯,题为“有机改制为何难”;一篇为评论,题为“好企业也要加快改制”。

在通讯中,文章通过对武汉有机改制屡遭搁置一事的回顾,用一系列过硬的事实说明,武汉有机改制不存在任何政策上的障碍,之所以改不下来,关键是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在起作用,这就是“武汉有机一直是一个很好的企业,不存在职工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国有资产还在不断增加。因此,大家普遍认为,这个企业的改制可以放一放,不用慌,不用急。”

在评论中,文章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这种“改差不改好、改小不改大”的倾向,剖析了这种倾向的动因及其危害,指出,有机改制屡次搁浅,深层原因是有些领导担心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有些部门担心利益受损。这种作法会产生一种不好的导向,企业搞得好,不让改;企业搞得不好不坏,政府部门可能推着企业改,经营者反而可占便宜。这种导向会加剧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文章最后依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出:改制的标准不应是企业规模和效益,而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优秀企业也应加快改制。

应该说,这组文章事实丰富,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决策层和武汉市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将武汉有机推向了武汉市和全省国企改革的前沿。

注意平衡

尽管这组报道较有锋芒,文中的观点至今仍有前瞻性,但是,报道在大胆突破时十分注意兼顾多方面的事实,并有意回避了某些风险。

首先,报道从多种角度直率批评了有些领导和部门在武汉有机改制问题上迟疑和“思想不解放”,同时也客观报道了武汉市在中小企业、亏损企业改制上的成功作法,报道了武汉制药厂、武汉玻璃厂改制后的积极变化。这种报道一方面肯定了他们以往的成绩,也进一步说明了国企改制的必要性。

其次,报道在为武汉有机改制不遗余力鼓与呼的时候,理论依据是已在国内取得共识的理论――“政企分开”,而对具体改制方式没作过多强调。文章报道了有机决策层试图实行管理层收购(即MBO)的意图,但并没有主张将此作为改制的唯一途径。

事实证明,这种作法是十分明智的,它使整组报道立足于一个稳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给武汉市主管部门的运作留下了空间,使报道留有余地,避免了可能的尴尬。

2004年,由香港学者郎咸平引领,在经济界展开了国有企业产权和改革方向的大讨论,即所谓“郎顾之争”。这场讨论至今仍在继续。如果我们在改制的具体方式上着墨太多,则可能陷入“管理层收购”是否合理的理论漩涡,可能与一些政策“撞车”,从而使改制陷入泥沼。

“武汉有机改制”系列报道,有力推动了武汉有机公司的改制。这组报道刊出后,武汉有机的改制进程明显加速。当年5月,武汉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决定,在所有7家试点企业中,武汉有机改制率先进入实质性运作,企业的资产出售或股权转让要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挂牌竞价,收购方可以是管理层,也可以是外来投资者。

2003年9月,经过公开竞标,武汉有机公司管理层收购全部国有股,国有资产通过市场交易得到大幅增值,全部职工转变了身份但无一下岗,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改制。

武汉有机改制受到了各界高度评价,成为武汉市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被评为武汉市2003年度十件大事之一。当年底,《21世纪经济报道》在报道中称,这是武汉国企改制的“破冰之旅”。《中国化工报》发表评论认为,“武汉有机公司改制向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国有股的去留难题是有办法破解的。” 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伍新木评价:“这样的事例国内罕见,在武汉乃至全国国企改革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武汉有机改制的成功,最终是湖北省和武汉市委领导解放思想、大胆决策的结果,湖北日报的报道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权威专家评价,本组报道是一次思想上的重大突破,为武汉市国企改制实行“靓女先嫁”提供了舆论支撑,对推动全省国企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尽管全国范围内有关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还在继续,包括海尔、格林柯尔、TCL等在内的一批企业改制方式备受争议,但武汉有机改制被作为国企改革的成功范例,一直受到国家国资委、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事实说明,湖北日报的这组报道既大胆前卫,同时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编辑:徐蟾桂)#13#10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