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8期>>本页       
 
【新闻奖评析】贴近时代 创新形式


(2005-10-10 10:17:48)

——2004年“湖北新闻奖”通讯作品评析

黄家雄(湖北大学新闻系 430062)

获2004年“湖北新闻奖”的通讯作品,能紧扣时代科学发展主题,紧紧贴近现实生活,更新新闻信息传播的观念,探索新的报道形式,探寻新闻创新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与进步。本文从三个方面作评析。

一、选择题材,能用敏锐的新闻触角触及前沿性的现实生活,深层次地记录现实图景,具有时代的伟力

(一)站在时代的高度,揭示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撷取鲜活的典型,用新闻之笔弹奏出时代的蛰音,具有鼓舞人心的伟力。一篇《洗礼——从抗击非典到阻击禽流感》,站在时代的高度,穿越时空,用宏大思维,将两次疫情联系在一起,对比观照,彰显了“人类每战胜疫病、每经历一次洗礼,都会将人类每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的伟大定律”,揭示了党领导人民能主动控制战胜疫情的时代主题。读这样的作品,受众心灵的确被其发出的大吕宏钟之音所撼动。此外,《“883”带来了什么?》报道了武汉建设和谐社会的规划和谋略,《天籁之音——写在襄樊汽车产业飞跃之际》报道了在深层改革汽车产业取得经济效益,均给予人以很大的鼓舞力量。

(二)用火一样的热情,将笔触伸进新闻人物的心灵,用新闻之笔歌颂其锐意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具有催人奋进的伟力。如《共享生命——一名青年记者眼中的桂希恩》一文,用细节对在中国艾滋病领域进行勇敢而成功探索的桂希恩,这一典型人物作内在心灵的触摸,歌颂了人物的科学精神。又如《寻访副省级“庄稼汉”》,运用错位思维真实地描述了刘荣礼从副省级高位退下后,“隐居”乡下种田,默默地试验新品种,为山区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生路的事迹。这样的通讯、行文走笔,勃发出人物目标既定、所向披靡的倔劲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读来着实感人催人奋进。

(三)展现关注当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展现新形势新环境中的青年寻觅新的人生道路的风采,具有对当代年青人引人向上领的伟力。如何评价当代青年人,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时代课题。本次获奖作品,在题材上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少涉及到青年题材,这些作品中所反映的典型人物,无论是徐本禹、杨金娥,还是青藏铁路建设女工班中的张荣、吴华、聂志娥,都是一个个肩负四化建设重任的鲜活的新人形象。均能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和人生位置,把自己的命运、人生与国家的改革、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所思所为投入到现代化的创造性的劳动中去,追求人生价值。这些作品给当代青年予以正确评价,让人们看到时代的希望。对当代年青人起到了精神的引领作用。

(四)准确抓住现实生活的矛盾与冲突,从社会诉求点切入并给予恰当的描绘,为时代求解,在美好的憧憬上,建构了人们的期待视野,具有化解和回应的伟力。如《杨树在速生 问题在疯长》、《2万元贷款咋这么难?》、《油菜籽收购“价格僵局”——一场两败俱伤的博弈?》等作品,均注目于改革的矛盾与冲突,着意提出时代的诉求,把现实困难置于现实矛盾中,把奋发向前的时代和生活的明亮的色彩投放在具有化解力和回应力的题材上,给人们化解矛盾的智慧和力量。

二、再现人物精神,由扁平走向圆形,还原人物丰富的常人情怀,让受众可触摸,使信息含量丰富

2004年获奖的无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活脱脱地再现了人的精神风貌。

人物精神再现,在通讯中有两种模式:扁平与圆形。扁平模式是我国的一种老模式,是单一型模式,它对人物作理想化的报道,把浓厚的政治色彩涂抹在人物身上,常常把人物写成苦行僧,写成“高、大、全”。在通讯笔下,人物的性格是单一的,是纯净的蒸馏水。如果是好人,一切都好,不能写缺点;如果是坏人,一切都坏,不能有优点。圆形模式是丰富型模式,它还原活生生的人,还原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还原人物丰富的性格,使报道走向全面真实。

用这样的两种模式作参考来评价获奖作品,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通讯中再现的人物精神由扁平走向圆形。

表现之一,是站在受众的角度,近距离地再现新闻人物的所言所行,将政治关怀渗透在受众的认同感和心理接受能力中,在人物的亲和力上做文章。如《温总理来到桂教授家》一文中,一个是国家总理,是政治家;一个是教授,是科学家。像这样的人物,往往写成庄重严肃,正襟危坐的形象。这篇作品,用平实之笔,选取生活质感特强的细节,再现了温总理与桂希恩握手,与其一起上楼,侧身随意交谈等言行和表情,将国家领导人看望科学家的政治意义,用平常的生活场景作演绎,具有亲和力。如温总理问他,当护士抽血时不小心扎了手,往后你都是自己抽,有这事吗?桂希恩露出他一贯的腼腆答容:“确有其事”,当温总理提到政府要重视预防艾滋病时,桂希恩紧紧按着藤椅的手松开了:“中央现在的政策很好,看到这种变化,所有有良知的人都感到高兴。”这样的细节,将严谨、锐意探索的桂希恩的科学精神作了可触可摸的再现。一个亲民务实的总理形象,一个忠实于科学、富有使命感的科学家的形象跃然纸上。读后让受众认同,让受众感怀,让受众兴奋。另如《寻访副省级“庄稼汉”》也是这一方面的好例子。

表现之二,是对人物不神化,写出人性与人情,改变了以往写人强调人物的先进性,从宣传中心、工作层面完美人物的思维模式,从真实情况出发,还原人本特色,使人物精神写得有血有肉,反映他(她)们多彩的人生,使其形象更为丰富、亲切、可信,更具感染力。如《青藏没让女人走开》,作者在修建青藏铁路这一国家重大工程中,选取女工班作新闻报道对象。在浓墨重彩地再现一群“空姐”的飒爽英姿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同时,用富于人情与人性的笔,对夫妻之间所表现的情欲神态作了真实勾勒,对母子相思想念的情感作了真实呈现,写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其中描写如张荣的丈夫有有一次来女工宿舍看她的情景:她真想将疲惫的身子靠在他的怀里,怕姐妹们笑话,只得嗔怪地推走丈夫:“女工宿舍,你少来纠缠啊!”推走了丈夫,关上门,她却“哇”地一声哭了。又如申敏要与女儿分别,电话那头,女儿泣不成声,电话这头,申敏泪流满面。这样一些“另一面”情感的展现,对过去那种先进人物可敬不可近的弊病的确是又一个很好的突破。它不回避人的自然本性,既写新闻人物对事业对人民的深情,又写对亲人的挚爱,具有人性美、人情美。使人物身上所表现的时代精神更真实更有力量。读来,让人荡气回肠。

三、创新通讯形式,以时尚化的手法演绎新闻故事,互文本手法与小标题单元叙事的运用,使新闻的可读性增强

时尚手法,是指当代文坛中互文手法的运用,具体说就是运用散文写通讯,是这一次获奖作品的一个写作特色。如《最后的舞台》、《他带着微笑远行--送别一代曲艺大师夏雨田》、《温总理来到桂教授家》、《午夜、紧急寻找欲轻生的盲人兄弟》等等,均为散文式的通讯。

散文与通讯互文,使受众在阅读时品尝到美的韵味。散文是以纪实的手法叙事。这次获奖作品不少运用散文的纪实手法演绎新闻题材的过程。用"过程论"的手法和眼光、角度报道内容,既反映了当下的丰富性,又反映过程的来龙,去脉,剖析问题,但不作结论,具有悬念、让受众阅读作品,象品味通俗文学作品一样获得美感。其次是用散文笔法表达,带情韵以行、十分感染人。如《最后的舞台》,作品笔蘸感情、声情并茂地再现了夏雨田的高尚人品。在构思中,一句“人去室空,4011静悄悄”,让它反复出现在每一个部分的开首,像音乐中的复吟,越发勾起受众与主人公难以割舍的情感,直觉悲情上心头。再次是散文结构形式的运用,使通讯的叙事舒放、松动、章法自如,、不拘格套、能放能收、“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让受众读来愉悦有一种轻松的美感。如《他带着微笑远行——送别一代曲艺大师夏雨田》,就是运用了散文的结构布局。开头一句点题后,在联想中,一笔放开,进入沉思、追忆:“十多年来,面对病魔和死神的威胁,他总是一笑置之……他更乐意听到人们叫他‘老哥’、‘老夏’……”。放开的笔引发出受众的深情回忆后立即收回,由昔而今,先概括一笔:“千余名市民自发地从武汉三镇赶来,到这里送别他们喜爱的曲艺家”。接着文墨散开,浓墨重彩地书描写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和情感与夏雨田作最后告别的生动情景。文章最后告诉受众斯人已来到诗意栖居的地方:“夏雨田和自己的好友诗人曾卓做了邻居……”这篇作品运用散文的构思,兴致所起,笔之所显、心之所想、墨之所趋、纵横捭阖,在阅读中让受众触摸到送别者滚烫的激烈跳动的心。

时尚手法,还指“读题时代”文中小标题的运用。传统的通讯是大板块叙事,段落与段落之间环环相扣,首尾相联。这种叙事格套已不适应当代阅读。这是因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很难用充裕的时间去阅读大板块文章,即使读来,也有一种压抑感。我们注意到,2004年的获奖通讯作品,有很多很多将大块板内容划分为小单元,再用小标题加以概括与浓缩,在文章内容的行进中,用小标题叙事,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营造阅读作品的兴奋点,这不能不说是对“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活用。如《“883”带来了什么?》、《走进蔬菜大王殷希山》、《杨树在速生 问题在疯长》、《徐本禹,一个感动中国的名字》、《下岗厂长打工十年为诚信》,均活用了新闻标题,。在此具体看看《青藏没让女人走开》 。本文篇幅有2950个字,在本届获奖作品中算是长的。尽管长,让人读来却感到轻松。原因在于作品巧妙地用了五个小标题:“修路的女人,上唐古拉去”,“海拔4705米,再攀高10米,就是他们的岗位”,“赶走丈夫,关上门,她‘哇’地哭了”,“柔软的心里,一个又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想坐火车走在自己已铺就的铁路上,到拉萨去看布达拉宫”,将全文分成五个叙事单元。每一个标题浓缩了一个引人情动的故事。受众阅读一个、两个,下面的小故事来不及读,也可烙下兴奋点,把握人物的基本精神面貌。小标题叙事给受众阅读带来极大的方便,具有感染力。总而言之,用时尚手法演绎新闻故事,作小单元叙事,提高了党报的宣传艺术。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有一种魅力。

综括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2004年获奖通讯作品贴近时代成功地摄取了重要题材,具有信息传播的时代力量;传播形式创新使信息传播获得了很好的接受效果。

(编辑:吴三敏)#13#10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