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10期>>本页       
 
掌握话语权传递中国声音


(2005-10-12 10:09:48)

本报记者 习少颖 通讯员 雷宇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

经过200多年的艰苦努力,今天,华文媒体已遍布全球五大洲,数量达到400多家。他们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华人融合的主要力量,还是华人与祖国联系、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

在世界出现新一轮“中国热”时,海外华文媒体更显出作用与价值:掌握话语权,传递中国声音。

新一轮“中国热”,主要来源于经济增长。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6494亿美元,年均增长9.4%。

面对中国发展,西方主流媒体给以前所未有的密集报道。德国最大周刊《明镜》和加拿大主流报纸《环球邮报》,分别推出数十版中国专题报道。美国《纽约时报》则以中文标题覆盖整个头版。美国著名记者纪思道评论:“如果你看不懂上面的中文标题,你最好开始学习中文,因为它是未来的语言。”

面对西方追捧,《香港商报》副社长、总编辑陈锡添十分冷静。他说,在西方舆论主导的世界里,如何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是所有华文媒体的责任。

在他看来,中国改革开放26年,社会和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受西方媒体影响,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甚至上个世纪。对中国报道的偏颇、片面、负面甚至误导,成为不少西方主流媒体的办报思路。

旧的思维定势存在,新的偏见又在形成。中国新闻社总编辑郭招金介绍,新一波“中国热”中,西方主流媒体以仅见的中国发达地区,又对中国发展作出了严重误读,如夸大了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夸大了中国发展对世界资源的需求,曲解了中国的发展战略等。“海内外华文媒体,有责任向世界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信息”。

菲律宾《世界日报》总主笔侯培水对此深有感受。他说,华文媒体唯有更积极报道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为国际社会做出的贡献,才能使世界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有所了解,形成正确看法。

为获得话语权,海外华文传媒也努力跻身当地主流媒体。澳大利亚华夏报业董事长项翔介绍,华夏报业一反澳洲华文媒体在华人圈销售惯例,坚持在西方报刊销售点摆放,不仅在西方市场站稳了脚,而且越卖越好。“保持东方特色,进入西方主流完全有可能。这是传播中华文化、向世界宣示中华文化魅力的历史使命。”

今年6月,华夏报业创办的澳州华语电视,进入以英文节目为主的主流频道,用华语节目吸引当地华人华侨及关注中国、学习中文的西方人观看。电视台一经开播,迅速成为当地强势媒体。

澳大利亚《澳华时报》总编辑黄成威说,无论是“中国威胁论”,还是对中国的其他错误看法,归根结底,是对中国没有正确认知。如果海外华文媒体在诸如坚守“一个中国”、反对“台独”分裂、批判“中国威胁论”等方面,找到共同语言或立场,发出共同的声音,则会使中国声音更加响亮。

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所说,向世界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工程,这需要海外华文媒体共同来努力。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