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10期>>本页       
 
舆论监督艺术 舆论监督和中国传统文化


(2005-10-12 10:09:58)

李应凤(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430022)

赵晓玲(湖北日报群工部 430077)

舆论监督,是媒体频繁出现、政府高度关注、人们广泛议论、学界普遍探讨的话题。

舆论起源于文化,从属于政治。它既是一种文化、道德、哲学、法律的客观反映,也是对这种文化、道德、哲学、法律的弘扬传播。最初的舆论褒贬皆有,纸质媒体出现后,舆论衍生出舆论监督这一新品种。尤其当舆论监督搭乘上文字、印刷、视听和网络这些影响巨大的媒体快车之后,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内容。经过近现代的发展,舆论监督成为一种独立门类,是新闻媒体在法律和行政许可范围内行使职能,对行政权力、公共政策、社会事务、公众利益的失衡与偏差进行批评报道的一种方式。

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舆论监督进行探讨。

古代的舆论与监督

在常见的历史文献中,目前尚没看到“舆论监督”这一术语的记载。在《辞海》中,“舆”的本意是车厢,泛指所有车。如《老子》:“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晋书·王沉传》第一次提到“舆论”:“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舆人,古时是指造车者、职位卑微的人,也泛指众人。在这里,舆论就是老百姓的议论。“舆论”一词,据考证,始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文中有:“惧彼舆论之未畅页,并怀伊邑。”此后,《梁书·武帝纪》中也使用了“舆论”一词:“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这两处“舆论”,意思都是公众议论。“舆论”又别称为“舆诵”、“清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

在古汉语中,“监”通鍳(鑑),是指镜子,有借鉴之意。周代,“监”是一种官名;后来,“督”也是一种官名,专司监察之职。“监”“督”两词含义基本相同。比如,《诗经·小雅·节南山》中,有“何用不监”的句子,本意就是监视、督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也是自责督察的含义。“监督”一词的连用,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诗经》中,有众多篇幅,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或反映帝王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措辞激烈的《诗经·魏风·伐檀》简直就是远古时期一篇义正辞严的舆论监督报道,是对剥削者的严词质问。《诗经·硕鼠》则直接把剥削者比喻为硕鼠,延用至今,成为贪污受贿者的代名词。在现存的不多的先秦以前作品里,就有数量不少的批评性诗文,其生命力和广泛的群众性可见一斑。

舆论监督与我国的文化历史相伴相生

作为专业名词的舆论监督出现在近代,它是伴随着传播媒体的诞生、发展而演化成的。舆论监督与我国的文化历史相伴相生。

在我国的各种历史文献中,都有大量的讽刺、批评性的文字记载,这些文字或直接、或曲折。如果说,诗词赋等是文士们开展监督的方式,那么,谏诤、朝议则是古时官吏向上反映民情舆论及个人议政的形式。由谏官和史家搜集、撰写、汇编的具有镜鉴、监督作用的奏折,在史书中俯首可拾。而戏曲、鼓词、歌谣、对联、书简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直泻胸臆,常常是民间百姓进行监督的渠道。尽管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多数时间“万马齐喑”,但是,在浩瀚的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仍然留下了许多充满火药味的战斗檄文。而成语中的“街谈巷议”、“千夫所指”、“为民请命”、“道路以目”,“百官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千夫谔谔,不如一夫所指”等等,也都是存在于民间的舆论监督形式。

唐朝武则天夺取皇权后,设置铜匦,制造冤狱,封堵舆论,排除异己。仍然有人冒生命危险,对她说三道四。如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文章直截了当骂她秽乱春宫、入门见疾、虺蜴为心、豺狼成性、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等等,其言辞之激烈,为古文中少有。

可见,舆论监督是客观存在的,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舆论可以利用,可以引导,而不可能被封堵。

同时,舆论监督是重要的政治工具,为历来的执政者所重视。

《国语·周语·召公谏弭谤》是一篇很典型的有关舆论监督的文章,篇幅短小而生动具体。这篇文章认为只有重视百姓的意见,才能行善而备败,民富而国强。同时还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警告,用铁的事实告诫后人,必须从政权兴衰的高度来重视百姓的批评意见,重视舆论监督。这些几千年前的对舆论监督的深刻认识,可以说明中国的舆论监督和执政者重视舆论监督由来已久。舆论与监督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文化血脉中。

舆论监督丰富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舆论来自于百姓,监督出自于他们的心声,深广的群众基础和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决定了舆论监督这种形式将始终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前进步伐并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舆论监督从求得共鸣、引起重视、督促更改的目的出发,作者的构思往往不同于其他文章。它的尖锐、泼辣、深刻、直接、生动等风格,尤其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主题,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作品内容的真实性、人物事件的可感性、发生时间的接近性,往往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一经面市就不胫而走。同时,又因为是监督和批评,创作者大多是亲历者、调查者,通常会运用自己所熟悉的形式来有感而发。因而,多种文学样式中有了监督批评的内容,正是批评监督,使得诗歌、戏曲、散文、小说、歌谣、对联、漫画、相声、小品等等体裁充满活力,深受人民喜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四海无闲田,农妇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苛捐杂税重负下农民苦难生活的写照。同样的批评在宋朝诗人笔下也随手拈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幺大户。”元代睢景臣一部《 哨遍·高祖还乡》,借用一个乡民的口吻,剥落了罩在汉高祖刘邦身上华丽高贵的外衣,还他旧时穷酸无赖的本色,嘲讽他虚伪与可笑,揭穿了隐藏在黄袍背后的真实面目。

“熟视无睹,诸君尽管贪污作弊!有口难言,我辈何须民主自由。”这是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官僚大发劫收之财,极为不满的百姓在聋哑学校门口贴出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是毛泽东引用的一副对联,专门批评那些脱离实际、满口空谈、毫无真本领的口头革命派。

劳动人民从不无病呻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不满于现状,就把自己的政治见解,用形象的语言编成歌谣,借以表达愤懑和抗议。汉未董卓专权,人民不堪其苦,唱出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歌谣。南宋的统治阶级,贪污腐化,玩弄政权,有民歌讽刺道:“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皇帝卖酒醋。”在明代,有“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等。

监督性内容,揭露问题、分析问题、入木三分,大受欢迎,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编辑:王新)#13#10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