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10期>>本页       
 
舆论监督艺术 舆论监督报道艺术初探


(2005-10-12 10:09:50)

何 彬 刘 征(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430022)

熊 健(湖北电视台 43007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更来不得半点马虎。记者的报道中如果失实,不仅起不到反映民意、化解矛盾的目的,反而授人以柄,陷记者和媒体于尴尬境地,有的甚至对簿公堂。因此,舆论监督报道不仅要求记者有冷静客观的分析能力、高超的采访技巧,还要有运用自如、有的放矢的文字表达能力。记者不仅要把真实的事情说出来,还要说得好听好看,讲求舆论监督的报道艺术。

结合新闻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舆论监督报道中,“说什么?怎样说?”,怎样说得好听好看,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 让调查过程本身“说话”。

舆论监督报道所关注的新闻事件因为多涉及社会的阴暗面,整个调查过程往往悬念顿生,变数重重。不少舆论监督报道的谋篇布局,是围绕事件的调查展开过程,组织文章结构。记者的调查过程本身就是对原生态事实的展示过程,有利于巧设悬念。随着调查的推进,带着受众拨开重重迷雾,最终发现事情的真相。 让调查过程本身“说话”,适合广播电视的线性播出特点,能很好地调动受众获知真相的心理期待。记者作为调查事件的主体,成为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结构元素,通过身临其境地真实表述,让受众感知到一种动态的真实,收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过山东枣庄一些豆制品生产黑作坊,在豆制品里掺入大量滑石粉、坑害消费者的事。记者暗访发现,黑作坊之所以猖獗,与镇政府暗中保护有关。为了揭开这层关系,记者给镇政府打电话说要到豆制品作坊采访,很快,村里的大喇叭传来了镇政府的紧急通知,要求作坊主赶紧把滑石粉收起来,好迎接“焦点访谈”的采访。记者真实地记录了这个调查事实,受众自然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2. 让细节“说话”。

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 要学会让细节“说话”,敏感地捕捉,生动地再现……这些细节,可以是新闻事件的一个场景,也可以是新闻人物的话语、表情等等。记者用细节再现真实,一方面可以使受众对发生新闻事实当时的场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行动、语言等等有极其深刻的印象,给人现场感,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是记者巧妙表达倾向的一种手法。细节的选取应该能为揭示事实的本质服务,成为报道的有力佐证。值得注意的是,细节的使用一定要完全真实,要把握好度。

3. 让矛盾的双方都“说话”。

进行舆论监督采访,记者往往会在采访前做出一个大致是与非的判断。这种判断应该随着采访深入、信息增多而随时调整、纠正。但实际上,很多记者往往容易被采访前的判断所左右,对“是”一方往往更加关注,而对于“非”的一方,因为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作祟,对于其辩解并不能做到认真听取,甚至不听或者误解。实际上,现实社会生活中任何事件都不是简单的是与非。记者面对的是对立的双方,在所有的采访完成前,记者应该对双方都保持存疑的态度,对双方的辩解都应该认真听取,给矛盾双方平等的话语权,保持公正、客观。通过多元化对象的采访,向读者传递多方面的声音,使整篇报道显得立体而有深度,更客观,更能完整而深入地把握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给矛盾双方平等的话语权,并不意味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成熟的记者往往善于在多种声音的传播中,通过突出一种声音的力量,使受众不知不觉接受记者和媒体所表达的立场和观点。

4.让关键人物“说话”。

这里说的“关键人物”,可以是舆论监督对象的当事人、知情者,也可以是权威的专家学者、地方官员。记者从这些新闻信息源中,可以快捷地获知“第一手资料”,也可以利用权威人士的观点,增强报道事实及观点的可信度、权威信。有时候,给被监督的当事人充分的话语权和表现空间,还可以让其更加维妙维肖地“表演”,其动机意图、事件真相昭然若揭。

2000年,武穴市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地方啤酒企业发展,下令要求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每人消费10件地方啤酒。采访中,记者有意让当地市长为这道政府令作了充分的解释:

【出音响】

记者:您认为不会有负面影响?

王副市长:我认为不会。我们这个根本就不是一个行政命令,实际上是一种倡导,来引导这种消费,没有采取任何行政干预的措施。我觉得这件事情肯定是会促进武穴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会使我们的财政收入增加,我们觉得我们自己做得没有错!

记者:如果不是强行摊派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条呢?——就是“市委、市政府的督察室将对本次活动进行督察,并且将督察结果及时向全市通报”?

王副市长:我既然下了这样一个通知,最后那个结果怎么样,肯定要让我们所有的行政干部知道这个事,我们完成得怎么样。至于说这个督察、通报,就是这个意思。这本身就是一个引导消费。

有意识地让这些“关键人物”“说话”,也是有意识地交待消息的来源和出处。可以使记者的报道更真实、客观、公正,也可以使记者在有可能面对的新闻官司中处于主动地位。

5.用对比“说话”。

对比的优点,能使受众对新与旧、“是”与“非”、美与丑、先进与落后事实的反差一览无余,对是非作出判断。这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传播效果显然要比记者用议论等外力强加给受众要好。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写的舆论监督报道《造林还是造字?》一文中,极尽笔墨描写郧县某些地方干部毁林耗资修砌巨型标语字空喊口号,却荒山秃秃;而被郧县地方干部视为赶超对象的陕西邻县埋头实干,却绿树成林。通过“造林”和“造字”的效果对比,媒体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的无情批判跃然纸上。

6.说话留有余地,合理存疑。

舆论监督报道要有记者基于事实的分析判断,有时甚至还要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记者说话不能太“满”太过,要留有余地,经得起推敲。对于不确定的事实判断,记者可以在报道中对某一事件的真伪、是非提出合理的质疑,但不妄下结论。

武汉市万商白马服装市场的投资方,未经楼方广大业主的同意,擅自将市场内的配电房通道、厕所等公用设施改建成门面出租牟利。采访中,关于配电房通道改建成门面出租是否存在着消防隐患问题,消防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这里不是消防车通道,大楼照明有总闸控制,不存在着消防隐患。”但是,消防法明确规定,保证通道畅通是公共场所预防火灾隐患的基本条件。辖区的消防部门既是主管部门,又是这一事实认定的专业权威部门,他们存在着管理责任吗?其断言的真实性难免让人怀疑。于是,笔者在文中提出质疑,表达了广大业主的担忧。

胡乔木同志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做了精辟的概括:最有力量的意见,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这样,人们会觉得从他那里接受事实而不是从那里接受意见。新闻就是这样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舆论监督报道应该更注重报道艺术的研究和应用。

(编辑:王新)#13#10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