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10期>>本页       
 
业务研讨 农报读者问卷调查思考


(2005-10-12 10:09:09)

李金球 秦罕强(农村新报 武汉 430077)

《农村新报》是湖北日报主办的一张面向全省乡村的综合性报纸。经过几年的艰苦打拼,目前农报不论发行量还是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进入发展“拐点”。如何进一步办好《农村新报》,8月初,编辑部在报上进行读者有奖问卷调查。调查历时一个月,收到2000余封来信。阅读来信,颇受启发。读者对哪些版面受欢迎,哪些版面不受欢迎,需要怎样改进等等,为我们指明了前进路径。

从“脸面”的位次看农报定位

要闻版历来视作报纸的脸面。读者拿到报纸,扎人眼球的首先是一版。所以不论哪家报纸对于一版都倍加重视,精心打扮,让其楚楚动人。《农村新报》也不例外。在人数较紧张的情况下,新闻部固定三个人专门跑要闻;有时为一条好新闻,不惜成本;总编辑们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版,从策划到出版,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求出新出彩。然而在这次问卷调查中,要闻版受欢迎程度仅居第四位,地方新闻版“荆楚各地”几乎摆尾,而政策与法、农情民声、科技信息、生活空间却受到读者的热捧。为何会出现这种吃亏不讨好的局面?是要闻版办得不好吗?也不尽然。相比之下,主要还是实用性差些。从读者的好恶可以看出,《农村新报》必须走实用性、服务性的路子。现阶段农民订报不是消遣,而是一种投资。农民很实际,投资就要讲回报,订报也要有回报。大多数农民渴望从报上获得有用的政策信息、致富信息,需要报纸为他们说话。《农村新报》开辟的政策与法、农情民声等版面正好对了农民的口味。所以农友们对它们打出了高分。江夏金口镇金水四村农民童友荣来信说,“办农民报就是要抓住农民的心,要办得实用。谁愿意掏钱买一份没有用的报纸呢?”

从最受欢迎的版面看读者需求

此次问卷调查,不难看出,政策宣传正是当前农村的盲区。过去是“会海”,现在可以说是“会荒”。党的不少好政策传达到乡镇就“打坝”了,很难进村入户。由于不懂政策,农民经常受到糊弄,更没有说话的地盘。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如粮食和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涉农的收费标准等,不少地方落实不到位。有的截留,有的大打折扣,有的“雁过拔毛”,农民“吃闷亏”还不知道。目前的二轮土地延包是一项涉及面极广、政策性极强的工作,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到处“扯皮拉筋”,业已成为当前农民上访的焦点。农民需要报纸为他们说话,需要“尚方宝剑”。这次问卷应该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呼声,彰显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农民报是他们的娘家,农民想的、盼的,就是我们报纸要做的。政策宣传、舆论监督,只能强化,不能削弱。

政策宣传的文章该怎么做?不少读者来信“支招”。大冶市大箕铺镇柯大兴村农民石正中等读者来信,恳望我们原汁原味地刊登《土地法》、《环保法》、《计划生育法》等政策,以便农友们掌握。他们还建议,如为农民排忧解难,出现工伤事故怎样索赔?标准是什么?该找哪些部门?等等,让他们少跑些冤枉路。天门读者万继烈来信说,《农村新报》刊登的《土地延包28问》真解渴!详实详尽,我们一看就懂。不少村干部来信说,以前处理土地纠纷,就像“水里按葫芦”,现在有了《28问》,工作顺手了,“扯横皮”的人少了。

从“冷门”看社会问题

“字号能否大点,看报纸太吃力!”“能否开辟‘乡村老人屋’栏目?”“农村老人好造孽哟,请多为我们呼吁呼吁!”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收到了不少这样的建议和呼声的来信。这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

眼下,城市老年化的问题已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大多数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而农村老人群体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事实上,现在走进农村,已很少看到年轻人,大多是留守在家的老人。他们辛勤劳作在田间,有的70多岁的老人还在为生计忙碌。随着劳动力转移,打工经济的兴起,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更加突出。由于农村条件差,经济落后,他们是农村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更需要关爱。

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生存状况如何?过去我们涉及了一些,但关注度不高。建设和谐社会,他们理应受到关爱关注,《农村新报》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鼓与呼。

此外,此次调查还表明,农村读者老化。农报读者平均年龄43岁,35岁以下的占27%。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值得我们关注。

从“争议”中看读者需求的多样性

常言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无论哪张报纸都不能包打天下,想办得人人满意是不可能的。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读者对“相思树下”与“两性世界”颇有争议。有的读者说“农报拿自己的短处比拼晚报类报纸的长处”;也有读者认为农报敢于涉足性的禁区,我们再不用在“黑暗”中摸索了。有趣的是,这两种不同的意见,代表不同的读者群。反对者的年龄大多偏大。这部分人思想比较传统,对性问题讳莫如深;赞同者多是年轻人,他们有激情,需要情感交流,渴望了解更多的性知识,需要有趣味性。

这就是读者需要的多样性。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需要,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这就要求我们细化服务,互相兼顾。一方面报纸要办实,服务性要强,让读者“物有所值”;另一方面报纸要办得耐看,可读,要服务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这样农报才能赢得更多读者,才能更具生命力。

(编辑:徐蟾桂)#13#10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