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10期>>本页       
 
业务研讨 克服记者的“编辑化”倾向


(2005-10-12 10:08:50)

杨宏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430022)

现在各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在努力贯彻落实“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作为采访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笔者以为,记者要把“三贴近”落到实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克服当前日趋严重的记者的“编辑化”倾向。

什么是记者的“编辑化”倾向呢?笔者以为,记者的“编辑化”,就是记者不运用采访的手段、却用编辑的手段来完成记者应该完成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记者没干记者应该干的活儿,却干了编辑该干的活儿。

“记者”与“编辑”本是新闻工作的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岗位分工,还是新闻作品生产流程的两个基本环节。通常来说,记者负责“生产”新闻,管新闻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编辑则负责加工,是新闻生产的第二道工序。在第一道工序中,记者应当到现场或与当事人直接接触,运用走访、询问、调查、录音、录像等手段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或信息。作为第二道工序的编辑,主要是对已经成形的新闻作品进行修改、加工。而现在有些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存在着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没有用或很少用走访、询问、调查、录音、录像等手段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或信息,自己不采访、不到现场、不亲自动笔写,而是拿着别人提供的材料或初稿、通稿编辑一下,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刊播。

仔细看报纸,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经常出现:同一个新闻事件,各报纸刊发出来的报道文稿大同小异,如出一辙,通讯员也是一样的,主要不同的只是记者的名字。这是因为,稿件主要是行业通讯员撰写的,通讯员写好了稿件后,把稿件提供给跑这个战线的各媒体的记者,每个记者拿到稿件后都稍加修改,即署名“记者某某某、通讯员某某某报道”,发表出去。据作者调查,有的媒体部分跑战线的记者每月50%以上的发稿都是靠编发行业通讯员的来稿署上自己的名字。在这样情况下,这些记者,已经不是记者,而是编辑了。新闻媒体已经有大量的编辑了,之所以设立记者岗位,就是要记者本人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亲自采写原创的新闻。

产生记者“编辑化”现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来说,一些单位在发布新闻时,出于一种“掌控”舆论导向或宣传口径的心态,一般喜欢发布“通稿”,要求记者按照通稿来发。同时,各单位的通讯员采写新闻报道向跑战线记者提供时,也相当于发“通稿”。记者像编辑一样对稿件进行修改然后发布。

主观原因就是记者的采访作风不深入、不扎实,没有直接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由于成天泡在会议里、呆在机关,不问基层冷暖,不明黎民疾苦,遇到新闻,往往是通过掌握二手材料或通讯员来稿发报道。结果,总是被二手材料牵着鼻子走。导致经常发生报道失实或洋相百出。

记者“编辑化”的表现形式,它表现在某些电视记者身上,就是拿到电视解说词后,一些画面不到实地拍摄现场,而是坐在电视台里对已有的电视录像资料带进行选择、剪辑、拼凑,重新制作成新闻。有时,经常出现这样的笑话:夏天看一条农业生产的新闻,结果画面上竟有冬天农业生产的镜头。此外,现在有相当数量的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是采用的当日的报纸的文稿,显然不是电视记者写成。

记者的“编辑化”表现在某些广播记者上,就是记者不到现场录音采访,而是坐在广播的音频工作站,借用“资料库”中的音响进行制作录音报道,或者是不去现场却用电话采访“一录了之”。

在各种新闻采访的场合,笔者经常发现这样的场面:各类记者采访完后均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同样的话:“有没有文字材料?”当然,必要的文字材料对于写好报道可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根据被采访者提供的材料来写报道,而不去现场核实、不去一线调查,写的报道充其量也是编辑的结果。

在当前新闻采访队伍中普遍存在的记者的“编辑化”现象,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首先,相当多的由材料编辑而成的新闻稿件,使我们的日常报道材料化、公文化特征明显,使受众反感,使新闻报道不生动、不鲜活、不能反映真实生活,有时脱离实际甚至报道失实。其次,它严重败坏了记者的采访作风,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不采访只编辑,意味着偷懒。今年6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公布了虚假新闻案例,其中一个案例就是典型的记者“编辑化”的结果:今年2月,北京地区某都市报的记者在没有采访的情况下,把其他媒体的有关报道进行重新编辑、拼凑,于2月5日刊登了以“越洋电话采访郎平”的对话形式介绍郎平应邀执教美国排球队的报道(事实上记者并未与郎平取得电话联系)。郎平本人获知报道后十分奇怪,她根本没有接到这位记者的“越洋电话”。实际上,虽然报道内容没有发现失实,但是以“电话采访”形式进行报道,也是一种虚假报道。该报发现这篇假新闻后,给记者的处分先是留社察看、后改为开除;给责任编辑严重警告和罚款处分;给签发稿件的负责人全社通报批评和罚款处分。同时,该报社还采取了多项措施,弥补过错:通过传真、电子邮件和私人渠道的三种方式,以报社的名义向郎平本人道歉,并在本报上发表检讨。假如该记者当时采访作风扎实一点,尽最大努力给郎平打通一个电话,怎会闯下如此大祸?

如何克服记者的“编辑化”倾向?首先,一些部门或单位要克服“怕宣传口径不统一”的思想顾虑,在坚持党的宣传纪律、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不要用“通稿”来约束记者的采访行为,要相信记者,让记者自己采写报道,通稿仅作参考(当然必要的审稿制度要坚持)。其次,新闻媒体在对记者制定考核办法时,对明显是“编辑化”的新闻稿件要降低考核分值,对真正属于记者采写的稿件则要提高考核分值;第三,最重要的是记者要彻底转变采访作风。“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记者要写出有时代感、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就必须牢记记者自身的职责在于“采”而不在于“编”,必须从材料中、从会议中、从通稿或通讯员来稿中跳出来,勤于“到基层,到一线、到现场”,通过“三到”,实现“三贴近”。要当“脚板记者”,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生活去呼吸新鲜空气,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激发新闻敏感,采写原创新闻。

  (编辑:潘宗信)#13#10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