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5新闻前哨>>10期>>本页       
 
研究与交流 灾难报道与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


(2005-10-12 10:09:01)

雷 刚(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430077)

张真真(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430072)

  “老师帕得班纳坦说,不久前政府派人来这里预报说,可能有新海啸到来。当时课堂里的孩子一下子都放声大哭起来。‘许多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伤害’,帕得班纳坦说。

  她指着旁边一个紧紧抓住另一位老师胳膊的6岁的小姑娘德尔格·德维说,‘她本来是个爱说爱唱的小姑娘,但经历过海啸之后,特别容易受惊吓,很少开口说话,动不动就躲到别人的后面’。”

  这是新华社报道印度洋海啸的一篇通讯《海啸后的印度儿童:心理创伤难愈合》中的节选。①我们可以看到,报道将目光投向了海啸中幸存的孩子们,关注他们在灾难中受到的心灵伤害。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当地时间早上8时左右发生强烈地震,进而引发海啸,形成令全球关注的大灾难。

  26日11时19分,新华网就刊发了第一条电讯稿《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8.1级地震 至少9人死亡》,第二天大陆的报纸几乎都头版刊登此事。笔者搜索了新浪网《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专题。在将近5个月的报道中,该专题共刊发新闻稿1623篇,其中直接报道遇难者及其幸存者的稿件达690篇,占43%。这还不包括世界各国对受难国家援助的报道。在新华网上,特写《歌声传出难民营》、《素昧平生的托付:男孩和女孩在海啸中的故事》、通讯《为了受灾的孩子们 我们要尽到一切努力》等这类人情味极浓的报道也是举不胜举。

  近年来,灾难报道突破了原来模糊、粗糙处理的缺点,越来越关注灾难事件中的受害个体,调查和思考造成灾难的原因,宣扬灾难中显现出的人情美人性美。可以说,这些报道改变了过去只有政治关怀和物质关怀的弊端,渐渐凸显出了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

一、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理念的含义及兴起

  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反教会而提出的人文主义,但又不同于此。它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不仅要关注物质财富的创造,更要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要关注更多的人富起来;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还要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还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不仅要关注今人的生存环境,还要关注后代的生存发展;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

  在著名的“三色”报道中,记者就从火灾中拷问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实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②当然,“人文关怀”真正意义上为大陆传媒普遍重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那时起,新闻传媒开始越来越倡导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同时,“人文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

  简单地说,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事实上我们看到:从党报到都市报,从中央到地方,从报纸到电视,从实践到理念,各大新闻媒体纷纷采取“平民视角”,讲究低层体验,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亮点”

  灾难性事件,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天灾人祸”。它使人感到悲痛、焦虑和恐慌。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处理方式得当,新闻报道可以使受众转变这些消极的情感和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

  因此,新闻记者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科学理智地分析灾难之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去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的人们。

  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大陆新闻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少报道群众;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但是,考察近几年来大陆媒体灾难新闻的报道实践,笔者发现,人文关怀精神越来越多地渗透在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呈现出了几大“亮点”。

  第一,政府加大了灾难报道的透明度,更加重视公众的知情权。近年来,见诸大陆媒体的灾难事件大大增加,但是,恐怕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遭遇天灾人祸的绝对数量增多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政府的积极影响下,消息来源更加及时畅通了。灾难报道能否做到及时、深入,与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的程度密切相关。政府部门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自2003年初的非典危机以来,政府的透明度建设出现一大飞跃。目前许多地方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和定期新闻发布制度。一些新出台的政策法规还规定,各级政府领导如果蓄意隐瞒重大疫情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将受到严厉查处。

人们还注意到,每次重大突发事件被报道出来后,往往还伴随着对事件责任人的严厉处罚。干部“问责制”成为大众熟知的新词汇。

  突发事件报道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也必将对以后灾难报道的进一步深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自始至终用心关注灾难事件本身的进展,并尽力促成问题的解决。过去,当灾难事件不幸发生的时候,媒体上出现的却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冷冰冰的数字,以及在新闻报道中依次罗列着的一大堆当地大小官员的名字。新闻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本身的报道往往吝啬到忽视五个W的地步。这是因为,相关方面认为灾难便意味着“抹黑”,能不报道则尽量不报道,到了掩盖不住的时候,就要求媒体控制其报道篇幅和报道规模,淡化社会关注度。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一些灾难新闻变得有头无尾,主次不分,或者硬生生将“悲剧”演化成领导如何躬亲处理灾难的“颂歌”。

  所幸,这种局面在近几年来的灾难新闻报道中已经逐渐有所扭转。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受众对灾难事件的知情和关注,更加重视对灾难事件本身的报道。重庆虹桥垮塌、广西南丹矿难、山西运城矿难,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顽强介入,黑幕也许永远都不会被揭开。当然,人文素养好、人本意识强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报道事故本身外,更容易在尊重他人、追求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找出灾难事件发生的原由,提供避免灾难再次发生的方法,实现最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样是报道矿难,湖北日报记者周志兵在采访陕西韩城西沟煤矿“7·2”矿难时,面对软硬兼施、拖磨扯皮、企图掩盖真相的多种势力,毅然顶住压力,愤而发出三问:“有多少利益可以追逐?”“有多少生命能够冒险?”“有多少责任容许推卸?”记者的三问振聋发聩,促成了矿主对死难矿工的赔偿,同时也促使人们透过矿难现象去思考和关注更深层面的问题。③

  今年8月7日,广东兴宁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人被困井下。据报道,矿主曾云高还是当地的人大代表,且公司股东中多人为政府机构要员。事故发生后,曾云高还想出资3亿摆平矿难。随着调查的深入,已确认存在官商勾结。媒体也开始从历次的矿难中总结共同的深层次的原因,从安全生产、领导腐败到制度建设一层层拷问,避免类似灾难的发生。

  除了报道灾难本身之外,记者还充当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楚天金报》记者在报道“5·7”大连空难中写到:“在船舷桅杆下,我突然想,倘若这片海域,就成为我生命的终点,我的亲人、我的同事将是怎样的悲痛?” ④这种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去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个体的报道,充分体现了当下新闻传媒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

  第三,彰显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灾难使人痛苦,然而,人文关怀精神要求记者在采写灾难报道时,要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着的更新鲜、更深刻的主题。在重大灾难发生的刹那,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都会有瞬间最原始最真实的表现。记者要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保持自己人性中“善”的一面,从而体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1999年11月24日,“大舜”号轮船在山东烟台附近海域沉没。在大陆许多媒体对这起海难所作的报道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篇报道:一篇是写一位遇难者在即将倾覆的轮船上,用手机和他的妻子告别,妻子在电话那端不断用温言暖语鼓励他,使他保持冷静游向橡皮艇而终被获救;⑤另一篇是写这次海难的惟一的女性幸存者,她向记者诉说了当死亡降临的那一刻,几位男士是怎样把生的希望留给她的悲情故事。⑥报道让我们看到灾难带给人们悲伤的同时,也深刻地体味到危难中人间的亲情以及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美好情怀。

  第四,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近几年来,一些获得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报道,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了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

  在最近广西梧州水灾的报道中,《楚天都市报》一篇报道《灾难中,梧州的表情如此轻松》,通篇都在写人:平静看水情的群众、以洪水为背景拍DV的人、跟随记者采访的李大爷,他们的表情如此轻松,图片中轻松的表情和举动更加深了这一点;但是在采访机关干部时,我们又看到了政府是怎样以“人民生命高于一切”进行当机立断的。结尾处,一句“在这样一场淹没了半座城池的特大洪水中无一人死伤,不能不说是奇迹,也不能不说是梧州人民不幸中的幸事,但这更是政府珍视生命的最好见证”,令人回味。⑦

  同时,我们也发现,灾难中媒体所关注的生命个体大多集中在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身上,主要通过客观展示灾难中弱势群体的状态,引发人们的关爱和同情,进而打动读者。

  应该注意到,我们虽然强调并倡导新闻媒体需要有一种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但它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由于过于情感化而影响到记者报道新闻的客观性和对事件真相的探求;另一方面也会由于对于弱势群体等过度的报道,容易对他们造成一定的情感伤害。这些显然又都是有悖于新闻媒体的本分与神圣职责的。

三、灾难性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微观操作

  新闻媒体要想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从宏观上来讲,主要是要实现一般受众的知情权,关注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平等与受众对话等。但是本文想着重探讨的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原则,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1.记者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灾难发生后,当事人及遇难者家属在身体或精神上都会遭受到很大伤害,不愿被人打扰。而对于记者来说,采访遇难当事人及家属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通过采访,往往可以获得有关灾难及遇难者的第一手素材。因此,记者在采访之前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要有所把握。

首先,是否采访灾难事件当事人及遇难者家属,要从尊重他们的感情、保护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出发来判断,而不是首先考虑报道任务能否完成,能否获得更多煽情的细节。如果当事人及家属不愿意接受采访时,记者应多从侧面了解情况。

  其次,记者与采访对象接近时,应该采取富有人情味的接近方式。比如,为当事人献上一束鲜花等等,会让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拉近,使沟通气氛趋于融洽。

  最后,采访中要注意提问方式,尽量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度伤害。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记者问遇难家属的心情、感受如何等这类弱智问题,这对采访对象来说,无疑是在他们伤口上撒盐。

  2.记者在报道过程中要慎思慎行。

  第一,要用同情、悲伤的基调。2002年大连“5·7”空难中新华社编发的一幅《黑匣子出水》的照片,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照片是在打捞船上拍摄的,画面正中是一个潜水员面带微笑手捧刚从海中捞起的黑匣子,左右两边的人在欢呼。黑匣子的打捞固然重要,但空难才发生一周,100多位遇难同胞尸骨未寒,家属们还未从灾难中回过神来,媒体就这样炒作打捞黑匣子的喜悦。这幅照片先后被大陆500多家报纸刊发。2002年5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刊发了题为《媒体的成就感与人性的光芒》一文。该文指出,记者的这张照片拍得相当成功,现场感强,但是记者在取得拍摄成功的背后,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记者感情麻木的表现。记者根本没有考虑:打捞黑匣子出水成功的后面是100多个冤魂的哭泣。巨大灾难中,非常鲜明地凸现出笑脸来,这是不是和人之常情,和人普遍的同情与怜悯相悖了。

  最近,一篇摄影报道《福建厦门雨中即影:马路“陷阱”太坑人》也遭到了人们的纷纷谴责,原因就在于记者可以拍摄几个人在雨中落入马路陷阱,为何不在旁边作出标记加以提醒。

  上述所举报道的不足和失误,原因固然很多,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不足和欠缺,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媒体在报道灾难的同时,还因肩负着从道义上进行扶危济困的责任,不能站在纯粹“客观”、“中立”的角度来报道灾难,更不能欣赏、把玩和利用灾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者。

  第二,多运用平和、友善的词语和语气,进行善意的提醒或劝导。比如,每年夏季小孩溺水悲剧性事件时有发生,小孩坠楼的惨剧亦时有所闻,如果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受众看(听)多了就会索然无味。一方面新闻媒体在报道这类悲剧性事件时,用词要把握分寸和感情色彩,避免用“淹死”、“摔死”等刺人的词语,而应尽量用“不幸夭折”等富有同情和怜惜的词语;另一方面还要从中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如果透过这类悲剧性事件表层深入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不外乎是大人疏于对小孩的看护。因此,新闻媒体可通过此类悲剧性事件提醒人们:小孩无知又无畏,大人看护责任重。

  第三,不宜过多反映细节。“华航”空难报道中,有周刊记者这样报道:“本刊记者在空难停尸房目睹七八位罹难者的遗体,有的腿部像被利刃削过似的,肉向外翻了一尺多长;有的仅为身体的一‘段’,几乎所有成人直肠以下的部位都爆出体外,估计这是气压的作用。其中,最完整、最安详的是一具童尸,除了浑身青紫外,就像熟睡了一般。”如此细致地展现他们的惨状,未免太残酷、太不人道。试问受害者的亲属看到会产生多么大的伤害?!对细节太过详细的描写,无论是从新闻审美的角度还是从受众心理看,都会产生不良效果。

  总的来说,各新闻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各自的优势,既要客观真实地报道发生的灾难事件,又要在传播中真正实现人文关怀。

注释:

  ① 新华网,《海啸后的印度儿童:心理创伤难愈合》,2005年2月17日

  ②中国青年报,《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1987年6月24日、27日、7月4日

  ③湖北日报,《有多少利益可以追逐》、《有多少生命能够冒险》、《有多少责任容许推卸》,2002年7月9日、11日、15日

  ④楚天金报,《趟过伤心那边海》,2002年5月15日

  ⑤新浪网,《悲情大舜号引发凄美的爱情故事》,1999年12月11日

  ⑥广州日报,《八个男人换回来的一个生命》,1999年12月1日

  ⑦楚天都市报,《灾难中,梧州的表情如此轻松》,2005年6月26日

(本文系2005年8月第九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大会宣读论文,编辑:徐蟾桂)#13#10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