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员出舱 聂海胜出舱瞬间面带微笑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特派记者钟楠李辉发自内蒙四子王旗 昨日凌晨,本报记者赶至主着陆场核心区神六预定着陆点,静静等待飞天双雄的回归。
4时17分,一直屏住呼吸紧盯夜空的我们,看到了有生以来最美的一颗“流星”———载着两名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进入了我们视线!
此时,正是草原上,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漫天繁星。
一颗红色的“小星”从月亮的右下角,好似在燃烧一样,拖着短短的红色尾巴,急速下坠。
2分钟后,4时19分,一声沉闷的巨响,如同春雷一样从天际传来,我们知道,飞船伞舱盖打开了!
按照预定计划,仅一分多钟后,减速伞脱离,主伞打开。附近搜索的直升机迅速向附近空域飞去,等待飞船的最后降落。

谈笑风生
飞船稳稳“坐”在草原上
在夜幕中,隐约可以看到拖着1000多平方米降落伞的飞船,在天空缓缓滑行,好似一只美丽的大鸟,轻轻地飘过草原,飞船顶部闪烁着红色与蓝色交替的灯光,在夜幕中非常醒目。
10多分钟后,在距我们1公里以外的区域,又传来一声沉闷的响声,这是反推发动机在飞船距离地面1米的时候,点火发出的声音,这表示,飞船已经抵达地面!
4时33分,历史将铭记这个时刻,神六返回舱成功着陆了!
我们乘上摩托车,迅速前行靠近,两架直升机已经降落在飞船着陆点,旋转的螺旋桨卷起巨大的灰尘,我们继续靠近,飞船的返回舱终于进入了我们视线,搜救部队的前期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异常兴奋,“船几乎是稳稳地‘坐’在了草原上,没有任何的翻滚!”
两名航天员自主出舱
费俊龙、聂海胜隔着舷窗,在向人们招手———返回舱内柔和的灯光,映着他们的微笑。这一刻,距他们离开大地4天又19个多小时,他们的总行程为325万余公里。
转眼之间,舱门已被打开。费俊龙、聂海胜向人们挥动着手臂,轻快出舱。细心的工作人员,已经在舱门外为他们摆好了两把椅子。
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递过来的话筒,费俊龙说:“我们这次太空飞行非常顺利,舱内工作生活环境很好,现在身体感觉不错。”
聂海胜依然是一脸笑容:“我们在天上飞行,可以感受到有无数人在时刻牵挂着我们,感谢祖国和人民的关心厚爱。”
5分钟后,两名航天员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进入着陆点100米开外的一架直升机内全面体检,工作人员和群众在外焦急地等待最后的检查结果。
“放心,航天员很好,比预想中的还要好!”平安的消息在着陆场地传开,人们欢腾雀跃!此时,东方的天际边,太阳也缓缓地升出了地平线。
负责搜救的部队负责人表示,飞船着陆点距理论点仅1公里左右,可谓是准确“命中靶心”,整个返回降落过程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我们触摸到了神六返回舱!
盼望了数日的飞船就在眼前,在着陆点上,我们一步步走近它……终于,我们触摸到了带着一路风尘、余温的飞船!
就是这个神奇的东方之舟,载着我们两名勇敢的航天员遨游太空。
这是一次让我们一生永远不会淡忘的触摸。
飞船的船体仍有余温,散发着轻微的焦糊气味,外壳基本完好,一些部位的保护外壳烧黑。
工作人员搭起了架梯,从出舱口一件件地清理出里面的物品,并对飞船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如同医生在看护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
我们抽空与飞船合影,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
8时左右,飞船的内部清理工作基本结束,一面国旗被工作人员取出,并在飞船上撑起,所有人再一次欢呼、鼓掌。
8时15分,飞船开始吊装到特种运输车辆上,并被套上特殊的防护罩。
8时30分,接近4小时的现场清理结束,珍贵的飞船被护卫车队带离,伴随了它一个清晨的群众仍翘首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