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湖北>>博文生活>>本页       
 
[写真]童正祥——痴迷方寸邮票间


(2005-10-24 07:33:16)

湖北日报记者董淑健 通讯员杨淑娟 沈松峰

天门市年过六旬的退休老人童正祥,今年到泰国参加国际邮展,凭一本邮集《蛇杖》,捧回银奖。这是近年来湖北县、市级集邮者在国际竞赛中取得的最高奖。

曾担任天门市计生中心主任的童正祥,业余爱好之一是集邮。他告诉记者,“蛇杖”,象征智慧、平安与吉祥的蛇缠绕在橄榄枝上,寓意健康和长寿,世界卫生组织(WHO)以此作为会徽。《蛇杖》的创作,凝聚了童正祥20多年医学集邮的心血;700多份邮品,铺就了老人漫漫集邮路。

“我不想沿袭他人,我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主题!”1980年,复刊后的第一期《集邮》杂志,刊登日本一位集邮家用邮票表现医学的专题文章,这使童正祥想到要将集邮与医学结合起来,以反映博大精深的医学。于是,他开始红十字专题的集邮。

搜集邮票已是不易,更难的是如何用邮品表现思想内容,深入浅出,形成故事情节。为了通俗地表现什么是癌症,童正祥一度迷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枚印刷缺陷的邮票,眼前一亮:癌症不就是人体上生长的缺陷么?他按这一发现布局,使邮票增色不少。

1986年,我国政府正式表明了对世界卫生组织(WHO)1977年所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目标的承诺。童正祥决心用邮票展现这一主题。他编组了自己的第一部邮集《2000年人人健康》,于1989年参加湖北省第二届职工邮展。这部邮集便是《蛇杖》的前身。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他不断查证资料,寻觅素材,修改展集。他还刻意购买或查阅多种文献:从《圣经》伊甸园里蛇的故事到《山海经》以及发明八卦的人首蛇身的伏羲,从古希腊的传说到巴比伦神话;从古埃及到古印度,凡与蛇杖有关的典籍,他都涉猎。

与此同时,童正祥还广交邮友与邮商。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收集了全国200多位医学集邮爱好者的资料,并编印成册。他还结交了美国、英国、荷兰以及港台地区的几十位邮友。1990年春,他写信给联合国,得到了邮政署长欧·Wedsem的亲笔回信,并向他寄来一套预防艾滋病的邮票。这套邮票不仅充实了他的艾滋病专题邮册,还助他在国内最早发表《艾滋病———邮票上的新主题》文章。当年,他还被《集邮》杂志评为1991年度“好作者”。

谈起编组邮集的体会,童正祥说,数易其稿是辛苦,被人误解是痛苦,睁眼“挨宰”含甘苦。《蛇杖》,从1993年以《蛇徽》命名参加荆州地区邮展获得一等奖,到2003年获重庆全国大赛金奖,曾数易其稿,不断增加新素材。这期间,为寻觅邮品花费的精力和经费,对一位靠工薪收入的退休干部来说,付出之多是常人难以理喻的。每当听到人们说“童会长(童正祥担任天门市邮协副会长)是集邮富翁”时,他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为参展不得不“挨宰”。例如,他的展集中有这样两件价格不菲的邮品:一枚英国马尔迪雷邮简,属于最早的主图邮品,平时邮市价位在3000元左右;另一枚一战时期意大利伤残军人专用信卡,平常售价约2500元,为了参加2001年全国邮展,他只好花高价1.1万元购买这两枚邮票。

《蛇杖》的获奖,得到了业界的较大关注。然而,童正祥说,我自己清楚它的位置。集邮生涯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虽然退休了,但他的职业情结仍在;而作为一名集邮者,他将“医学集邮”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才刚刚开始。他说:“如今的世界很喧嚣,当我埋头于医学文化之中时,体味的是心清神明。我将毕生为健康呐喊!”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热点推荐

散文随笔
·
写字不易
·
瞧俺这眼力
·
[语丝]天梦
·
[怀念逝者]飞机飞过,不带走一片云彩
·
坚守 才有美丽的风景
更多
读书札记
·
《她死在QQ上》:谁的恐怖游戏
·
夕阳下的诉说
·
超人气华语小说:《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图)
·
《兄弟》:离畅销很近 距经典还远
·
谈《水浒传》续书连环画
·
《爱情句号》:反思女性不幸的自身责任
更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