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潘勤实习生黄进 萧颢)昨日,江汉区民意街的晨练居民一大早就走进了武汉市七十五中的校园,大家在操场上打拳、跳操、踢球,玩得不亦乐乎。
民意街地处汉口“寸土寸金”的闹市区,辖区面积只有0.42平方公里,人口却有3万多人,居民难以找到可供运动的场所。
辖区内的市七十五中却有一方“乐土”,该校的操场有3700平方米,篮球、网球、乒乓球等场地齐全,各种体育设施也有不少。能否让学校的体育场地对居民开放呢?街道干部一提议,校方慨然应允,决定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接纳居民。昨日是该校首个开放日。
据介绍,七十五中是江汉区第一所对社会开放体育场所的学校。今后还有其它学校“跟进”。
[画外音]这扇门开得好
余人月
在报上,我们常看到消防官兵的“多才多艺”:救火靠他,救险有他,捅马蜂窝是他,为居民翻窗找钥匙之类的一些事,也来找他。近来,还频频上医院“操刀”救人!
以救火为己任的消防官兵,手中的特殊设备总没闲着,好事做了一茬又一茬。群众看在眼里,热在心上。
也有一些部门,配有各自的“金钢钻”,遗憾的是,并没见他们为群众揽多少“瓷器活”。
本来,有些公共资源,是政府投资的,本应尽可能多的为社会服务。但在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下,公共资源却成了部门“私产”,甚至是门槛越筑越高,搞得连正常的“服务”都让群众“高攀不起”。
好在,也日益有令人欣慰的事:一些方便之门在次第打开。如江城的免费公园是越来越多;神秘的档案局里,居民可上网查看自己;七十五中的体育场开放,也适逢其时,让人叫好。
开一扇这样的门,物尽其用,满足了群众的期待,利人又不损己,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