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0:30许,记者在淄博张周路山东理工大学附近见到19个孩子时,孩子们正喊着号子在行进中。拉练管带刘建章说,有一个孩子因为还不习惯行走训练,在后面追赶着,一个管带和另一名老队员陪着他。刘管带告诉记者,孩子们的行进速度为每小时6公里,每天大概要走35公里左右的路,昨天已经是拉练的第13天了。正说着,一个孩子转过头来对记者说:“我们最快的时候一天走46公里!”而记者跟着他们走了不到10分钟,已是气喘吁吁。
“有人说我们在对孩子们进行魔鬼训练,其实看着每个孩子脚上的水疱,我们也心疼,但为了磨练孩子们的意志,我们就必须强硬起来。这样,孩子才会坚强。”心理顾问范学军告诉记者,训练营本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让一些所谓的“问题孩子”在行走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据范学军介绍,每一个孩子的训练期一般为10个月,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前或缩短训练期。每天5:30起床,洗漱后孩子们自己打背包,在途中司务用自备的简单炊具做饭,孩子们就在路边吃早饭和午饭,晚上,孩子们就自己扎帐篷打地铺。
一名管带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自私、懒惰、意志力薄弱的毛病普遍存在。让孩子掌握生活技能,能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意识,集体生活中的点滴也能培养孩子们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
“立定!”12:00许,随着刘管带一声令下,19个孩子在309国道上一个加油站附近停了下来,21个塑料板凳已经摆好,旁边放着几口大锅和碗筷。孩子们站好队,高声唱起了革命歌曲,之后排队洗手吃饭。
饭后,一些孩子把鞋脱了下来,开始“清理”自己的脚。记者看到,他们的脚上起满了水疱,有的已经出血、化脓。管带也拿着工具和碘酒帮着孩子们上药,有一个孩子脚上缠满了纱布。
“儿子,你是最棒的!”
15岁的城城(化名)是个大块头———115公斤重。由于体重、身体素质等问题,城城几乎每天都掉队,10月22日12:30许,记者见到他时,一名管带和另一名队员正推着他赶到,而其他队员此时已基本上吃完了午饭。
城城家住石家庄,父母都是政府工作人员,平时对他十分溺爱。城城从小就不喜欢学习,不服老师的管束,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为此,城城的父母伤透了脑筋,还为他换过两次学校,希望新的学习环境能够让他发生变化,但仍无济于事。初二上了一个学期之后,无论父母怎样劝说,城城就是不想再读书了。辍学后,城城就更加放纵了,经常上网玩游戏,只要父母一说他,他就大发脾气。
2005年10月初,无计可施的父母只好把城城送到了训练营,让他接受“吃苦训练”。据范学军说,刚来的第一天,由于无法忍受严格的纪律,城城大闹了一场,他不停地用头撞墙,并大喊着:“我要回家,谁也别想管我!”几名管带连哄带骗,让他安静了下来,并参加了此次的步行拉练。
虽然经常掉队,但在队员和管带的帮助下,城城坚持了下来。城城的妈妈给范学军发短信转告城城:“儿子,你是最棒的,爸爸妈妈都对你充满了信心,我们在家等着你胜利凯旋!”
13:30许,别人还在休息,城城已在队员的陪同下提前启程了,他告诉记者,他想家,想爸爸妈妈,想学校的老师、同学,想英语、语文的课本……
“每一封信都是我的忏悔书”
“老师给爸爸打电话说我又逃学了,爸爸又一次挨个网吧找我。见到爸爸时,我以为又要挨打,无所谓,反正都被打习惯了。但爸爸没有打我,而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我跪下了,”培培(化名)的声音越来越低,“爸爸哭着求我不要再上网了,当时我感到很震撼,可我还是管不住自己,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逃学上网。”
培培来自云南西双版纳,今年14岁,在学校是让老师最头疼的学生,要么干脆不去上学,要么一会儿看不住就跑得不见踪影,任凭老师磨破了嘴皮,他还是充耳不闻。为了不让爸爸找到自己,培培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在一个网吧里长时间逗留,而爸爸见到网吧就进去找,找到了就是一顿狠打。培培说:“爸爸找遍了我们那里的网吧,妈妈藏起了家里的电脑,可我还是离不开网络。”
初二下学期上到一半的时候,培培的妈妈到学校教务处给他办了退学手续。今年6月,培培的父母把他送到石家庄参加拉练,7月他跟随队伍去了承德塞罕坝。经过4个多月的训练,培培渐渐平静了下来,“有时候我也会想起网上的那些东西,但我已经能够离开网络了。”培培在午餐休息的时候,又开始给父母写信,他说:“每隔四五天,我就会给家里写信,每一封信都是我的忏悔书。”
11岁的超超(化名)说:“原来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不爱学习,老是逃学,惹他们生气。开始拉练以后,我越来越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的好,我想结束训练后就回家上学。”
瘦小的旺旺(化名)才12岁,可他来训练营已经1年多了。为了摆脱家人的管束,两年前开始,他就经常跟同学一起偷了家里的钱离家出走。他说:“刚参加训练营的时候我也逃跑过,但在管带的帮助下,我又回到了步行队伍中,也渐渐习惯了。原来我走路是想离开家,现在走路是为了回家。”小旺旺已经是泪流满面……
魔鬼训练引发争议
张店区的崔先生提到他的表弟直摇头,“一个14岁的孩子快把一家人治死了,我舅舅气得要抱着他跳楼!”
崔先生告诉记者,他舅舅是做生意的,夫妻两人工作都很忙,所以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表弟上初中后就迷恋上了网络。为了让孩子“改邪归正”,崔先生的舅舅把他送到外地的封闭学校,但他却趁老师不注意偷跑回家。
崔先生说:“就该让他们吃点苦!”但对于训练营的效果,崔先生表示了怀疑,“孩子还是要从小教育,坏习惯形成以后就很难改正,吃苦也不是唯一的方法。”
一名40多岁的家长对训练营的训练方式十分不解,“这么小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能经得住这么大强度的训练啊。如果我的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我不会让他接受这种训练的。”
一名上了年纪的妇女表示,这种方式有点“野蛮”,强制孩子吃苦是不对的,“哪能这样对待孩子啊,谁看了都心疼。”她说,对于一些不愿意上学的“问题孩子”,还是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也可以请心理医生帮忙,越采取强制手段越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淄博市第七中学初中二年级一名姓赵的同学表示,如果家长送自己到那种地方去,她会想尽一切办法跑回来。
当天14:00许,记者在309国道上跟这些孩子道别,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看着有些孩子因脚上起疱而艰难地跟进时,记者不由得希望他们早日结束这种“苦行僧”似的生活,回到父母的身边,回到平静的校园,再次捧起本该属于他们的课本,不再让父母流下辛酸的眼泪……(文/毛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