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暂让西湖好?

(2005-10-25 16:45:50) 东湖社区

惊鸿

    东湖、西湖、瘦西湖,总觉得这三者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三者之中,论大小,东湖占有绝对优势;论历史,东湖比西湖还久远;论传说,西湖有著名的白娘子巧遇许仙,演绎爱情经典,东湖有著名的子期巧遇伯牙,演绎友情经典;论遗址,西湖有断桥,东湖有琴台……至于瘦西湖,不过是月亮借着西湖这轮太阳的光,可为什么东湖就没有西湖名气大、甚至比不过瘦西湖呢?


    东湖,西湖,瘦西湖,若比美,东湖是贵妃,丰腴大气;西湖是西施,美丽素雅;瘦西湖是飞燕,苗条轻灵。在这个以瘦为美的年代,后者显然占了便宜。若比财,则东湖是大地主,圈地广阔,纵横三千二百万平米,却不知把扩张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加以总结,它不修家谱,缺乏尚文氛围,对自身历史记载不清,因此,没有广告效应,文化积淀不足。

    西湖是资本家,书香门第,祖辈开始就注重琴棋书画,做诗的苏东坡可以在此为官,筑堤的白居易也能够为它从文,物以类聚,文人借助文字对它的传播历代沿袭,人文历史承载得越来越厚重,后辈中多出大家闺秀、诗画学者、宦官贵族。瘦西湖是手工业主,养着小家碧玉的女孩儿,妩媚骄人。这一比,不用说,“才”比“财”更重要。


    如此说来,西湖的确是三者中最享有盛名的。

它适合中庸地行走。西湖不像东湖那样大,大得让人走到累还走不到尽头,也不像瘦西湖那样小,小到转身之间即被走穿,它正好让你慢慢地陪着某个人漫步,或者独自一人边走边想,想清楚了,刚好返回原地了。

    它适合疏密有致地观看。东湖的面积是西湖的六倍,因为大,就留下许多空白,大片单一的湖面无疑成为视觉的盲点,因为大,景致转换缓慢,常常造成感官的懈怠。比如,在九女敦很难见到行吟阁,登放鹰台怎么也不会想到朱碑亭,上了刘备郊天台就不会转身去楚王饮马池,而湖光阁,像个弃儿被孤零零地抛在诺大的湖中央。

    说起来,东湖比西湖的历史久远,什么历史呢?有多少人能像对苏堤、白堤、梅妻鹤子、岳飞、秋瑾那样耳熟能详?一篇小小的散文,把西湖边虎跑泉的绿写进教科书,写在每个人心头荡漾,谁又能为东湖边关羽驻兵的卓刀泉摇动妙笔呢?附着在东湖物象上的史迹总只半句话,另一半卡在嗓子眼里,令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游东湖的人很难有耐心和毅力一次游览全貌的,他们会选取其中某一点,或磨山景区,或沙滩浴场,或水上世界,间断地、浅表地看。

    而瘦西湖则如一座微缩景观,吹台连着湖水,湖水绕着长堤,烟雨楼未过,就有小金山迎来,才涉足五亭桥,抬头又见白塔掩映碧树中,踏上长廊,转眼就见垂柳拂水泛涟漪,令人目不暇接,正是: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这是小业主最好的后花园。但它小巧繁多的景色,常常让人沉迷其中难以出来。

    西湖景观的间距,则正好,既能吸引行人的脚步,又能随时跨出来。若为三潭映月痴迷,正好走一段宁静的苏堤;经历柳浪闻莺的繁华,再听南屏晚钟的孤鸣;从曲苑风荷的摇曳,到平湖秋月的清冷,这种游离感,如演戏扮角,在像与不像之间,如绘画作品,在似与不似之间,它是眼脑并用的最佳搭配。


    湖水浸润下的土地,最爱滋生出阴柔,但地处武汉的东湖,让燥热的火炉驱赶了太多的湿气,也少了许多水乡的柔媚,所以,与东湖相比,两个西湖中流淌着更多的脂粉香艳。舞台歌榭,总是风流处,水妖一样的白娘子,是美女蛇的化身,而苏小小,当是让五陵年少争缠头的媚娘了,就是男人,也被香风薰得酥软,就像不争气的许仙,善良而懦弱。在这样柔软湖水氤氲中,成就了“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柳永,也成就了三秋桂子、十里荷香……

    好在三处湖水皆依山,皆抱翠,尚或没有山,水便荡得有些轻浮;没有水,山会重得有些沉闷;没有树,水的智慧也嫌单调,山的仁慈也显苍白。最可爱是湖边的树,总不肯挺拔地往上长,它要横着伸、倒着挂,歪着头、绞着手、勾着腿,扭腰出胯,俯身湖面,拂水逗鱼,千娇百媚,施尽魅力,也不知是水对树的勾引,还是树对水的挑逗,或者兼而有之。好在树们懂得把根牢牢扎在岸上,坚守厚土,那种魅力才得以经久千年。

    只是担心,千年之后,东湖会不会消瘦?西湖会不会臃肿?而瘦西湖,它该不会干涸吧?50年前, 朱德老总期待“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更比西湖强!”,那个“今后”,在何时?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