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家山下看美田

(2005-10-25 17:49:43) 东湖社区

雾蒙蒙

    那块土地被人辟作菜地总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了——曾听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中年汉子说,他的家族,是祖祖辈辈在此种菜。其间究竟历经了多少年多少代,他是一些儿也弄不清楚。

    我是偶然发现这片美田的。

    沿着东湖环湖路,从梨园到磨山,得走好几个钟头。几年来,我都不记得走过多少回了,却总也没有厌倦的时候。但是,东湖周边那些未曾去过的地方也很神秘诱人啊。

    有一回,我从梅园下车,背湖而行。那条路很宽广,人行道皆以彩石铺面。路上行人稀少,过往车辆亦不太多。过了磨山派出所之后,风景区的气势越发地显现出来了。很长一段距离中,路两旁完全没有房屋,只有一些矮坡,上面长满了生机勃勃的野草以及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白的,红的,美极。跨上坡,满眼所见,一片绿野,那是磨山茶园。前行,便有房子了。一家连一家的农家菜馆。单看每一幢房子,建得都不差,但显然缺少统一规划,让人感觉杂乱。踅上鲁磨路,横亘于远方的一座与众不同的山脉立时映入眼帘。一问,知是喻家山。那么,山那边,该是国内名校华中科技大学了。

    我打算翻越山岭。当我朝着远方迈步,渐行渐近时,眼前又无了房屋,却有一片菜地兀地勾住了我的眼球。啊,那是多么大的一片菜地哦。它平展展地躺在山谷中,与近在咫尺的喻家山交相辉映。那田,那山,无不透着一股慑人心魄的静谧。

    这一大片地,明显被划分成一畦一畦,怕有数百畦呢。一畦一畦的地里,长着不同的作物,这可以从颜色上看出来。那些颜色一层层起着变化,有的嫩绿,有的深绿,有的发黄……有些地里作物稀疏,有些地里长着密密麻麻的菜秧,或者已然成形的小白菜。还有的地显然刚刚整过,只见土不见绿,或许刚刚撒下菜籽?还有一些瓜棚豆架……

    三两农人正在田间劳作。

    哇,远方居然还有一头牛!一个汉子,一手执鞭,一手扶犁,紧紧跟在牛身后,一畦一畦在犁地。这场景,让我一下子想起丰子恺的画。

    每换一畦地时,牛是从当中犁起。先犁出一条沟,再围绕着沟画着圈犁。我猜这是因为地块太小。它的确小,每一块长仅四五米,宽约一二米,牛即使走得缓慢,一会儿也能从一头到达另一头。转圈显然更划算。下午的秋阳斜斜地射向头顶。牛转弯时,它身后的铁犁泛起银光。

    它就那么单调地来回走着,慢悠悠地,一点也不匆忙。偶尔,它会偷个懒,东嗅西嗅地吃一口路边的枯草,或者,停下来撒泡尿。农人扬起鞭子,却并不落在牛身上。他只是威严地吼一声:走!那牛便又上下左右地甩着尾巴走将开来。

    牛儿看上去很老了。农人说,是的,它已经十几岁啦。它的身子看起来很脏,它的眼光很温和。我忽然想,它要这么单调地走过一生,难道这也是命吗?

    我下到田埂上,与身着旧体恤绿军裤、头戴一顶旧草帽的农夫聊了几句。就是他告诉我,他的家族世代在此种地。目前,他种着数十畦地。刚犁过的地早先种的丝瓜,现在要种白菜了。白菜可种好几茬,春后,再看市面行情决定种什么。他说他的牛下过好几胎崽,都卖啦。牛犁地只是粗犁,回头还得细耙。田间水沟里流水潺潺,水是从附近山上流下来的。收获的菜就在周边的大学卖,供他的三个孩子读书。旁边的地里,红菜苔栽下,叶片已长得很大了。正在拔草的一位农妇问我,是山那边学校的吧?我含糊地应了一声。你都看见了,她说,种地多辛苦啊,再买菜时就别讨价还价啦。

    我由台阶走上马路,从上往下观望菜地。它真大啊。田间有一条较宽的路,路边是高大的树木,树丛中鸟儿啁啾,蝴蝶纷飞;田头竖立着一些竹竿,竿子上挂着片片白色红色蓝色的废旧塑料袋,它们是用来吓唬麻雀的。这让我想起儿时旧画册中的稻草人。

    站在这一片菜地前,我完全忘掉了不远处稍显杂乱的民居。

    其他地方也曾见过菜地,但像这一片菜地这样美这样存着规模的,还不多见。它的美,还在于喻家山与它紧紧相随。是的,它们相映成趣,缺了对方,它们各自的美丽一定会大打折扣。

    自从发现这片美田后,我便时常前往,它距离闹市那么近又那么远,每一次,它都让我留连忘返。这地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它叫茅屋岭。它的旁边,喻家山山脚下,是极适宜散步的喻家山北路。路的尽头,有一条喻家湖路,一边通向马鞍山森林公园北门,一边通向光谷。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