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湖北>>经济与法>>本页       
 
铁腕清理红顶煤商——关注打击非法违法煤矿

(2005-10-27 07:57:09)

一些煤矿为何横行无忌

近两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非法开办煤矿,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个别违法非法煤矿背后的“官煤勾结”让人感到震惊。

所谓非法煤矿,一是指未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未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擅自从事生产的煤矿;二是指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未按有关程序批准,擅自进行建设的煤矿。

所谓违法煤矿,是指虽然取得有关证照,但在生产或建设中违反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拒不执行监管监察执法指令进行生产或建设的煤矿。煤矿违法是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冒险组织生产或建设,说到底是漠视矿工生命,非法追求利润。

非法违法煤矿活动为什么屡禁不止、周期性反弹?业内人士分析,原因在于责任落实失之于松,责任追究失之于宽。特别是一些县、乡政府和领导在对待非法违法煤矿问题上,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极少数人甚至与非法违法煤矿有利益牵连,为非法违法煤矿充当后台和保护伞。

湖南省娄底市前不久查出了32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涉及在煤矿入股,涉及政府、矿管、安监、煤炭、地税、国税、法院、总工会以及当地镇党委、政府等众多部门和单位,个人入股金额最高的达30多万元;8月7日广东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23人死亡,该矿矿主等无视国家法令,唯利是图,违法、违规、违章开采,在政府明令停产整顿的情况下仍严重违规违法组织生产。该矿之所以能长期顶风违法开采,与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少数工作人员收受矿主的钱物、违规为其发放生产许可证,放弃监管密切相关。


煤矿事故多发在非法煤矿

据山西省安监部门调查统计,近年来非法违法煤矿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最大隐患,对2000年以来该省发生的45起特大事故进行成因分析,其中非法违法煤矿生产或建设导致的事故比重占到69%,死亡人数比重高达71%。

据统计,今年以来,山西省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7起,死亡200人,占到全省煤矿死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山西省副省长靳善忠说,这7起特大事故全部发生在非法违法开采的煤矿,事故的原因、情节和通过事故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触目惊心。

3月9日,吕梁市交城县香源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29人。该矿是一处非法矿井,县安监部门已经对其查封,而矿主竟然撕了封条砸了锁,抗法生产,导致事故发生。3月19日,朔州市平鲁区细水煤矿无视监管非法生产,发生瓦斯爆炸,加上违法越界开采,致使相邻两矿井下巷道贯通,导致事故扩大,造成72人死亡。5月20日,临汾蒲县克城后沟煤矿违法生产,风井出煤,驻矿安监员晚上10点离矿,矿主凌晨4点组织人员下井生产,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0人。7月2日,忻州市宁武县贾家堡原接替井,擅自开工建设并违法组织生产,发生瓦斯爆炸,造成36人死亡。更为恶劣的是发生事故后不是积极抢险救人,而是藏尸匿迹,隐瞒真相,欺骗社会和政府。9月6日,吕梁市中阳县枝柯镇煤矿二坑,在停产整顿期间瞒上欺下、弄虚作假,违法打开原来密闭了的回采工作面,越界开采,在无风、微风条件下冒险组织生产,导致瓦斯燃烧和爆炸,死亡17人。


必须斩断“官煤勾结”的链条

针对非法违法煤矿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严重威胁,各地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采取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煤矿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系列措施。但非法违法煤矿屡禁不止、屡打屡犯。除了政策漏洞和监管部门措施不力、责任心不强的原因外,事实上存在的“官煤勾结”、干部参股等行为是导致非法煤矿猖獗泛滥的重要原因,要彻底根除非法煤矿,必须斩断“官煤勾结”的利益链条。

官煤勾结、权钱交易,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源头。官员权力寻租,老板花钱买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在一些地方,煤矿老板啥人都认识、啥事都能摆平。个别地区的政府监管系统成了摆设,极个别国家干部不但不履行职责,还帮助发生事故的矿主转移尸体,隐瞒真相。这种“利益链条”的存在严重破坏了煤炭生产秩序,直接导致了无数矿难,吞噬了众多矿工的鲜活生命。

应当看到,随着有关部门监察力度的不断加大,官煤勾结的形式日趋隐蔽,赤裸裸的直接投资入股办矿现象越来越少,不少官员甚至无需做任何暗示,矿老板就会定期“孝敬”,利益链条由明转暗,清查难度越来越大。有关人士分析,要彻底斩断“官煤勾结”的链条,必须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完善监管体制、落实监管责任、加大对违法违纪官员的处罚力度,这样才能建立起打击非法煤矿的长效机制。


九条铁律打击“官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打击“官煤勾结”,修订颁发了安监执法人员九条纪律,包括不准在煤矿及其他企业入股“分红”等。这九条纪律包括:不准以任何理由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礼品,严禁借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不准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及由监管监察对象支付费用的娱乐、健身、旅游等活动,严禁参加任何形式的赌博;不准以任何形式从事安全生产评价及其他中介活动,或收取中介机构提供的钱物。

九条纪律还包括:不准违反规定向监管监察对象集资、摊派、拉赞助、推销产品、索要钱物、接受馈赠或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友牟取私利;不准到被监管监察单位报销应由本单位或个人支付的费用;不准滥施行政处罚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不准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私自处理、留置罚没财产;不准徇私枉法,包庇、纵容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或对监管监察对象故意刁难和打击报复;不准在煤矿及其他企业入股“分红”或提供有偿技术咨询服务。


国务院严令干部撤资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立即停产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通知》要求,认真查处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凡已经投资入股煤矿(依法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除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自《通知》下达之日起1个月内撤出投资,逾期不撤出投资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李毅中狠话压“官煤”

9月29日,李毅中面对全国36名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地市领导说:“腐败不除,矿无宁日。”李毅中强调:“届时不主动撤资的公职人员肯定将面临严厉处罚。对党员干部,要让其受处分,丢帽子;对职业经理人,要罢免其任职资格,丢位子;对黑心矿主,要让其倾家荡产,丢票子。”


把这个反腐突破口撕得更大些

据新华社10月24日报道,20个产煤省份已有3200多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从煤矿撤资退股。这是一个积极信息。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坚毅果敢地把安全生产领域这个反腐的突破口撕得更大一些。

人们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突出问题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剥开层层问题之后发现,这些带病运转的煤矿之所以关不掉,除了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外,更隐秘的原因是当地官员与这些煤矿有着利益联系,形成官煤勾结,因此党和国家果断地采取措施,以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入股办矿问题为突破口,严厉惩治安全生产领域的腐败现象。

那些官煤勾结者面临党纪、国法和良心的三重考验。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资委、安监总局联合下发的通知,9月22日是投资入股煤矿(依法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除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撤出投资的最后期限。很显然,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党和国家给那些愿意主动申报者打开一条与隐瞒不报者有天壤之别的出路。

这是一场较量!显然,一些官员对于“潜规则”和金钱的信心大于对党纪国法的服从。他们心存侥幸,想把这段时间耗过去。果然,到了9月22日,主动申报者全国仅497名。

党和政府始终掌握着主动权。通知下发后,一些省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撤资最后期限作了延长。河南省将最后期限延长到10月15日,在最后期限前共有356人撤资退股2300多万元。截至10月12日,黑龙江省共有147人撤资退股,而到了23日,人数上升到198名。从这段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撤资最后期限的延长,有些人在心理、道义和法纪压力下有所转变。

官煤勾结者的本质是外强中干。“宁肯撤职,不愿撤资”之说曾经流行一时,反映了一些人的抗拒心态。其实,这些人之所以被煤矿经营者看好、拉进入伙甚至吃“干股”,不过因为他们头上有乌纱帽,可以成为“保护伞”,一旦摘掉乌纱帽,那些矿主会不会正眼看他们都很难说。对此,大家心知肚明。

目前的工作不是收尾,而是深入。各地正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从煤矿撤资退股情况进行督察,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安监总局也派出督查组,对部分地区清理纠正情况进行督察。9月22日,新疆主动申报者一个没有,后来却有90多位被清查出来。完全可以相信,一些没申报者会被群众检举、揭发,并受到应有的处罚。

国家对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心是不容怀疑的。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安全发展的概念首度出现在党的文件里,安全生产指标也首度出现在五年规划(计划)中。此前,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年底之前完成8000多个煤矿的整顿关闭。这告诉人们,以为自己做得很隐秘的官煤勾结者,可能今年底如意算盘被彻底打碎。

愿这项事关众多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反腐斗争不断取得新突破。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热点推荐

 【创富周刊】
·
几字之差含义迥异 分清理财产品易混概念(图)
·
[理财]存单质和信用卡借钱哪样划算
·
第十五届中国厨师节:三大名厨闹江城(图)
更多
 【生活信息】
·
银行卡骗局如何防范 读者纷纷来支招
·
武汉经济适用房新报价 框架高层:2397元/平米
全部
 【经济与法】
·
铁腕清理红顶煤商——关注打击非法违法煤矿
·
对黑心矿主用重典 吕梁一事故煤矿被重罚3500万元
·
200元西服标价1586元 涉嫌假冒名牌被查扣
全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