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祭仪式”是儒家一种祭祀仪式,分婚姻习俗和丧俗仪式两种。仪式文本包括诗经、楚辞及道教、佛教、楚文化习俗招魂等内容。被湖北省的楚文化研究专家誉为“是一份珍贵、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活化石’”,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抢保项目。
2003年底傅家堰乡被市县两级文化工作者发现,并找到完整的老艺人班子及红事“告祖”和白事“祭祖”的文本。2004年初,宜昌市文化局找到现场将“白事”祭祖全程拍摄下来专程送到湖北省文化厅及省群艺馆评鉴,被华中师范大学博导刘守华教授、楚学研究权威、社科院专家张正名等知名专家称为是一项非常难得的发现,很有意义,极具研究价值。
今年1月,该县文化部门在采花乡找到完整的“唐祭仪式”艺人班子。十几名艺人虽然在解放后都没有再进行过“告祖”仪式,但整个程序记得十分清楚。经协商策划,决定利用男女双方实景把“告祖”及土家婚俗完整真实拍摄下来。3月28日,市县两级文化工作专班和十六名民间艺人开赴傅家堰火山村,日夜奋战4天,终于把“告祖”的整个程序以写实手法拍摄下来。同时,还拍摄到了土家婚俗中背新娘、吃鸡蛋茶、抬花轿、陪十弟兄、陪十姊妹的珍贵镜头,把土家婚俗完整记录了下来,为项目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128年的花轿

祭祖的供品

迎亲队伍

陪十姊妹

告祖仪式
(音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