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湖北>>名人百姓>>本页       
 
湖北青年作家王晓英:我用文字升华生命


(2005-11-04 10:10:21)

荆楚网记者  姚启慧

    “我们面对面地站着,长久地惊讶地凝视着对方。
    你是谁?我惊惧又茫然地问她。
    她微笑了,好像对着空气在说话。我们早就认识。
    可是我不认识你。我说。我怎么会在这里遇见你?
    命里注定。陌生女孩的声音在雪地里湿润地散开,像是出自某种不可知的事物。
    我摇头。不!我不信命的。从来不信!”

    这个主人公离开人世前的虚幻场景,是青年作家王晓英在她的小说中描绘的。

    王晓英是优雅的、从容的、温和的,举手投足间,总有一种迷人的气质。坐在王晓英面前,听她讲述自己昨天的故事,却是件很沉重的事情。她,70年代出生于西子湖畔的杭州,少时,家庭的种种不幸压在她的心头上,生活的磨难在她的内心里曾经留下深深的阴影,几乎让她放弃生命。但是,文字让她排解心中的忧郁,让她燃起了生活的希望。14岁时,她发表第一篇散文;18岁时,她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从此,她开始用文字来编织自己的生活。

   “我是用文字来证明自己,升华生命的。”王晓英平静地说。她相信文字,感谢文字,文字让她在这个社会找到了存在的价值,找到了真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路。

    2005年的金秋时节,是王晓英人生的转折点。10月,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奖赛获奖名单如期揭晓,她创作的《漏雨的屋子》获得长篇小说一等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从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变成了很多人口中的“青年作家”。而她一举成名的长篇小说《漏雨的屋子》,不断地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在《漏雨的屋子》中,王晓英讲述了一个叫林小西的孩子的成长故事。这个小女孩生长在一个不幸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小西成长的过程中,家里争吵、暴力就没有停下来过。在小说里,父母反目,姐妹成仇,亲情的疏离让她四周存在“一个不可逾越的圈子”,“无论我怎样努力,我还是被摈弃在了这个世界之外。”王晓英沉重地表现这个家庭悲剧地深度:慑于父亲的威胁,她“诬陷”母亲“偷人”,导致母亲悲愤离世;她被父亲视为“贱种”,离家出走,最后因为“两个红薯”失去生命。

    我们试图读懂这篇小说,了解它给我们的启示,更希望洞察作者的思想。王晓英说,这部小说就像她自己的一部“自传”,只是经过一些“悲剧化的处理”。由此,记者以问答形式与王晓英谈起了这个话题。

    记者:您能不能首先谈一下您以及您的文学创作的情况?

    王晓英(以下简称“王”):我不是湖北人,是杭州人,才来湖北三年,70年代出生。看完那篇小说后,你们应该比较理解我,为什么会把文学作为我终身的伴侣,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是对自我的一种释放。当一个人感觉不到周围的人理解她时,或者不寄希望于周围的人理解她时,她只有借助文字宣泄自己。关于我自己,我想说的话都在我的所有作品里。至于我的文学创作情况,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还不过是开始。所以,我不赞成你们称我为作家,现在还不能。现在,我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写出更好的小说来,那时候,可以无愧于作家这个称呼。

    记者:还记得18岁时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什么情况吗?

    王:那篇小说叫《女孩?雪?榕树》,我记得是在冬天完成的。那年放寒假了,我买了几包饼干,烧了一壶水,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小说。写了几天,一气呵成的。投稿时没有抱任何希望。没想到在杭州的《西湖》杂志发表了。当时编辑给我打电话,她要我去杂志社,对我说,将来你要是成了名作家,我就是第一个编你小说的编辑。她还说,省作协有个领导嘱咐她关注我,好好培养我。她叫罗敏然。我们早已经没有了联系,我想她早就退休了。不过,我永远都记得她,就像我记得每一个对我好过的人一样。磨难让我更懂得感激。当年,杂志社就邀请我参加他们的笔会,那次笔会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那以后,我开始了小说创作。

    记者:在您的简历里面我们看到您当过小学教师、记者,还在国外念过书,您能简要介绍这些情况吗?

    王:这是我个人不断上进的历程。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一旦停止追求,就会像浮士德一样倒地而亡。我指的死亡是精神的死亡。我无法想象那种无目的单调重复的日子,那会令我感到窒息,让我痛苦。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希望自己每年的履历上,都能增加点什么内容。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回国的?是什么时间回国的?

    王:我到武汉已经三年了。我和先生本来是想去美国定居的,快要办签证了,适逢驻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被炸。我先生决定回国。他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当年由于出色由学校推荐到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联合培养。在使馆被炸后,他对我说,国家培养一个博士不容易,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肩负着让国家强大起来的重任,我要回国去。“男人是为事业而活,女人是为爱情而活”。我想,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年轻、最漂亮的时候应该在她的爱人身边度过。所以,我就退学回国来了。

    我回来这里已经三年了,我是杭州人,在这里已经水土服了,这就是我的经历,并不漫长也不短暂。

    记者:后悔过吗?

    王:不后悔。我对他说,你在哪里,我的家就在哪里。我知道我从小缺乏的是什么,知道我内心里的空洞是什么。这么多年,我最感激的是我先生,是他替我遮风挡雨,给我营造了一个天堂。

    记者:能不能谈谈你回国后的生活情况?

    王:回国后,我先生作为人才被武汉科技学院引进。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我也选择了留在学校。三年来,一直在学校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校报的编辑和学生通讯社的指导,也上课,教《大学语文》和《中文写作》。每天都很忙,空闲时间我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不怎么喜欢应酬和交际。

    记者:看得出来,你的小说的构思、写作都是非常细腻的,没有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很难想下去。能谈谈学校对你创作小说的培养吗?

    王:我很幸运,经历了两任部长。一个叫程丽,一个叫刘功成。这两个部长都对我非常好。在我默默无闻的时候,他们在我身上看出了光彩。我感觉到自己是被欣赏、被重视、被关注、被期待的。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人,身上有许多值得我敬重的好品质。我和他们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后来都成了很好的朋友。我想,我的成长和他们是分不开的。

    记者:你创作这个11万字的小说,构思、写作肯定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不管是工作的时间,还是业余的时间,都要耗费你很多精力?

    王:我基本上是在深夜写的。我酷爱写作,不过,不想因此而影响了家人。一般都是在九点后,也就是把孩子哄睡后才开始的。对孩子尽到母亲的责任,对于我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忙完家务后,我和我先生各自坐在自己的电脑前,他写他的研究论文,我写我的小说,偶尔聊几句,站起来给对方的茶杯里添些水。不想写了,就弹弹古筝,听会音乐,煮壶咖啡,翻翻时装画报。生活很充实,很快乐。我这个人把命看得很重,不想让写作损耗了身体健康,又怕睡晚了长皱纹,一般不熬夜。所以,一部小说通常进度很慢。我做任何事都不是那种非要达到个什么目的的人,我觉得这样写着,让文字把自己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超拔出来,其实就够了。     

    记者:我读了《漏雨的屋子》以后感受很深刻,因为家庭的原因造成孩子与社会产生隔离,在社会中给自己划了一个圆圈,试图自己走出去,每当与社会接触的时候,却被伤害,这使他们更加紧缩在自己的圈子里,更孤独,更远离社会,是吗?

    王:是的。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想告诉所有在不幸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越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越是要奋发,越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心态良好的人。我一直认为,人的生命不是在诞生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在一次次的磨难中自己诞生自己的。

    记者:从你的小说里看,是不是有一种信念在支撑你,但你没有写出来?

    王:一个人有了信念以后,经历再多的苦,她也不会觉得苦,要有一种殉道者的勇气和奉献精神在里面。那种信念,就是我的生活态度:活着要有意义。

    记者:在小说里,你看待人和世界的目光很冷漠。刚才你几次提到,有很多好心人来帮你,你对这个社会的态度是不是有了改变?

    王:我看过川端康成小时候的故事,川端康成小时候有个外号叫“送葬的人”,意思就是不停地送葬。他的亲人不断地死去,他周围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很可怜,每当他走过去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孩子好可怜啊。这些人是好心的,但是这些好心反倒在他内心里留下了冷冷的阴影。从小到大,我不喜欢是一个弱者,不喜欢有别人在俯视我的感觉。所以,我也不愿意去领受别人的同情,而是希望自己强大起来。灰暗的、颓废的、冷漠的东西只能深藏在心里,一旦释放出来,无异于作茧自缚,把自己困死。而这个社会只对强者露出笑脸,所以,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只有自己强大起来了,才是对所有好心人的最好回报。

   记者:所以,在你的小说里把主人公进行了悲剧化的处理?

    王:我最后让主人公死亡了,而且我让她为了两个红薯死亡,我就是想说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一个鲜活的,一直为了理想和信念在不屈地抗争的女孩,竟然因为两个红薯而丧命,这是多么的令人痛心啊!换言之,生存是多么的艰难。当然,这样处理结尾,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内心里某种绝望情绪的释放。这种情绪只属于小说。

    记者:湖北有许多很有实力的作家,您和他们有联系吗?

    王:有几个。不过不多,也不常联系。我曾经对林白老师说,有一天我来见您的时候,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个喜欢你作品的读者,还是一个能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和您讨教的作者。作家通常都不怎么喜欢交际和应酬,所以我不希望自己去打扰别人。不过,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对我帮助很大的作家,——刘醒龙老师。我对他始终心存感激。刘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虽然我们才见过几次面,但是我必须要提起他,我会永远记得他。

    我是在最困惑、对自己的写作前景几乎丧失信心的情况下去找刘老师的。之前,我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屡投屡退,编辑说,不是你的小说写得不好,而是不符合市场的要求,我们的杂志必须要考虑到读者的口味。并要我按照他们的要求去改。我说我宁可不发表,也不愿意改,因为,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口味的同时,也就丧失了我自己。而小说是个性化的精神产物。我没必要为了别人的喜好去改变自己。

    记者:所以在这方面,你很疑惑?刘老师怎么帮你的?

    王:一段时间,我很疑惑。我后来打电话给刘醒龙老师,他让我带上两篇小说给他看看。一篇是“自己最满意的”,另一篇是“自己最把握不定的”。我真没想到,像他这么著名的作家会在百忙之中给我这个青年文学爱好者以指导。后来,我带上自己的三篇小说给他看。没想到当天晚上九点钟,他就给我打来电话,说我写得很不错,让我按照这种风格继续努力,并表示帮我联系刊物发表。

    我非常感动,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文学大家。他不仅仅自己在发展,而且关心着下一代的发展,尽可能地为别人的发展创造空间。我永远都记得他。后来,《漏雨的屋子》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我又请他给我写序。我希望我生命中的第一本书里,留有我最喜欢的作家的文字。我不仅喜欢刘老师的文字,更欣赏他的为人。他很善良,很宽厚,很重感情,是个非常好的人。当我请他为我的小说写序的时候,他立刻就答应了。那时候,正是他最忙的时候。中秋节晚上,我给刘老师发过去一条祝福的短信,他很快回复了,他说他正在给我写序。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我对刘老师的感激,只希望自己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我想,这也是他最愿意接受的回报。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一路走来,总是会碰到很多好人,很多对我好的人。因为他们,我常常对自己说,要更好地走以后的路,不能让他们对我失望。这也是我努力的一个动力。

    记者:在《漏雨的屋子》里,你是不是在用你自己的文字来反映生活,记录自己的生存状态?

    王:我一直是用文字来抗衡生活的。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很阳光的人,处处从容和温和,其实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从小家庭造成的原因,自己人生经历的原因,沉淀在内心深处忧郁的东西非常多,我需要释放出来。文字是释放忧郁的一种方式,通过写小说我能够让自己变得冷静,变得镇定自若。

    无论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中,死亡对我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是我现在有了自己的爱人和小孩,我不会谈这个,我会努力地去奋斗,让自己过得更好。

    记者:你是用文字来升华生活,应该怎么样理解?

    王:在我的经历中,我无辜的承受父辈对我们的伤害,别人会经常把它提出来,让你去面对。我心里有仇恨、抵制、戒备,换言之,我的内心有“魔鬼”。我要离开那个生活圈子,只有通过我的文字。

    我因为文章写得好,被推荐到小学去教书;也是因为文章的原因,我从小学到了报社当记者。正是通过文字,我逐渐远离了原来的圈子,我“内心的魔鬼”被遏制住了,甚至给我带来了真爱,带来了幸福。

    记者:文字给你带来了真爱和幸福,是怎么回事?你们通过文字认识的吗?

    王:我在教小学时,写了一篇文章发在杭州的日报上,当时我先生还在浙大教书,我们并不认识,他看到这篇文章后大加赞赏。有一次,我在一个朋友家里做客,他也过来了,我朋友就向他介绍我是谁,发表了很多作品 ,他突然向我提起我在报纸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我当时真没想到还有人会这么关注我的文章,所以我们开始交往,我先生当时对我的文字很欣赏。

    我当时心里也在“设计”自己的对象,我这人喜欢双方互补。我是性格细腻、感性,所以我希望我的爱人应该宽厚、大度;我皮肤比较黑,我的爱人应该比较白;我学文科的,我爱人应该学理科等等,没想到他完全符合我的要求。所以,我相信我的文字给我带来了缘分,带来了幸福。

    所以,我相信文字,感谢文字,文字让我在这个社会找到了存在的价值,找到了真爱,找到了幸福。

    记者:你以前还哪些作品获奖?

    王:我从不热衷评奖这类的东西,所以写了那么多东西,也没拿去评奖。就是最近有一篇中篇小说《红鸟的环状生命》获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再就是《漏雨的屋子》获得了全国青年文学大赛获得一等奖。

    记者:你下一部小说准备写什么?

    王:我的下一部小说是《雪花在斯图加特飞》,描写我在斯图加特读书期间遇到的很多人,发生的很多事情。我不能让自己以前的经历这样白白流掉,我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热点推荐

散文随笔
·
闲坐小窗读诗书
·
生命的意义
·
家长会
·
写字不易
·
瞧俺这眼力
更多
读书札记
·
《她死在QQ上》:谁的恐怖游戏
·
夕阳下的诉说
·
超人气华语小说:《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图)
·
《兄弟》:离畅销很近 距经典还远
·
谈《水浒传》续书连环画
·
《爱情句号》:反思女性不幸的自身责任
更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