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湖北>>民俗城市>>本页       
 
找准位置改革创新 黄陂楚剧团走出困境


(2005-11-11 09:04:33)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 通讯员谢育武报道:在武汉市郊区,常年活跃着一支文化剧团。他们到农村、进农家,每年为农民演出150多场次,这就是多次被省、市文化主管部门评为“全省文化先进集体”、“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黄陂楚剧团。

黄陂是楚剧的发源地,但黄陂楚剧团一度面临生存危机:每年演出不了几场戏,演职员工资待遇低,人心思散。“人们爱看楚剧、爱听楚戏,为何发源地的剧团却缺乏活力?”在剧团党委会上,团长任文彪说:“关键是我们没有摆正一个区剧团的位置。”为此,他们制定了“舞台围着农村转、节目演给农民看”的贴近群众、服务农民的路子。祝寿戏、生子戏、婚丧嫁娶戏,这些农村戏的市场,作为区剧团,过去是不屑占领的。因为,这种演出规模小、经济收入相对也少。现今,他们摒弃“老大”的架子:三五个人演出不嫌小,百十元钱不嫌少,只要有“戏”就演。

要让农民爱看戏,就得有真正适合农民胃口的戏。为提高演职人员的编创水平,他们选送演员到省音乐学院、省市艺术学校等院校进修,聘请省艺术研究所和省市楚剧团的老师作艺术指导。为调动演职人员创作热情,他们先后实行全员聘用制、末位淘汰制、联场计酬制、演出经纪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措施。

近些年,黄陂楚剧团共恢复、整理、改编、移植、创作剧目130多个,做到了大戏、小戏、新戏、古戏,只要乡亲需要就有“戏”。剧团先后有30多个剧目在省市会演中获奖。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热点推荐

散文随笔
·
别让电视忽悠你
·
文凭的荒诞(杂文)
·
闲坐小窗读诗书
·
生命的意义
·
家长会
更多
读书札记
·
《红楼梦》不是某些人的“独立王国”(图)
·
“红学”为什么这样红?(图)
·
《她死在QQ上》:谁的恐怖游戏
·
夕阳下的诉说
·
超人气华语小说:《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图)
·
《兄弟》:离畅销很近 距经典还远
更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