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何辉 李风 通讯员余恒)昨日下午,记者在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黄家棚村看到,该处一处工地上停着4辆推土机,旁边一座高约80米的山已被削去一半。施工人员称,这里将被建成宜万铁路线宜昌南站货运站;而相距约100米的地方,将是宜万铁路线宜昌南站客运站所在。
据中铁十六局集团一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李玉通介绍,宜万铁路线在宜昌点军区桥边镇黄家棚村建起的客货两用火车站——宜昌南站,按施工进度计划,整个工期为3年,预计在2007年底完工。
据悉,宜昌南站建成后,货运站总长1公里,客运站总长2.18公里,两站共有4股车道,预计客流日吞吐量3000人次,货运年吞吐量80万吨左右。
宜昌铁路通全国
宜昌市点军区支铁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陈发友称,宜昌南站建成以后,宜昌的铁路将可通向全国。
目前,全国的铁路行进到宜昌碰上了“断口”。因为从广州等南向和北京等北向驶来的列车抵宜后,都无法进入重庆、成都等山区。无论是货运还是客运,欲经宜昌进入重庆等西部地区,都只能是要么走陆路,要么走水路,但陆路货运量太小,而水路又太慢,均制约了宜昌经济快速发展和世界水电名城建设的需要。
“以后宜昌的铁路线,经宜万线到达重庆、成都后,与成渝、川黔、成昆、襄渝、湘黔、黔桂等线连接,向全国辐射,宜昌的铁路网将四通八达,可延伸至全国各地。”陈指挥长自豪地说。
宜万铁路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和成都等特大城市的东西向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铁路线的一个大动脉。
据悉,2008年,宜万铁路开通后,宜昌的铁路线,可与成渝、川黔、成昆、襄渝、湘黔、黔桂等线连接,宜昌的铁路将铺向全国。届时,经宜昌入渝,要么走陆路、要么走水路的历史将不复存在。
南站将拉动宜昌大发展
宜万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承中启西”的大通道,有利于点军及宜昌乃至整个长江地带工业企业的发展,工业产品运输的成本将大为降低。陈指挥长预测,宜昌南站建成后,可改善点军区交通的落后状况,提升点军区的区位优势,拉动宜昌市的经济发展。
目前,宜昌到成都,若坐火车,须绕道襄樊,要17个小时;若走水路,绕道重庆,也须17小时左右。可宜万铁路开通后,宜昌至成都仅需5小时,快速便捷的铁路运输,将使宜昌、点军的农副产品的销量每年增加80万至100万吨左右,由此可推动点军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并促进整个宜昌地区经济的发展。“至少可在当地安排400人直接进入火车站工作,”点军区桥边镇镇长石端才说,“加之配套的服务业、运输业等,点军区闲散的劳动力将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用。”
据悉,宜万铁路连接了我国的东、中、西部,宜昌南站是渝东鄂西出山后的第一站,在利用山区地矿资源上,宜昌还将“近水楼台先得月”。
宜(昌)万(州)铁路,东起鸦宜铁路花艳站,西止达万铁路万州站,途经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全长377公里。
宜万铁路全钱有隧道121座,总长224.5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0%;全线有桥梁179座,总长54.3公里,占线路总长的14.4%。宜万铁路共设车站24个,近期建成开放宜昌东、宜昌南、车溪、贺家坪、榔坪等19个车站。
宜万铁路为一级电气化铁路,计划总投资约167亿元;设计时速为160公里;建设从2003年起,工期5年,2008年竣工通车。
上海至重庆沿江铁路通道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路网骨架之一,它是纵贯长江上、中、下游,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通道。宜万线是沿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渝地区东通路的重要通道。宜万铁路贯通后,不仅可完善西南地区路网,增加川渝地区东出通道,缓解襄渝线运能紧张,而且形成川渝地区与武汉地区的便捷通道,可提高铁路运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