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9)

(2005-11-15 05:02:59)

不拘一格降人才

武大科学研究落后,除了思想认识、政策等因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师资问题,根据武大与法国教育交流协议,武汉大学要把法语专业升格为法语系,新建法国问题研究所,创办《法国研究》杂志。但是,本来法语专业的老师力量就十分薄弱,于是物色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就成了当务之急。

通过有关渠道,我了解到北京大学西语系的法语老师叶汝琏由于特殊原因有意想调离北大。于是,1980年5月初,我利用在北京出差的机会,到北大对叶汝琏老师进行家访。他的“家”不足10平方米,说得准确一些,仅仅是个住处而已。因为虽然他已55岁,但仍孑然一身,室内除了一张单人床、一个小书桌和一把椅子以外,再没有任何的家什了。

当我说明来意后,他显得特别高兴,一再称赞我礼贤下士的举动。他自我介绍道:“我是安徽人,1946年毕业于中法大学,专长于法国诗歌研究。然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来,离了婚,被迫接受劳动改造。现在虽然平反了,也恢复了工作,但是同前妻在一个系里工作,彼此都觉不甚方便,所以我想离开北大。”

“叶先生,武大虽然没有北大的名望高,但是它有中法两国政府建立的学术交流中心,相信你去以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同时,我们是开明的,你可以转户口,也可不转户口;你可以一人去,也可以带助手;你可以长期在那里工作,也可以是短期的;如果生活不习惯,可以随时回北京,一切尊重先生意愿。”

我们谈得十分投机,他十分爽快地接受了我的聘请。当我辞行时,他送我到门口,向我拱手说道:“一言为定,义无反顾,后会有期,振兴武大!”

回校后,我请学校人事处以最快的速度将叶先生调来我校。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他很快被晋升为教授,担任了法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和《法国研究》杂志主编。后来,他多次主办了全国和中法两国的学术研究研讨会。鉴于他在法国文学研究上的成就和对促进中法教育交流的贡献,曾荣获法国政府授予的棕榈奖章。

继叶汝琏之后,我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挖来了郑克鲁。由于他和叶汝琏的调入,大大地加强了我校法语系力量,获得了法国方面的称赞,使武汉大学成了当时国内法国综合研究的学术中心。

1984年,武汉大学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但是,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大学尚不能输送这方面的人才。于是,从实际工作部门和留学生中招聘人才就成了一项重要措施。

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这问题不仅大学存在,在科学研究单位表现得也很突出。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于1980年试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人员。我了解到,在他们录取的人员中,有一名叫杨小凯的人,是湖南省新华印刷厂的工人,非常有才华。由于他和妻女的进京户口解决不了,所以他没有被录用。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即派人到湖南,在征得杨小凯本人和所在单位同意后,很快把他和妻子吴小娟及女儿调到了武汉大学。

明日请看:韩德培“晶核”之再生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