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湖北>>博文生活>>本页       
 
历史文化名城“拆真仿古”


(2005-11-17 10:11:50)

据新华社电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务院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天水城区内,除麦积山石窟、伏羲庙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文物古迹之外,还有成片的明清古建筑。令人忧虑的是,近年来这些古建筑被成片拆除,不少仿古建筑却拔地而起。

    大量明清古民居被拆

记者近日来到天水市秦州区(原秦城区)飞将巷9号院,院主人张呈祥刚刚送走一批前来参观的客人。经专家考证,9号院是李广故居的明代修复建筑,2002年被列为“保护院落”。然而,这座院子正面临被拆之虞。

张呈祥说,2003年初天水在规划街区建设时,要将已经立碑保护的部分院落拆除,搞商业开发。这座院落也在其中。他说,飞将巷和附近的三星巷、新民巷等是连成一片的古建筑群。任何一部分被拆,都将是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一种损失。

居住在天水的甘肃省文史专家李振翼说,天水原来共有2000多座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古建筑,但近年被大量拆毁,目前也就剩下100座左右。

    政府希望做“正面报道”

记者日前到天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希望能联系采访有关主管部门,一名负责人反问记者:“这件事你们要正着做还是反着做?”

甘肃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郑兰生接受采访时说,天水前几年确实曾因拆迁问题引发了比较尖锐的矛盾,今年8月份还为此召开了相关会议,但“根据天水市意见,具体内容不向外宣传”。郑兰生说,希望新闻媒体能“正面报道”此事。

    都是背后利益在作怪

在大片拆除原有古建筑的同时,不少仿古建筑也在天水拔地而起。

在城区,很容易看到各式各样的仿古建筑。然而,这些都被专家学者斥为没有文化的“假古董”。李振翼说,伏羲城原古城门改修后,变得不中不洋、不城不楼,什么都不是了;天水城附近原有一座土台,相传是诸葛亮指挥用兵的“军垒”,被拆毁后、几易其地,最后变成了水泥的“洋军垒”。

李振翼认为,古建文物保护不力,背后就是利益在作怪。政府要政绩、开发商要赚钱。此外,文物保护虽是有法可依,但在有的地方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热点推荐

散文随笔
·
“镇宅之宝”
·
突围之虞
·
别让电视忽悠你
·
文凭的荒诞(杂文)
·
闲坐小窗读诗书
更多
读书札记
·
《红楼梦》不是某些人的“独立王国”(图)
·
“红学”为什么这样红?(图)
·
《她死在QQ上》:谁的恐怖游戏
·
夕阳下的诉说
·
超人气华语小说:《成都 今夜请将我遗忘》(图)
·
《兄弟》:离畅销很近 距经典还远
更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