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耀明

今年,辛亥革命先驱、国学大师黄侃(1886-1935),去世整整70周年。黄侃,字季刚,我省蕲春县人。黄侃是我国学术界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传奇式杰出人物,在其逝世50年后,从1985年起,海内外出现研究黄侃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经久不息。
黄侃学术研究机构不断出现
武汉、北京、台湾、南京对黄侃学术研究十分重视,成立专门机构,深入进行黄侃学术研究。
武汉大学成立黄侃研究所,设立黄侃奖学金。
1963年黄念田将其父黄侃手批书籍遗稿捐赠武汉大学。武汉大学领导对这批珍贵文物的典籍视为珍宝,决定由黄焯教授组织有关教师进行清点和整理工作。1981年武汉大学领导给黄焯教授配备助手,增拨科研经费。为了加强黄侃学术研究,武汉大学成立黄侃研究所。为了继承黄侃遗志,使更多的人研究和弘扬黄侃学术,经武汉大学领导提议,黄侃外甥女婿杨克平欣然同意,1984年,率先在武汉大学设立黄侃奖学金,武汉大学自己也拿出一定数额资金作为奖学金。
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博士点,成立章太炎黄侃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是继承和传播章黄学术的重镇。长期在北师大任教的著名语言学家陆宗达教授就是黄侃的高足弟子,章黄之学的直接传人。由陆宗达教授创建的北师大汉语文字学博士点,一直是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中心。现在该学科点在章、黄再传弟子王宁教授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章太炎黄侃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把对章黄的研究放在一个学科交叉的环境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了章黄的学术传统。
台湾地区成立训诂学会、国学研究所,对黄侃学术研究一直没有间断。
黄侃及门弟子潘重规1949年赴台湾后,历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兼国文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对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传播研究黄侃学术思想作出重大贡献。
台湾成立了训诂学会。台湾省柯淑龄博士在潘重规教授等指导下,对黄侃学术成就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写成以黄侃研究为题的博士论文。
黄侃学术研讨会相继召开
自1985年至2005年,已召开了三次全国性、两次国际性黄侃学术研讨会,对黄侃进行全方位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开创了黄侃研究新局面。其中主要的有:
1985年,在武汉和南京举行黄侃诞生100周年暨逝世50周年学术讨论会。大会由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训诂学会、中国音韵学会、江苏省语言学会六个单位共同发起和联合举办,省外许多知名专家、老教授和从事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学、史学、经学的专业工作者及黄侃的亲属参加了会议。这是黄侃逝世50周年以来第一次规模空前的大会。会上,许多专家对黄侃生平和学术成就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讲演,有力地弘扬章黄学说,对启迪后学、建设现代精神文明具有积极作用。
1993年5月11日至15日在武汉和蕲春县举行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大会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八个单位共同主办。到会者有29个省市,64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85人,收到论文94篇,这些论文,对黄侃先生的爱国主义、民主革命思想和在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哲学、经学、史学、文学、文艺批评等许多领域的学术成就,以及现实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述。
1995年9月10日至13日,黄侃学术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这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主办。与会代表有来自日本、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近80名代表,大会收到40余篇论文。会议探讨黄侃学术思想和各方面的成就,同时研究汉语语言方面其他问题。
台湾训诂学会和辅仁大学中文系于1993年12月18日至19日,联合举办了训诂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宁,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庆元,华中师范大学甲骨刻辞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建中应邀参加会议。会上,海峡两岸训诂学人发表论文23篇,大会认真总结了海峡两岸国学研究的辉煌成就,充分肯定了黄侃先生对国学所作的重大贡献。
2001年9月2日至4日,在杭州和海宁隆重召开章太炎先生逝世65周年,黄侃先生诞辰11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认为“章黄之学不是一个狭隘的学派,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章黄作为继承传统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革新学术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态度、治学方法及其学术成果,始终是和振兴中华、复兴中国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促成了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过渡,在新旧交替的特定历史条件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黄侃著作陆续出版
黄侃的侄子武汉大学黄焯教授,在收集、整理黄侃著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几乎贡献了毕生精力。
黄侃著作解放前仅出版2种,1949年至1984年35年间出版黄侃著作12种,1985年至2005年20年间出版黄侃著作10种。
叶贤恩研究员2004年1月出版的《辛亥革命先驱者国学大师黄侃传》(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经作者修订后,湖北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黄侃传》修订本。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还出版了司马朝军、于文晖合撰的《黄侃年谱》。
《黄侃传》和《黄侃年谱》的出版,是黄侃学术研究的重大突破。
全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陆宗达教授1985年在武汉和南京举行黄侃诞辰100周年暨逝世50周年研讨会上说:“湖北省的同志已经为纪念这位大师做了许多工作,还准备做更多的工作。例如:为季刚先生塑像和修建纪念馆。我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季刚先生纪念馆的落成。我今年已八十一岁了,但我还要争取到季刚先生纪念馆来献上一束鲜花,并献上我研究‘章黄之学’的新成果。”20年似流年一样过去了,湖北为黄侃塑像并修建纪念馆意愿,还停留在纸上。但愿章黄学派传人和全世界所有“黄迷”的这一共同愿望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