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湖北>>独家>>本页       
 
[天路传奇系列报道之17]百年的期盼(图)

(2005-11-25 06:24:21)

湖北日报记者 雷刚 陈剑文 周芳 翟志清 通讯员 唐明益 谭也平 刘革建

百年的铁路梦想即将在这大山间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杨平摄

铁路坝,宜昌城区一个普通的地名。这片约半平方公里的平坦地带,如今是芳草萋萋的夷陵广场。今天的年轻人漫步其间,休闲娱乐,却不一定知道这个地名的由来。它,见证着几代人建设宜万铁路的百年期盼和梦想。

1903年的宜昌,梦开始的地方

川汉铁路即现在的宜万铁路,最早动议于1903年。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它曾是一条动议最早却又迟迟难以遂愿的铁路。

据史料记载,川汉铁路由四川人士倡修,定名川汉,初为官商合办,后改为商办。1904年,清政府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总公司。1907年7月,在宜昌设局筹划宜万段事宜,詹天佑被聘为这条路的总工程师。1909年,詹天佑亲至工段勘定线路,同年10月,宜昌至秭归段开工,京绥、京汉、津浦线2000多名职工汇集于今天铁路坝一带破土动工,还建了一栋两层楼的办公用房。经过一年多建设,宜昌至小溪塔一段路基初步修通。

1911年4月,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签订借款筑路合同,宣布川汉、粤汉两路收归国有,借外资修筑。5月,四川组织保路同志会,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武昌辛亥起义后不久,川汉铁路全部停工。

1913年6月,当时的交通部派员接收川汉铁路工程,川汉铁路驻宜公司被撤,工程全部物资包括已筑成的一段线路的铁轨、枕木,陆续拆运,移作粤汉铁路营建之用。川汉铁路事宜全部终止。川汉铁路驻宜公司最后一任总理李稷勋,1915年曾写下《四川商办川汉铁路宜昌工场志痛碑文》,次年刻石立碑后被人称为“血泪碑”。翻开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这位伟大的先行者有过两个宏大的梦想,一是修建三峡大坝,一是建设川汉铁路。

此后,国民党政府也曾于1947年勘测过自宜都经恩施、利川、涪陵至重庆的铁路方案。

人们一直在极力争取,一直在苦苦努力,可在国弱民穷、战火纷飞的旧中国,美好的梦想始终只能是空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在百废待兴中艰难起步,逐步建成了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

上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曾计划修筑川汉铁路。

1964年,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开始对川汉线进行大面积方案研究和现场勘察。

1965年8月,铁四院完成了“川汉铁路察勘报告”,共研究了14500公里线路设计,归纳为长江北岸、清江、桑植、澧水、沅水五大方案,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示了川汉铁路各走向方案的模型。

遗憾的是,受技术、财力的制约,他们的方案当时未能付诸实施。

一次次被提起,又一次次被搁下。宜万铁路的梦,在宜昌开始,也一直在宜昌停留。

后来,宜昌虽然通了铁路,但铁路坝依然是一片没有铁轨的平地。

2003年的恩施,梦飞翔的地方

“这趟火车,我怕是坐不成了,但恩施人民能坐上,我的儿女能坐上,我在九泉之下就心满意足了。”1997年,在恩施人民写给党中央、国务院恳请修建宜万铁路的信上,重病在床的恩施退休干部任寿千,颤抖着写下了这些话。

在武陵山区的崇山峻岭间修通一条铁路,那是土家人民世世代代的梦啊!

随着国力的增强、科技的发展,曾经遥不可及的梦再次在人们心底涌动。他们不愿让百年梦想变成永久的憾事,不愿让大山里的孩子们还延续着前辈们漫长的等待。

上世纪90年代,宜万铁路的建设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多次听取项目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

1997年,省政府专门成立了“湖北省川汉铁路(枝万段)筹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前期工作。

2001年,人们终于迎来了一个个有关宜万铁路进展的好消息:当年9月,“万枝(宜昌)东端接轨及越江方案论证会”在宜昌召开,会上确定东端接轨宜昌花艳站,这标志着宜万铁路项目正式确定;当年年底,国家计委和铁道部把宜万铁路纳入“十五”计划,对项目前期工作做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2002年6月19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研究同意宜万铁路立项。

同年7月4日,国家计委正式下文批准宜万铁路项目立项。

一个延续百年的梦,即将成为美丽的现实;渝、鄂、湘、黔毗邻地区24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一寸铁路的历史即将被改写。

沉睡万年的高山,渴望与平原相拥,渴望和大海相牵。

为让项目早日启动,相关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2003年2月20日,铁道部向国家计委报送了《新建万州至宜昌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那年春夏,评审专家们克服“非典”影响,在家里、在网上看资料,并分别提交评审意见,然后汇总;与此同时,铁道部成立了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筹备组,铁四院也完成了对宜万线的初步设计。今天的“两路”,梦想与现实的交汇100年,世间有过多少变迁?在绵延不绝的大山里,百年不变的是人们对铁路的期盼,对山外世界的期盼,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对幸福未来的期盼。

2003年12月1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年州庆的欢乐日子。384万恩施人民收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送给他们的最大贺礼:宜万铁路正式动工,盛大的奠基仪式在恩施举行。

那一天,山含情,水含笑,举州欢腾;那一天,多少人悄然淌下了激动的泪水。“为了开工典礼如期举行,我三天三夜没睡觉啊!”宜万铁路总指挥部指挥长朱鹏飞动情了,他理解山里人冲决一切实现梦想的渴望。“宜万铁路是百年梦想,沪蓉西高速公路过去根本不敢想。”恩施州交通局局长喻中权说,国家在批复修建宜万铁路的同时,同时批复修建沪蓉西高速公路,再次充分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深切的关怀。圆旧梦,做新梦,梦想与现实交汇在一起。2004年8月,随着沪蓉西高速全线开工,两条巨龙在湖北西部的山山水水间渐渐现身,昂然跃起。

和我们谈起“两路”的梦想、现实及未来,恩施州委书记汤涛滔滔不绝,十分兴奋。

他说,我国发展到现阶段,全国人均拥有铁路超过5厘米,全省已建设高速公路达1000多公里,恩施人民的这两个数据不会长期为零。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因此,“两路”工程在恩施同时启动,是历史的必然。

当然,他更感到幸运。经过一届又一届班子的接力争取,在他主持恩施州工作时,两大重点建设工程上马,为全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并开辟了十分美好的未来。

眼下,数万宜万、沪蓉西建设者正肩负武陵人民的梦想,在群山怀抱里艰苦鏖战。

我们相信,并肩而行的“两路”,必将成为滋养土苗儿女、滋养武陵现代文明的强劲动脉。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