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北日报>>视听周刊>>本页       
 
将“长江电影”进行到底

(2005-11-28 07:54:03)

振亚

翻开中国当代电影史,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形象扑面而来:他们面色古铜,表情呆滞,神色阴郁。他们站在黄土之上,灰蒙蒙的天,龟裂的土地,光凸的山梁还有偶尔响彻云天的锣鼓声………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们创造的凝重厚实的“黄土地电影”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并影响至今。

历史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位喝着长江水长大的青年人逐渐不满这种影像的局限,他决心为中国电影寻找新的视觉空间。他就是郑克洪,此时正是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班的学员。1998年,郑克洪拍摄了影片《男人河》,并凭借着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长江电影”的概念,在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郑克洪这样阐释《男人河》这部电影:它的背景是长江文化,楚骚美学是长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表现的主要是楚骚美学最为突出的巴楚文化,它使我在拍片子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受它的影响。尤其在表现水的时候,从构图、影调到镜头的运用、场面的调度,自然涌现出一种灵动、飘逸的东西,希望有一种怪异的美。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长江电影”强调的影像特征就是开放、灵动、飘逸。这区别于黄土地电影的沉闷、深沉和厚重。一动一静把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不同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时间到了2004年,郑克洪又一次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长江流域土家族地区。这次,他拍摄了影片《沉默的远山》。当电影人纷纷把目光投向急速变动的都市生活的时候,郑克洪依然怀念长江流域的土家山寨。他再一次将他的“长江电影”理念贯彻其中,镜头运用娴熟自如,没有沉闷压抑的感觉,体现了开放的创作心态。大量长镜头和中远镜头的使用使影片显得极为流畅、真实。著名导演郑洞天看完影片后说:“这种叙事方式是唯一的,高屋建瓴,节奏把握老道,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

同年拍摄的另一部影片《丛林无边》虽然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片中却没有兵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但人性的张力在此得到了最有力的体现。整部影片超越了其政治内涵,将重点放在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和人物彼此之间的情感纠葛上,全片都在表达对人性美好的留恋与对残酷战争的厌恶之情。电影的人文主义反战信息依然是大家所熟悉的环状结构,但是却避免了落入俗套中,对亚洲影坛的风格变换起到了引领作用。

地域性一直是现代中国电影的一大特征。从第五代的“黄土地电影”到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山西电影”。中国电影的地域性传统一直延续着。而郑克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提出来的“长江电影”因其代表作《男人河》的出现广受关注。2004年拍摄的影片《沉默的远山》以及《丛林无边》是郑克洪“长江电影”观念的再一次具体呈现。相信看过影片的观众会对“长江电影”开放、飘逸、灵动的意境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发表评论  
 
请进入东湖社区“新闻时评”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