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给陈逸飞带来好运的另一证据是,1984年11月,哈默应邀访华时给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带来了一件极其特殊的礼物———陈逸飞的一幅画,画的是江南水乡古镇周庄,画名为《故乡的回忆———双桥》。
这幅画成了外交场上的礼物,而且是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有些国内媒体因此说,这其实是哈默提携陈逸飞的证明,也是哈默极为欣赏陈逸飞的证明。
对于此说,笔者存有疑义。
作为闻名于世的大企业家,姓名进入世界500强,哈默应该不会过问旗下一间画廊的具体运作。应该说,仅仅只是因为陈逸飞的画有买家,哈默画廊才愿意再一次给他机会。第二次走进哈默画廊,陈逸飞展出的是一组江南水乡的风景系列。这组画中,陈逸飞有意结合了中国画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的主题也是完全中国性的,因此得到了画廊老板的赏识,并且愿意充当他的经纪人。
现在该说说哈默本人和陈逸飞的联系了。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哈默与陈逸飞有特别交情的报道。如果真如国内某些报道所称,因为得到哈默本人的欣赏,陈逸飞才迅速出名,那么,陈逸飞辞世,哈默即使不亲自前来参加丧礼,至少也会发一封电报来。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消息。
既然哈默和陈逸飞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他为什么要选中陈逸飞的画送给邓小平?
据笔者分析,这很可能是一次偶然。
哈默要来中国访问,并且将同邓小平会晤,这对于哈默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作为社交礼仪,哈默自然要为邓小平准备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既要有意义又符合送礼者和收礼者的身份,所以价值不能太高,否则就不是送礼而是行贿。但这份礼物因为是哈默送的,而且是送给邓小平,因此,它又必须有保存价值。
事情说起来复杂而且琐碎,但这类事情,哈默肯定不会亲自去做,所有一切,自然有他的手下人做好了。如果这一分析不错,那么,最终选中陈逸飞的画作《双桥》,实际上完全与哈默无关。
为什么是陈逸飞呢?
可以设想,当哈默的手下决定给邓小平送一幅画的时候,他们会去哈默画廊。送一幅美国画家的作品?价格低的没什么意义,有意义的,价格肯定不菲。因此,选一幅华侨或者华人的作品比较适合,这本身便有了一种特别的意义。
在纽约的华裔画家并不是太多,与哈默画廊有联系的就更少。少数几个华裔画家的作品,很可能全都被他们认真地审查过一遍,最终之所以能够选中陈逸飞的《双桥》,则是偶然中的必然。
首先,这幅画非常优美,那种中国江南所特有的古镇风貌,既符合美国人的审美观,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其次,画家技法极为圆熟,色彩感觉非常之好。它有纪念意义,也有收藏价值。哈默所需要的全部条件,这幅画都具备了,甚至连一些他们事前没有想到的因素,也蕴含在这幅画中。
于是,这幅画成就了陈逸飞。
明日请看:是谁成就了周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