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北日报>>经济新闻>>本页       
村民善捕药商自律 随州金头蜈蚣“久捕不衰”

(2006-04-07 04:48:46)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胡弋、通讯员陈晓林)4日,又一批随州金头蜈蚣从曾都起运出口到日本。该市商务局负责人称,曾都作为野生金头蜈蚣主产区,捕捉量已连续10年稳定在3000万条,农民每年仅捕捉蜈蚣就增收3500余万元。

蜈蚣俗称“天龙”,又名“百足虫”,是常用的动物类中药材。据《随州志》等史志记载,曾都区高城镇、洛阳镇等地出产的蜈蚣体长肥硕,头呈橙红,故称金头蜈蚣,与白果、桔梗并称“随州三宝”。

金头蜈蚣以药效显著驰名中外,是随州传统的外贸产品。从1957年起,国家每年下达收购任务400万条。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内外市场对金头蜈蚣需求量上升,带动出口价格上涨,捕捉量攀升,1995年达到3000万条,至今,捕捉量仍保持在3000万条左右,并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畅销不衰。

[解读]

可持续利用的范例

    随州野生金头蜈蚣捕捉量连续10年保持稳定,除了需求的原因外,还与蜈蚣的入药习惯和人们捕捉方式的改善有很大关系。

与蜈蚣打过20多年交道的随州购销大户龚大友、宋发亮分析认为:中医以蜈蚣全虫入药,历来以条为计量单位,要求体长10厘米左右为宜,此规格的蜈蚣一般为3年龄。而农民在多年的捕捉活动中,也相应养成了“捉大放小”的习惯,让大量的幼小蜈蚣得以蓄积,成为下一年的“候选”。捕捉方式也由以往在白天翻动砖石、土块“一窝端”,改为如今在夜间用电灯照射,捕捉那些出窝觅食和过路的蜈蚣,避免破坏蜈蚣的天然生长环境,有利于蜈蚣的生长繁衍。

金头蜈蚣批量出口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国内中药材市场也很走俏。每到蜈蚣捕捉收购季节,都有许多外地药商专程来随州坐地收购。单纯从药效上讲,小蜈蚣同样可以入药,但多年来客商已形成一条不成文的约定:拒绝收购7厘米以下的蜈蚣,确保年年有蜈蚣可收,以维护大家共同的“饭碗”和“药袋子”。

对此,美籍华人、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教授、药物专家程义强认为,在中药材原产地频发资源枯竭的背景下,随州金头蜈蚣捕捉量连续10年稳定在3000万条,是可持续利用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成功范例。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