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这家伙》

(2006-04-23 08:07:05)

初到知青队,杨锦麟属积极分子,在大队小学代课,还是“一打三反贫宣队”成员,白天协助割“资本主义尾巴”,他记得很清楚,三只鸭子属于社会主义范畴,三只鸭子以上,就是“资本主义尾巴”,大队书记白天带人下田下地割“资本主义尾巴”,晚上被抓来的“资本主义尾巴”,统统被宰了,煮了,打了牙祭。

“林彪事件”发生后,他是大队知青唯一一位听取中央文件传达的人。傍晚,杨锦麟回到农友的保管仓库时,一屋子满满都是大队男知青。一伙人聚在仓库里,等着杨锦麟回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急于想知道。还有知青扬言,如果杨锦麟不照实说来,就把他灭了。

杨锦麟终于回来了。按照上级规定,杨锦麟没有传达的义务,也不敢乱说。于是,所有在场的知青发誓,谁要把杨锦麟今天说的事捅出去,先收拾掉他。事情到了这步,杨锦麟不说看来是不可能了,毕竟事关重大,怎么说才好。所幸杨锦麟记忆力超强,几乎倒背如流。但在当时,杨锦麟的口才表演纯属于泄密。

一般记载,“林彪事件”是从1971年10月中旬以后,由党内逐步向党外传开的。“文革”中对接班人林彪高频度的宣传,使很多人听闻“林彪事件”的机密,目瞪口呆,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据说,当时还有个别人一时回不过神来,出现了反应性精神病。更多的人们包括孩子却因此牢记了一个外国地名:温都尔汗;知道了一种外国飞机:三叉机。对一个隐藏如此之深的阴谋家的揭露,也让那个年代的人充分体会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同时煽动起更多人誓死捍卫的坚强意志。

那个晚上,杨锦麟一口气“泄密”的结果,知青们仅存的一点理想期待几乎完全幻灭了,没有人再信誓旦旦表示,愿意为解放全人类而牺牲自己,献身捐躯了。整件事,让杨锦麟真正感慨的还在日后———“文革”后期,知青回城风蔓延,走后门、托关系,病退、困退、升学、招干,为了给自己争名额、保名额,知青们互相检举揭发,甚至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他人即是地狱”。在那个混乱的时期,人性的善恶、美丑、真假全部赤裸裸地彻底曝光,惟独这件事,大家不约而同,谁都没有再提起,好像从来不曾发生过。

难得一见的信守和承诺。

杨锦麟当小学代课老师的时间不长,但小杨老师的到来,让乡村的孩子们觉得世界变大了许多。杨老师很“外气(洋气)”,教起课来却很有趣,再难的课文,老师一讲立刻变得好懂又好玩。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赏识教育,那时的小杨老师每天用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在乡村,杨锦麟第一次了解什么叫“复式教学”,他代的就是四年级、五年级合一的班级,半节课教的是四年级,半节课教的是五年级,一边布置课堂作业,另一边背诵课文,不亦乐乎。仅仅是“代课”身份,杨锦麟的语文课居然短时间内名声在外,当地公社还曾组织过其他学校的语文教师,专门听他示范作文课。

然而,幸福的光阴总是很短暂的,杨锦麟的代课教师生涯,因为自己被列入“可再教育好的子女”行列,不久就结束了。

从代课老师的讲台被赶回农场,杨锦麟的接受再教育变成了劳动改造。一天,他挑着大粪经过学校操场,孩子们发现后,一个个从教室里跑出来,把小杨老师团团围住,哭喊着要小杨老师回来教书。当着孩子们的面,杨锦麟流泪了。“那次,大粪特别臭,我印象非常非常深。”

应该说,当年所谓的初中毕业生杨锦麟的学识非常有限,但他的“诲人不倦”却滋养了和那块土地一样贫瘠的孩子们。

明日请看:待业青年杨锦麟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