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
策划、文曾祥惠 翟志清 谷成立
氨基酸是什么?回答是: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被称为“生命的基石”。随着生命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入发展,氨基酸在生命大厦中的重要生理作用逐步得到认识和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调味品及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农药等方面,具有永不枯竭的市场需求和不断创新的生产技术。目前,氨基酸产业与维生素产业被公认为世界上少有的“万岁产业”和“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为什么说八峰药化是我国氨基酸产业的龙头企业?回答是:八峰药化年生产氨基酸原料药5000多吨,在全国20多家氨基酸生产主干企业中,名列第一;八峰药化年生产氨基酸注射液2500万瓶、氨基酸制剂7.5亿片,氨基酸系列产品品种、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氨基酸国产化、产业化基地之一。
八峰药化在哪里?八峰药化何以走在我国氨基酸产业化前列?八峰药化追求着什么样的目标?4月20日,带着一系列读者关心的问题,我们前往八峰药化采访,与八峰药化董事长姚绍斌进行了坦诚的交谈。跃向一峰最高处乘车出恩施城,沿着翠绿夹岸的清江之南,我们向八峰所在的鹤峰县进发。
武陵山脉逶迤起伏,层峦叠嶂。在两三个小时的途程中,除却满眼青翠,就是车轮下蜿蜒曲折、伸向大山深处的黑色路面。八峰药化虽地处偏远,但自然环境优良。了无尘埃、空气清新,林木葱郁,把八峰药化这颗深山明珠,衬托得明净耀眼。
中午稍事休息,我们即开始在八峰药化参观。
绿树掩映之中,八峰药化氨基酸口服液生产厂房,有如一字长龙,静静地排列在群山环抱的平地上。进入车间,隔着玻璃看去,从意大利进口的世界一流生产线,正在有序律动。“乐百寿”、“金色年华”、“好轻松”等包装精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氨基酸口服液,源源走下生产线。一座向东的门楼,沐浴着阳光。这里是八峰药化氨基酸生产一厂。它建成于1989年,1991年盈利249万元,为八峰淘得第一桶金,极大地鼓舞了八峰的创业者们。门楼左侧,镶嵌着一块两尺见方的百鹤玉石牌,上面镌刻着“湖北八峰化工厂鹤峰县国营民族百鹤玉厂赠1990年3月”字样。它见证着八峰药化闯入氨基酸这个高科技领域的前行足迹。
进入占地100亩的八峰药化高新产业园,设计别致的白色生产楼群,与四周绿色环绕形成鲜明对照,有如航行在绿色海洋上的威风凛凛的战舰。这里从2002年开始建设,迄今已投入2.7亿元。将建成我国氨基酸产业化的主要阵地之一。4月6日、9日,美国、德国的客商先后到八峰药化高新产业园观摩,兴致盎然,达成了订购丝氨酸、蛋氨酸的意向性合同,销售总额达240万美元。
姚绍斌:八峰药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始终走在氨基酸产业化的前列,成为我国这一领域里攀登高峰的一支主力军,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最为关键的因素。
第一,八峰药化选择了一个虽然艰难但前景无限的高科技产品:氨基酸。那是1988年3月,我作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与国是,倍感加快发展,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的重大责任。当听到与会的专家代表谈到,我国氨基酸原料生产尚是一个空白,我萌生了办一个氨基酸生产企业的念头。会上一些空余、休息时间,我都放在与相关科研院所的接触中。会后,在社会上一些人的不解与疑惑中,在没有资金投资没有厂房设备的困难面前,在我国氨基酸产业化急待进行实施的关键时刻,我们坚定信心,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在1990年拿出了第一批氨基酸产品,当即受到市场欢迎。此后,氨基酸一直成为八峰药化进行产业化追求的最高目标。
第二,八峰药化找到了一个依靠科技、不断壮大氨基酸产业的道路。八峰药化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购置了国内一流的科研设备;建立了以4个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为领头人,100多名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主干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成立了湖北氨基酸技术中心,并在北京、武汉及宜昌、八峰设立4个研究所,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建立长期的紧密合作,建立了八峰药化博士后产业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可以说,这一系列举措,保证了八峰药化在氨基酸产业化领域,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第三,八峰药化坚持了一个诚信友好、服务大众的经营理念。八峰药化在做好产品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大市场创新力度,根据几大系列产品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氨基酸原料药是工业品,主要供应国际国内的大型医药、食品、化妆品企业,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氨基酸注射液系列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达到30%,成为我国最大的氨基酸注射液生产销售企业。氨基酸口服液系列成功启动健康俱乐部“会员营销”模式,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2005年以来,八峰俱乐部以燎原之势,迅速在恩施各县市及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启动,达到了服务老同志健康、创新老干部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三赢”效果。湖北省委老干局决定在全省推广八峰俱乐部经验,力争在两年左右形成一个覆盖全省老同志健康服务网络和企业的销售网络。站在高峰放眼看翌日清晨,八峰药化所在的山间,鸟儿在鸣唱,露珠从林木枝叶里嘀落,空气中沁出甘甜,给人不似在人间、恍若入仙境的美好感受。从海拔近千米的八峰山下,驱车绕山而上,我们攀向八峰之顶。沿途,但见一面面被绿色染尽的山坡,有着几百上千亩的成材林木,这是八峰人几十年间一棵棵栽植的;淙淙流淌的泉水,没入一条人工铺设的管道,注入半山腰一面明镜似的水库,这是八峰人挥动镐锄,挥洒汗水建成的;车轮驶过的40多公里联结山上山下,经由八峰各个村庄的盘山公路,所用水泥、黄砂等一应物质,是八峰人肩挑背扛,从五六公里外的山下一步步挪来的。八峰药化今天所处的优良的自然环境,倾注着八峰人几十年间多少心血和汗水!一轮红日正从远山跃起,八峰之巅的海拔1600多米的葛尖子,撒满金色阳光。放眼看去,武陵山脉千山万壑,郁郁葱葱,白云蓝天,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难得有登临闲暇的姚绍斌,向我们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姚绍斌:请顺着我的手指看去,那连片的白色建筑,是你们昨天看到的八峰高新产业园。它是八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干区域。我们这个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2月,2004年7月,被湖北省政府列为全省保留的140家开发区之一。这是八峰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在各级政府支持下,迈出发展大步的结晶。1997年4月,八峰开发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湖北省八峰药化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2003年,八峰药化先后被国家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12月、2001年8月、2002年4月,八峰药化先后获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氨基酸技术中心、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化基地的授牌。现在,八峰药化有三项技术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八峰药化在氨基酸领域做专做强,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同类产品生产基地。
让我们看看八峰山外。如今,我们开阔视野,在山外拓展着一片发展新天地。1998年6月、1999年1月,八峰药化先后与武汉威凯高科技发展集团、宜昌国资部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2000年3月,八峰药化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把发展的触角,向山外延伸。2003年4月,又引入湖北宏源科贸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战略股东。我们的经营格局,正在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八峰药化的氨基酸产业化链条,联接着八峰山里的生产基地——山外的科研机构——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走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自营进出口海外销售系统。更有高峰在前头下得山来,只见3辆大客车从绿树夹道的八峰主干道缓缓驶来。“远方客人到了!”八峰的接待人员热情地迎上去。
从毗邻的湖南桑植县,100多名老干部翻过高峻的武陵山脉八大公山,前来八峰参观。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是贺龙元帅当年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先烈的后代。八峰药化崛起于湘鄂西革命老区,创出了我国氨基酸产业化的成功之路,令这些老干部甚感欣慰。今天,他们长途跋涉,前来了结多年意欲现场观摩的心愿。
氨基酸产业化成功之花,在武陵山深处绽放。八峰药化的前景一片光明。面对国内外纷至沓来的赞扬与肯定,1988年以来,连续为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姚绍斌。有着清醒的头脑。他所带领的团队,没有满足,没有陶醉。
去年,八峰药化立足长远发展,从不断壮大我国氨基酸产业化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入手,先后与接受国家发改委指导的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与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江集团向八峰药化注入巨资,联手开发氨基酸产业,加快步伐,向建立东方氨基酸王国进军。
姚绍斌: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氨基酸产业规模正在急剧扩大。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大财团、大企业,纷纷进军氨基酸领域。这是由于氨基酸广泛的用途决定的。氨基酸在医药、化工、食品、畜牧、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市场前景乐观。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日本、美国、德国的一些企业,已成功地研发出氨基酸绿色化学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由于氨基酸用途广泛,世界氨基酸需求量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我国氨基酸产业发展也在提速。但不容回避的是,目前国内无论是氨基酸原料药还是氨基酸注射液的生产企业,都面临着不太乐观的情况,氨基酸原料药的年产量,甚至不及国外一个大企业的年产量。有的品种还依赖进口,已有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都有待提高。
作为国内氨基酸行业的主干企业,八峰药化的水平基本上代表着国内整个氨基酸行业的水平,因而,八峰药化肩负着加快推进氨基酸国产化、产业化的重任。责无旁贷,时不我待。在进入“十一五”的关键时刻,八峰确立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建成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东方氨基酸王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八峰药化围绕上规模、攻难关、创品牌,正在努力奋斗。
目前,八峰药化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市场需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从四个方面展开主攻。一是力争尽快掌握组氨酸、精氨酸等几个瓶颈产品的生产技术,使其达到国产化;二是进行氨基酸衍生物的研究应用,满足国内市场的急需;三是对原有氨基酸原料生产技术进行改造,采用生物酶、基因工程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进行氨基酸的应用研究和开发,拓展氨基酸产品的市场化空间。
1995年6月,时任湖北省省长、后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蒋祝平,在八峰调研时题词:依靠科技再创奇迹。
2000年5月,省老领导李尔重为八峰药化题词:八峰药化楚天明星。
2000年8月,曾任湖北省军区领导的张学奇,在八峰考察时题词:武陵山中一颗明星,东方氨基酸王国,八峰村。
1992年5月,国家制药工业总公司氨基酸国产化领导小组组长张思忠,为八峰题词:发展氨基酸系列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国争光。
2000年,湖北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武汉海关授予八峰药化“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2003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八峰药化“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2003年3月,国家科技部认定八峰药化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04年12月,湖北省政府为八峰氨基酸产品颁发科学技术奖励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