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放心蔬菜离黄石市民还很远

(2006-08-07 07:11:25)

荆楚网(湖北日报)

策划、后方整理/程时军

采写/程思敏刘晓鸿 高应星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新闻屡见报端,这些超标的蔬菜又是如何进入市场的呢?几日来,本报几路记者从蔬菜种植的源头开始调查,结果表明:放心蔬菜离黄石市民还很远 

现实情况:本报多次报道农药残留超标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本报《夏季防止“病从口入”》栏目的开办,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报道屡见不鲜。

6月7日民生版: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市元月至5月份蔬菜农药残留率下降1.2个百分点,但上月白菜、黄瓜超标严重。

黄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主任张国胜告诉记者,随着气温的回升,病虫害有所增强,农药的使用量逐渐增加,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又呈上升趋势。

7月3日民生版:黄石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在对包括叶菜类、果菜类、豆菜类等21个品种1023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时,发现有7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超标,占总抽样数的7.1%,其中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为大白菜,达到19.7%。

据有关专家介绍说,由于近期气温升高,菜农多用农药除虫,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有所回升,特别是叶菜类超标率明显提高。

7月31日民生版:农户种植时,为了有效杀灭害虫,获取高产,往往使用一些杀虫高效的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敌杀死等。

黄石市农业局蔬菜办主任梅再胜说,打农药5天后,蔬菜才能采集上市。

8月1日民生版:7月份,蔬菜农药总体超标现象与上个月比较上升了0.8%,其中果菜、豆菜类农药残留超标较6月份大幅度上升。

据黄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张主任介绍,7月份果菜豆菜大量增加,菜农用在果菜豆菜上面的农药也相继增加,预计果菜豆菜农药残留超标还将持续到9月份。那么,放心菜离市民到底有多远?

记者深入菜地、菜场调查发现:大部分蔬菜未经检测流入市场 

记者连日来对黄石周边农场、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了调查,发现进入黄石市场的菜有一大部分没有经过检测便流入市场,市民只能凭运气去购买无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

4日,江北农场

一块禁用农药警示牌对有机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蒸剂等剧毒农药进行了公布。菜地里,一菜农正在给自己的辣椒秧苗喷药。他说,农药均来自农资部门,一般用“大功臣”等绿色生物农药。另一菜农介绍,大棚温度高,湿度大,高剧毒农药喷洒会将叶子烧坏,菜苗烧死。此外,剧毒农药较贵,一般12块钱一瓶;生物农药便宜,如抽心鞠酯三、四块钱一袋,要兑15公斤水,因此菜农多买生物药。

5日,散花镇

菜农大多种植黄豆、棉花、花生、韭菜,部分人种植小白菜。一菜农正在用“大功臣”对辣椒打药。他说,镇上小店卖高剧毒农药。

随后记者在镇上一农资门市部,看见有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出售。该店售货员说,这些农药一般打棉虫、水稻虫。菜农说,他们的菜一般运到上窑去卖。但是,这个地方没有农残检测点。

5日上午,西塞菜地

菜地上种植的主要有韭菜、小白菜、茄子、竹叶菜、豇豆等品种。一位吕姓菜农表示,叶子菜容易长卷心虫、黑壳虫等,有时候要喷“厉害”一点的农药,如甲胺磷等。他们村有三四十户农民自己种菜,除了一部分自己吃外,大多都运往四门、二门、黄思湾等菜场,若是产量大的农户,则将菜送往上窑批发市场。他称,进入菜场不用任何检测手续,只要交齐费用,就能进场售菜。记者问他是否知道农药应打多少时,他茫然的表示,看见虫就打,有时候喷的量多,有时候少,应该不会超标。

6日,杨叶镇

在一片菜地里,草丛里散落着很多高剧毒农药的瓶子,刮去上面的泥巴,赫然可见: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杀虫双等国家明令规定蔬菜禁用药物。在杨叶镇一偏僻角落,一小店蔬菜水果农用药专柜摆放着敌敌畏、速满锉、百草枯、丁草胺等高剧毒农药。店主向记者解释,这些农药都用来打棉花,菜农也可买去用。

据了解,有些菜农头天看见蔬菜有虫,打药杀虫后,第二天早上趁着菜新鲜便拿到市场上销售。有的时候刚刚打了药,一下雨,菜农认为农药稀释,加上雨后虫子易出现,于是重复的加量打药,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

昨凌晨两时,农产品批发市场

记者看到外地菜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检测直接买卖。该批发市场刘经理说,外地菜在武汉已检,这里就不用检。对本地菜一般都是抽检,若发现问题,整个品种的菜都在垃圾场予以销毁。据了解,在该批发市场,本地菜农中杨叶镇的菜农占2/3,主要卖小白菜、空心菜。一菜农说,高毒农药一般在镇上私人开的店里可以买到,蔬菜用没用剧毒农药靠菜农的良心。

昨凌晨四时,农产品批发市场

批发户开始多了起来,一些菜农均表示很少需要检测的,一般直接售卖。据了解,该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天交易量在30万公斤左右,供应铁山、下陆、大冶、市区等一些大型农贸市场及超市。据其负责人潘春生介绍,本地菜一般都在零点左右抽检,10分钟后就能出结果。由于蔬菜品种较多,因此他们也只根据季节抽查一些主要品种。

凌晨六时,永安里农贸市场

这是黄石市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站点之一。在二楼的蔬菜市场内记者看到,商户都在忙着从各色大袋中,取出刚购回的蔬菜。一梅姓摊主介绍,该市场内大部分商户的蔬菜都来自黄石农产品批发市场,但也有少数是从上窑码头农产品批发市场购进的。她称,前者有着较为严格的检测程序,并要缴纳相应的费用,在成本上显然要高于后者。但由于前者品种足,可挑选的余地大,所以大部分商户仍然选择到黄石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购蔬菜。在市场内,记者没有看到蔬菜农药检测的公示。

工作人员:依赖批发市场的检测

永安里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一工作人员介绍,该市场内大部分商户从黄石农产品批发市场内购进蔬菜,由于在那里已经做了严格的检查,所以进市场后一般不会再做检查。另外,该市场内配有一名负责每日蔬菜抽样检测的监督管理员,每天会挑选三四个品种的蔬菜进行农残检测,但因为只有一种快速检测的药剂,且尚未配置检测仪器,所以只能检测出有无超标,至于超标多少不得而知。

部分超市没有农药检测公示

记者随后走访了一些超市,发现超市内的蔬菜检测只是靠一些药水,有部分超市仍然没有对农药检测情况进行公示。

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科科长李家泽介绍,自2003年开展蔬菜农残监测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站点20个,其中市区为12个点。一般市区的农贸市场多为散户,可能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由于蔬菜由不同的农户生产,每一户使用了什么农药,监督管理部门不可能监督到每一户。

据了解,2003年蔬菜农残超标率为23.8%,已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市民凭运气买无公害蔬菜

据了解,黄石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虽有检测设备,但每天郊菜只有50%在该市场进行交易并接受检测,另外一半的郊菜流入上窑轮渡批发市场及零售市场、马路市场,这些地方门槛低,蔬菜不用检测就能成交,这样有问题的蔬菜流入市场后,市民只能凭运气购买到无公害蔬菜,这样就无法判定蔬菜上是否农药残留超标。

记者追问:问题菜到哪里去了

黄石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潘春生表示,目前对农药超标蔬菜的处理面临一定的困难。由于现在对检测超标的蔬菜只能随着生活垃圾一起倒掉,这样势必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应考虑建一个“超标农产品处理厂”,让这些超标蔬菜不再危害市民健康。

永安里农贸市场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于超标的蔬菜,管理员由于没有执法权,也难勒令其停止销售,更无法要求销毁。只能将超标的蔬菜品种做记录,月末将统计情况交给检测中心汇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超市和农贸市场对一些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他们将交给工商部门销毁。

黄石市工商局消保科刘科长说,他们从蔬菜流通环节管理不合格蔬菜,检测中心提供检测报告,如果蔬菜进入菜市场,他们将根据报告追踪菜的流向,予以没收、销毁。

管理部门市民吃无公害蔬菜有待时日

    据了解,为了使市民能吃到“放心菜”,黄石农产品检测中心对黄石20个检测点的蔬菜残留检测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监测品种(20个);统一抽检原则(每月总数不少于200个);统一监测报表格式和内容;统一报送时间和方式(每月26日前报送结果)。对于准入试点的市场和超市(中商平价、赛玛特生活广场、金港量贩店、津晶量畈店、中心批发市场),严把蔬菜质量安全的“出口”关和“进口”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进市场,经检测属农残超标的有毒蔬菜,进行无公害处理或就地销毁,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然而,黄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的工作情况汇报中,提出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其一是该中心要担负起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管理,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和检测网点的监管等多项职能,但该中心以目前的六个人而言,难以承担;其二是检测设备不全,导致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许多指标无法检测。

黄石市今年通过检测中心检测、省厅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就有10个,面积达3万多亩。黄石市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开展了首次大规模的认定工作,经过检测分析产地环境因素、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和重金属残留量,认定了3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面积30万亩,年产量达20万吨。

黄石市蔬菜办主任梅再胜表示,实际上,目前一些“无公害”蔬菜都是相对而言的,因为这些蔬菜本身就不需要打多少农药,如连藕、茄子、西瓜、冬瓜、南瓜、土豆等。11月1日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正式实施,届时,未经过检测或检测结果不合格的蔬菜都禁止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市民吃菜安全难题有望得到缓解。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