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7月>>本页       
【业务研讨】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改进……………………………吴玉兰


(2006-08-07 10:26:39)

——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吴玉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430074)

对于以“贴近市民、贴近生活”为定位的都市报,既要遵循经济新闻的报道规律,又要在充分满足特定读者群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报道内容、改进报道策略,才能树立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楚天都市报》初期开设 “经济生活”版报道经济新闻,注意信息处理的连续性,在报道内容、报道角度的选择上牢牢抓住市民的基本需要大做文章。报道既嫁接了传统晚报以细致观察来关注生活细节的特点,又体现了把握大局、把握事物变化时机的特点。经济分析既有深度,又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贴近市场,开拓出市民报经济报道的全新思路。如今,《楚天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版面已扩展为“经济生活”、“财经新闻”和“证券理财”三个版。“经济生活”侧重于为受众的消费生活服务,比如消费市场观察、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消费活动中的打假维权等相关信息;“财经新闻”则侧重于报道国家宏观经济信息,关注本地和全国、全球经济发展大事,对读者个人的经济决策与行为提供参考与指引;“证券理财”版面在提供国家证券相关信息的同时,着重指导读者如何投资、理财,以钱生钱。

一、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落到实处

(一)政策解读凸现实用性

尽管近年来都市报的受众成分有整体提升之势,但都市报毕竟是一份市民报,其经济报道应跳出对政策的简单陈述,将经济政策中一些艰涩难懂的专业性节点,置换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将专业性通俗化、生活化,读者通过报道,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获取与他们相关的利益。

《华尔街日报》一位资深报人有一句名言:“不把银行的故事说给银行家听,而是说给银行的客户听。”这家报社的一位总编辑也说过,二流的经济记者能把事情向专家说清楚,一流的经济记者则能把同样的事情向一个小学生讲明白。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要争当这样的一流记者。

(二) 信息发布体现权威性和实用性

发布经济信息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头戏,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应以服务为宗旨,为大众衣食住行提供有具体帮助的权威信息和实用信息,从而倡导科学理财、理性消费,帮助消费者寻找财富流动的规律。楚天都市报“财经新闻”版专门设立了一个“权威发布”栏目,发布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的与百姓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实用性就是有用性、可实施性、可操作性。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要与受众的经济生活联系起来,为受众提供与他们的利益、兴趣最接近的信息。如《都说机票价格高 巧买机票也省钱》,记者通过采访相关人士,告诉消费者买机票省钱的秘诀。

一个好的经济新闻记者应该运用其独特的新闻敏感及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为受众提供事实性信息和分析性信息,发掘信息背后更深层次的隐藏价值,从而帮助受众拓宽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握。2006年3月26日汽油和菜油的零售价普涨8﹪,楚天都市报3月27日“经济生活”版刊出《油价上涨,牵动各方神经》的整版报道,分别解析了公交愁在一年多“烧”三千万、的士忧在一天多花12元、买家精在目光转向小排量;同时针对柴油短缺的现状,还刊发了70家大型加油站将力保供应的信息。这样的报道就是服务至上的体现。

(三) 关注经济生活行使舆论监督职责

关注都市经济生活,行使舆论监督职责,是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其服务性功能的有力体现。

楚天都市报注意围绕与市民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问题,披露不法商家的不规则行为,报道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违规现象,为净化市场,维护市民利益,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和消费意识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如2006年2月14日,楚天都市报报道了为逃税,餐馆想出各种伎俩,真票假票混杂使用的新闻。不少市民致电讲述自己的“发票遭遇”,为此经济生活版推出了以《用餐千余元发票全是假 餐饮业发票用假名堂多》为开篇的“揭开餐饮假发票黑幕”的系列报道,这些报道对于规范和净化市场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建立传受互动,强化受众意识

有学者指出,现在很多都市报的经济报道,定位模糊游移。有时似乎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有时是写给普通市民看的,有时又是写给学者看的。如果不能明确回应读者诉求,那么就不能形成经济报道的鲜明特点,找不准切入点,也就不能吸引和留住稳固的读者群。

楚天都市报开设的“都市话题”专栏就是传受互动的一个窗口。《发票能否跟“礼”一起走》就是例子。据家住武昌关山二路湖北教育学院佳源花都的刘女士反映,她收到的礼品出现质量问题,但因没有发票不能享受“三包”。其实,刘女士遇到的尴尬,很多人都会碰到。如何破解“送礼不送发票”的难题,楚天都市报开通热线电话让市民参与讨论,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不少好的思路。

都市报应该为市民提供相关的投资理财技巧,但仅靠设置“证券理财”版,单由记者提供投资理财信息并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应该充分发挥受众的参与性。为此楚天都市报与保险、银行联手举办“‘楚天’理财课堂”,并设立“楚天理财俱乐部”。讲座由读者点题。2006年3月8日以《规划“钱”程,规划一生》为题开讲,第二期是《挑选理财投资工具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金钥匙”》, 第三期为“由零岁开始财务规划”和“如何打理您的银行卡”。这样的活动和报道应该说是传受互动的良好案例。还有2006年2月推出的“我的理财故事”征文,受众写出自己的理财体会、理财技巧、理财困惑,一起分享、互相启发,都是实现传受互动,强化编辑记者受众意识的有益尝试。

三、提高策划水平,打造“整合型媒体”

新闻策划,就是新闻认识主体通过自己的谋略和创意,以增强其报道对受众心理的综合冲击力,从而强化传播效果。

经济适用房是经政府批准、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微利商品住宅,无疑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2005年12月9日,武汉经济适用房首次采用电脑摇号,一共产生了292户购买家庭。“摇号”是公平分配的一次尝试,楚天都市报没有简单作一篇新闻报道了事,而是敏感地抓住这条新闻线索,组织了一次较高水平的新闻策划,推出“摇号购房进行时”、“陪您来买经济房”等系列报道,写出了《太挤可否换房型》、《经济适用房公示信息为何出现空号》、《购买经济适用房请看时间、地点,务必带齐证件》、《特供房:申请家庭摇到房却没钱购买,为何遭尴尬》等多篇报道,为市民理解经济房相关政策、作出理性又科学的决策、政府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相关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媒体抓住市民经济生活中潜在的、零星的事实进行整体、系统的策划,也是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媒体整合作用更鲜明的体现。

塑料袋是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且大多数市民都知道其不能自行降解,但塑料袋使用量到底有多少、危害到底有多大?却没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2006年3月25日楚天都市报推出了武汉消耗“15亿个塑料袋引出的话题”的系列报道,上篇《一年15亿个!武汉塑料袋耗量惊人 铺在一起,面积相当于近7个东湖》,以确凿的数据和形象的数据替换,告知读者一个惊人又普遍被忽略的信息;中篇《超市塑料袋缘何失控》,则从各大超市发放塑料袋要求“三分开”的规定、有偿发放塑料袋引发的问题及顾客购物心理等层面进行分析,让读者认识到“一个小小塑料袋,反映的主要不是利益问题,而是观念和习惯问题”;下篇《化解塑料袋泛滥:路在何方》,通过读者来电,提出“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可降解材料来代替塑料袋时,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来控制塑料袋的使用”,同时还提供“韩国超市和百货商场采取有偿提供购物袋,塑料袋的年使用量减少了63%;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对购物袋实行收税以保护环境”等背景材料,让市民真正意识到环保是一项全民性的大事。

媒体的竞争力就是对社会的影响力。都市报要提高对社会的影响力,不仅要加大经济新闻报道的分量,同时还要探索全新的经济新闻报道策略,这样都市报就能从“靠社会新闻打天下” 转变为“以经济新闻坐天下”,促进经济生活中诚信公平观念的形成,从而真正改变人的行为,改变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

(编辑:陈永和)#13#10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