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7月>>本页       
【业务研讨】从民生新闻崛起看时政新闻改进…何志强 周荔华 卢 亿


(2006-08-07 10:26:37)

何志强(武汉电视台 430015)

周荔华(湖北电视台 430071)

卢 亿(武汉大学法学院 430072)

从各地收视率统计来看,民生新闻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意义上担纲“主流舆论”重任的时政新闻都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然而民生新闻毕竟只是电视新闻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时政新闻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其存在的空间。但是,从民生新闻的快速崛起中,我们也看到了时政新闻值得改进的方方面面。

一、快些,再快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性则是新闻的灵魂。一个大城市往往有数家电视台、十余个频道,面对的是几乎相同的新闻源,谁的反应迅捷,谁将新闻最先传递到观众那里自然成了竞争取胜的第一招。

以《南京零距离》等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将直播作为一种常规手段运用到新闻制作中,把截稿时间推迟到节目结束前。有时,还直接将电话从采访现场接进演播室,真正把新闻发生与新闻播出之间的时差缩短为零,使城市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现场性、生动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直播的开放性和第一时间报道,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在时间上也最大限度地贴近了事件,贴近了观众。

据了解,目前电视同行除了租用卫星技术、传输微波实现电视直播或异地节目传输外,很少采用这种利用宽带网络实现异地即时传输。参加这次报道的记者回来后深有感触地说,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实现当天发稿。现在,利用宽带网络传输画面+电话连线采访,这种近似直播的方式,在远距离异地采访中经常使用,时效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节目传输成本也大大降低。

但是,直播毕竟是电视人追求的理想目标。要在时政新闻报道中推行直播,一是要使直播不断突破“禁区”,从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向政治领域拓展,使选题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二是要使直播从特殊报道手段向常规报道形式转化,减少参与直播工作的人员数量和缩短事先准备的周期,并确保直播效果顺畅自然、完美和谐。三是要使直播从简单的实况向综合全方位现场报道转化,把各种联系观众的手段用于直播中,使新闻信息互动传播得到加强。

二、短些,再短些

如果把长消息、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比作是奉献给电视观众的“新闻大餐”的话,那么短消息则可能形成一种“新闻套餐”。民生新闻栏目采用的几乎全部是短消息。短消息具有增加新闻节目信息量、丰富观众的收视感受、主题鲜明等方面的优势。

对于传统的时政新闻,我们常常认为其主题宏大,背景复杂,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因此多采用长消息,长消息不够就用专题,专题不够还搞系列。实际上,完全可以将适于表现的重大主题、重大事件合理分割,化整为零。前期拍摄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加以观察和报道,后期编辑时将多个短消息形成一定的编排与组合,通过这些小新闻形成合力,同样可以将大主题落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短消息“短、散、乱”的不足。

三、近些,再近些

节目的价值取向和定位决定了节目的内容,节目的表现视角又是实现节目价值的重要因素。电视民生新闻宣称用平民的目光去发现新闻,站在平民的角度去审视新闻。这种平民视角实质就是走向观众,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变生硬刻板的说教为亲切自然的信息传递,因而没有理由不被观众喜爱和接受。

相反,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者报道什么、怎样报道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以自己的眼光想当然地看问题。镜头要么“仰视”――“官气”十足,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感觉,导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总是隔着一道鸿沟;要么“俯视”――当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时,经常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镜头里领导多、群众少,赞美多、批评少,会议多、现场少,说教多、事实少。

要让电视时政新闻受到市民青睐,记者必须首先放下“无冕之王”的架子,让流动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普通人更多地成为镜头的主角,以他们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环境。媒体的架势放下之后,百姓在节目中的位置提升了,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节目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才会提高。为此,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采用平民视角。城市平民是媒介最广大的受众,电视时政新闻必须直面这一基本事实,反映民情、民意、民声,紧紧抓住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真切地了解市民的需要,自然融入城市的生活流。最大限度地缩短电视与观众之间在时间、空间、情感上的距离。缩短时间距离是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缩短空间距离是对新闻现场感和新闻地域接近性的追求,缩短情感上的距离,那就是对平民化视角的追求。

二是要努力寻找与市民思想、情感、心灵上的沟通。有时一条短短的新闻,报道的人普普通通,反映的事平平常常,但却在观众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其原因就在于反映的事件与观众在思想、情感上产生了沟通,顺应了人们对爱心、正义和公平的呼唤。因而,选择能够与市民产生共鸣的报道方式和角度是体现贴近性的重要一环。即使是所谓“官方新闻”,只要转换思维方式,就能找到与市民相关联的角度,关键是记者心中是否装着群众。

四、活些,再活些

电视新闻要记录和再现瞬息万变的生活,必须注重事件表达的动态性,充分展示鲜活的现场、感人的细节和最新的事件进展。大量采用现场原始音像素材、充分体现电视声画结合富于变化的优势特征,是民生新闻的拿手好戏。在民生新闻节目中,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和大量的同期声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零距离的贴近。百姓故事通过人文叙事手法在电视媒介中得以鲜活再现与本色传达。

面对城市电视激烈的竞争态势,手段单一、制作简单的电视新闻节目已很难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传统的以时政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报道手法必须不断出新,完善报道功能,改变以往“简、浅、表”的现象,努力追求时政电视新闻节目多样化的完美表达。

在编辑新闻类节目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特技、图象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系统越来越先进,尤其是非线性设备的出现,使电视画面的特技处理与普通的剪接相差无几。有时一些关键的电视画面不能拍摄到,制作一段动画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电子特技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奇妙,有时甚至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几乎到了想做成什么效果就能做成什么效果的地步。

现在,央视《新闻联播》已经越来越重视对节目的包装,特别在大主题、连续报道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去年,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随后在内蒙古成功着陆。央视在现场直播和随后的新闻节目中多次播出这条消息。我们看到的一组画面中,依次有飞船升空、飞船在太空遨游、飞船着陆等,清晰完整。其中火箭升空,飞船着陆都是实拍的画面;而飞船在太空遨游则是由动画制作代替的。由于动画制作得相当精彩,使我们对飞船的整个飞行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编辑:陈永和)#13#10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