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保家和平时捐资助人 邱应发致富一方的传奇

(2006-08-15 04:55:40)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策划 韩少林 孙国平 黎阳清 采写 记者 郑志方 通讯员 严辉文 余明春 王宇 王科

    提要:居无定所,妻子下岗,月收入千元,这就是邱应发曾经的实况。但是,退伍20年来,他却给别人慷慨借款、捐款10余万元。为帮助家乡村民致富,他甚至卖掉了一枚一等功军功章,帮助1000多人。他,不仅是老山前线的英雄战士,更是带富一方的传奇人物。

“不是他呀,全村不会有现在这个样”

破解百年老大难,穷村变富村

8月8日,全国20多名记者聚集在邱应发面前,他开始简单讲述自己的经历。

而此时,记者无意中发现,坐在台下的陶山村支部书记魏辉启却在偷偷地擦泪。

“怎么啦,魏书记?”

魏书记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哦,没什么,只是想起当年,他在战场上生死都不顾,为的就是我们,他从前线回来后,在自己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却还捐款捐物……”魏辉启顿了顿:“为了村里的乡亲们能过好一点,应发不容易啊!”

邱应发是陶山村人,1983年应征入伍,而魏辉启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是陶山村村委会委员,2002年任陶山村支部书记,他对邱应发的情况十分了解。

“应发1986年退伍回到村里,那时我们村可说是一贫如洗,是阳逻一带最穷的村庄了,连最基本的吃水问题都没解决,家家户户都要到几里远的地方挑水吃。”

“但是,现在你再去我们村看看,家家户户都盖起楼房了,一点都不夸张!”

采访车驶过曲折的小路,驶入陶山村,眼前果然楼房林立。

见我们拿着笔记本、照相机,村民们都知道是采访邱应发的。一名40多岁的村民告诉记者:不是邱应发,全村不会有现在这个样。

1986年,邱应发带着两枚一等功军功章退伍回乡。回到家里时,发现年迈的母亲和全村的乡亲们还要到几里路外的池塘挑水,而且池塘边污水横流。邱应发立即找到了当时的村支部阮书记,提出应当马上解决吃水问题。

“应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啊,你自己看看村里,哪有这个实力?”阮书记皱着眉头为难地说。

邱应发沉默不语,离开了村委会。两天后,他再次找到村里的几名干部,当场递上了2000元钱。

2000元,这在当时已属巨款!

“我们都知道,这是应发卖掉军功章的钱的一部分。”现任陶山村支部书记魏辉启说,那时,村干部们都惭愧不已,含泪接下了这笔钱。此后,村干部们决心解决这个百年难题,号召村民共同努力,全村在邱应发的带动下自发筹款,最后,村里共筹到资金6000多元,在陶山村3个不同的地方,建起了3口井,陶山村无水可吃的历史从此结束。

“应发到底是出去见过世面的人。”魏辉启介绍,吃水问题解决不久,他又提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建议村委会利用村里的资源办企业,自己又捐出5000元钱,村委会在他的“逼迫下”,在周边办起了第一个砖瓦厂,许多闲着的劳动力得到了解决。此后,村里办起了碎石场,建起水库,修好了公路!短短几年,陶山村在阳逻一带,由最穷的村,一跃成为最富的村庄。“不是他呀,我可能是个穷鬼了”

借出五千收四千,穷汉变富翁

邱应发的“带富路”远不止在自己的村里。

1991年6月的一天,天下着蒙蒙细雨,邱应发与财政干部一起来到阳逻新村征税,行至路口时,发现一对夫妻正在吵架。邱应发走上前去一问,得知男的名字叫“五伢”,由于家中被盗,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邱应发仔细打量了一番“五伢”的家,路边一间10余平方米的房子,开着一间小卖部,屋内七零八落,屋无片瓦,一层油毛毡盖在上面,“五伢”左腿一走一瘸,家中还有一个1岁多的小孩正嗷嗷待哺。眼前的一幕,让邱应发鼻子发酸。

邱应发坐了下来,详细了解了“五伢”的情况。“五伢”原本是一名木工,有一手较好的手艺,想做点自己的事却不知做什么好,更没有钱做。邱应发细心开导他们夫妻俩,为他们出谋划策,建议“五伢”利用自己的特长,开一个锯木厂。

“我想过,但我现在哪有一分钱,现在连家里仅有的一点货都被偷了,你说还有活路吗?”

“怎么没活路?你说要多少吧?”邱应发问。

“好,你敢借钱,我就敢搞!”“五伢”一听此话也来了精神。

第二天,邱应发果然专程送来了5000元钱。

“哪晓得他那么爽快啊,借条都没跟他打!”8月7日下午,记者驱车到阳逻新村找到“五伢”时,他正在路边的工厂里锯木材。提到邱应发,他就关不住话匣子:“他呀,可是我的大恩人,要不是他,我可能是个穷鬼了。”

记者了解到,“五伢”名叫易五金,而邱应发直至现在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易五金对记者说,他拿到邱应发给的5000元钱时,激动不已,次日便四处找亲朋好友借钱,共筹到13000多元钱后,花了1万余元买下了一台锯木机,开起了锯木厂。

几个月后,易五金就赚回了本钱。当年年底的一天,易五金拿着5000元钱前往新洲寻找邱应发,经过一整天的询问,终于在财政所找到了他,当他把钱还给邱应发时,邱应发也颇感意外。

邱问:“这么快就还钱了,有没有运转资金啊?”

“还差一点!”易回答。

“你还是拿着吧,明年赚了钱再还!”邱又将钱退给了易。

第二年,易五金净赚了1万多元。他再次拿着钱款并买来鱼肉等礼品找到邱应发,邱当场从5000元钱中抽出了1000元塞给易五金。

“拿着,这是我私人给你的奖励,你自己富了,别忘了带动其他人啊!”邱应发对记者说:“其实当年,我根本就没指望他还钱,我也很意外。”

谈起邱应发,易五金感慨不已。据了解,易五金的生意此后越做越大,几年前,还花10多万元盖起了路边的这四间三层的楼房,还添置了不少家电,并买了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挖土机。

“我还准备办一个冰库!为村里养鱼大户提供方便,当然自己也可以赚钱啦!”易五金略显得意,他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不是他呀,我可能还没混出人样”

偷偷捐出私房钱,混混变“鱼王”

新洲周咀村,有一个人名叫周元庭。周家兄弟五个,他排行老三,母亲早逝,只剩他父子6人,穷得叮当响。上世纪90年代初,二十五六岁的周元庭,凭着他的一身蛮力和所谓的江湖义气拉拢一班兄弟,成天在街上混吃混喝,并因打架斗殴被多次拘留。有一次,他又在街上将别人打了,结果那人一边往镇财政所跑一边嚷嚷:“你等着,我叫我表哥邱应发来收拾你!”周元庭一听:“坏了,把战斗英雄邱应发的亲戚给打了,这下麻烦大了。”但为了不在兄弟面前丢面子,他硬着头皮在那儿等着。不一会儿,邱应发果然跟他表弟出来了,但出乎意料的是,邱应发并没有对他怎样,而是当着他的面将自己表弟狠狠“熊”了一顿,然后告诫周元庭不要再这么混下去了,有力气应该多干活,挣点钱活得体体面面的。

过了几天,邱应发下乡收税时,又专门到周元庭家去了,问他有什么想法,周元庭牢骚满腹地说:“家里穷成这样,我还能有什么想法呢?混一天算一天呗!”邱应发一听就来气了,狠说了他几句:“年纪轻轻的,怎么那么不争气呢?一个大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啊,有什么想法你说,我来帮你。”周元庭想了半天,低着头说:“我想把我那两亩地挖出来养鱼,起码也得投资万把块钱,我家里情况你也看到了,根本拿不出钱来,人家又不肯借给我,我有什么办法呢?”邱应发爽快地说:“这好办,你也别瞎混了,我帮你筹点钱,你干点正经事。”当时,周元庭根本没把这话当真。

不料第三天,邱应发真给他送来了一大沓钱:“这6000元是我的私房钱,你先拿去用,不要对别人说,另外我再想办法帮你贷点款。”像他做的很多好事一样,这件,他家人也不知道。

周元庭深受感动,可不敢接:“邱哥,这钱我不能要,这养鱼有没有赚头我心里都没底,万一亏了我拿什么还你呢!”但邱应发硬塞给了他:“你平时那股霸气都哪去啦,我相信你,你还不相信自己,我这点钱你赚到了就还,赚不到就不用还了。”第二天,邱应发又带周元庭来到信用社贷款,可信用社一听说是周元庭贷款,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没钱没钱!”。

最后还是邱应发写下担保书,如果周元庭在3年内还不清贷款,就由他来偿还,信用社才给贷了7000元钱。

凭着这1.3万元,1993年初,周元庭建起了两亩鱼塘,当年就还了3000元贷款,第二年又将鱼塘扩大到5亩,并于年底还清全部贷款。2002年,周家五兄弟共有16亩鱼塘,年收入至少两万元,成了村里的“鱼王”。通过养鱼致富后的周家五条光棍除了老大以外,都已成家立业。不仅如此,当年跟着周元庭在社会上混的那帮“兄弟”,也在他的劝说和带动下改邪归正,通过养鱼走上了致富之路。没有了这帮人捣乱,周边的社会治安好了许多,而周边的乡邻们看到昔日的“混混”们都能通过养鱼发家致富,也纷纷挖塘养鱼,如今周咀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鱼专业村。

采访中,周元庭说:“没想到打架也打出个大恩人,要不是那次缘分,我说不定还没混出人样……”

“不是他呀,这些孩子早就辍学了”

做好事一发难收,偶然变必然

1997年,邱应发调到邾城新区财政工作。当年年底,他去看望章林村八组村民胡金旺,他是80岁老人,还担当全家主要劳力,因为儿子和儿媳患有癫痫病,房屋破烂不堪,还用一根木头撑着要倒的土砖墙。而这个家庭里,却有一个读高中的孙子。那天,邱应发临走时,将100元钱送到老人手中,就在他出门的瞬间,胡家聪明的孙子胡能文紧紧地拉住邱应发的手,哭着说:“邱叔叔,我爸妈长期犯病,再也无力供我读书了,要我退学在家照顾,干农活!”邱应发心里发酸。如果胡能文弃学在家,这个家庭在他这一代又将无法改变贫困的命运。

邱应发决定支持胡能文上大学,用知识改变这个家庭的困境。

1999年9月,胡能文终于考上了咸宁师范学院,邱应发发动干群前来资助,解决了胡能文上学的学费、生活费,直到2002年,胡能文在新洲成为正式教师。8月5日,记者来到他家时,胡能文的父亲拉着邱应发久久不让他离去,现在,他家已走出困境。

2002年以后,邱应发又继续资助3名贫困大学生,他们顺利进入武汉理工、湖北工学院等高校就读。

2003年3月3日,邱应发的妻子在阳逻陶山村办起了一个村办的图书室,购置了2000余册科学、教育、文学方面的书籍,还张贴了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以此激励农民用科学文化知识,发家致富。

“我只是给了他们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关键还要靠他们自己。”邱应发并不认为自己带动乡亲们致富具有怎样的传奇性。然而,正是这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许多正在困境中的人,得到了莫大的关爱与帮助,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传奇性的变化,这并非偶然。

“邱应发做的好事,怎么也说不完。”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村民说的一句话。“要不是他想法子,这些孩子早就辍学了。”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当初,有人说邱应发做第一件好事是偶然。现在看来,他一发而不可收,做了数不清的好事,的确是一种必然了。对此,邱应发想得简单,在他看来,过去在战场上保家卫国,是为了百姓过安宁日子;如今捐资助人,是为了让百姓过富裕日子。

邱应发先进事迹专题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