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江汉版记者 卢成海) 一些未成年人,为了上网玩游戏,欺骗家长甚至入室盗窃、拦路抢劫;一些网吧业主,为了牟利,提供身份证让未成年人通宵上网;诸多人间悲剧和“猫和老鼠”游戏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一些网吧经营业主的不良。如今,在文化、工商和公安等部门努力下,无证“黑网吧”数量有所减少,但一些有证网吧经营业主的内心却变得更黑。在他们眼中,没有社会道德可言,只有个人利益———
查处:未成年人上网不设防
当日下午,记者将暗访情况向江陵县文化体育局通报,该局副局长段昌标当即要求文化市场管理所前往查处。
途中,该所所长张保平介绍,江陵县城区的网吧,大多集中在建设路与沿河路交叉地段。此前,曾多次组织打击,网吧业主均十分敏感。
张保平的话很快便得到应验。执法人员先后进入这8家网吧时,小学生模样的未成年人已没了踪影。
接受询问时,业主都称“这里都必须持本人的真实身份证才能上网,而且还要逐一进行登记”。执法人员要求查看登记本时,一网吧业主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
同时,执法人员要求正在聊天和玩游戏的少男少女出示身份证时,有的称没有带;有的虽然拿出了身份证,但身份证显示他们只有16岁。证据面前,网吧业主哑口无言。
检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部分网吧的经营证照未张贴上墙,有的经营期限已过期1年多,却仍未补办。
执法人员在其中一家网吧检查消防设施及安全通道是否到位时,该网吧业主声称有灭火器,但就是不知道放到什么地方了。
当日下午,共有4家违规网吧被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
暗访:家家网吧都有孩子
14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江陵城区,对建设路和沿河路上的8家网吧进行了暗访。暗访发现,这8家网吧内,均有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
在建设路上,一家网吧将广告牌立在马路边上。广告牌上写着“极速光纤,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等字样。顺着广告牌上的指示标志,穿过一条狭窄的过道,爬上一临街门店背后的2楼,便进入这家网吧。网吧内,没有开一盏灯,3名10岁左右的男孩正在上网玩“天堂”游戏。该网吧网管介绍,玩1小时1.5元,包夜可以优惠,只要8元钱,就可以从晚上11时玩到次日上午7时。
在沿河路一家网吧,只有几台吊扇在呼呼地吹,大厅显得闷热无比。几名成年男女边聊天边玩游戏,还边抽烟。2名八九岁的小男孩,正在一旁玩网络游戏。“没有身份证,能否上网?”该网吧一名女服务员称,“一样可以上”。
暗访中发现,这些网吧门前均张贴着一张“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监督举报牌,并留有江陵县文化体育局的监督电话。然而对这些网吧业主而言,监督举报牌如同虚设。
投诉:孩子骗钱去上网玩游戏
10日,都市报江汉新闻编辑部收到江陵县一名李姓家长的来信。信中称,暑假里,他儿子每天拿过早的钱,偷偷去上网玩游戏。
来信全文如下:我是一名学生家长。从7月10日以来,12岁的儿子称每天过早仅1元钱吃不饱,要求涨到2元。考虑到儿子正在长身体,我答应了他的要求。
后来,有熟人告诉我,他发现我的儿子每天早晨都在网吧里玩游戏。7月26日,我终于在一家网吧里找到正在玩游戏的儿子。原来,儿子每天只吃1元钱的早点,剩下的1元钱拿到网吧玩游戏。由于这里的网吧都是1.5元1小时,儿子每天过早后,都央求网吧老板1元钱玩半个小时。
在找孩子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江陵城区许多网吧内,大多是10岁左右的孩子在玩游戏。一家网吧的老板甚至振振有词,暑期,学生放假了,是可以上网的。而据我们了解,是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不知江陵县的文化管理部门,对暑期的网吧是如何管理的?
忧思:多个部门何以难管网吧
据了解,文化、工商和公安等部门,均对网吧负有管理职责,但为何网吧违规却屡禁不止呢?
张保平介绍,该所只有4名执法人员,1台执法车,每天不分昼夜,对城区21家网吧进行巡查。每年,该所都要开展3次大的网吧集中整治行动,每次为期1个月。但许多网吧业主与执法人员玩“猫和老鼠”的游戏,每天晚上12时关门歇业,次日凌晨2时又开始营业。
张保平说,该县曾采取多种举措,加强网吧的管理。如文化市场管理所建了一个网吧监控中心,对网吧超时营业进行监管,但一些网吧经常通过技术手段避开监管;去年7月,全县网吧收费标准由1元/小时调至1.5元/小时,目的是让网吧能够盈利,从而自觉拒绝未成年人上网,但一些业主都以“利”字当头,照样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去年8月,县公安局要求所有网吧安装实名制上网管理系统,上网者必须凭本人的真实身份证上网,严禁未成年人上网。但在该县一些网吧,网吧业主一般备有多张身份证,未成年人来上网,只要缴纳一定的金,就能畅通无阻地上网;去年9月,该所筹资3万余元,帮助全县55家网吧业主成立了网吧协会,要求加强行业自律,并互相监督。
据了解,此外,该县还于今年3月推出网吧“一次性死亡法”,凡1年内3次受到文化部门处罚,或一次性接纳未成年人超过8人以及累计超过8人的,将取消网吧的经营权。目前,该县已有2家网吧因接纳8名以上的未成年人上网而被宣布“一次性死亡”。
在对网吧加强监管的同时,该县还针对上网的学生采取了许多办法。去年,全县5万余名中小学生举行了“拒绝网吧”的签名和宣誓仪式。今年上半年,文化部门对全县1000多名上网成瘾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并配合学校、家长进行跟踪管理,35名“网虫”逃课在网吧上网时被查出,并送到学校或家长手中教育。
昨日,江陵县教育局办公室侯某介绍,今年暑假前,教育局专门召开校长会议,要求加强暑期学生进入网吧的管理。放暑假当日,各校校长特意在大会上强调,学生严禁进入网吧。学校还在每名学生的成绩单中附上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未成年人严禁进入网吧。但“留守”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上网的仍然比较多,而学校也难以进行监管。
张保平称,网吧业主为了盈利,敢于违规经营,学生上网成瘾难以自控,怎么办?多年的执法经验说明,不仅要严堵,更要疏导。目前,全县没有一家专供未成年人上网的场所,他们与多所学校联系过,但没有一所学校有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另外,学校和家长应多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将网络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而不是仅仅当成一种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