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湖北>>国际>>本页       
太阳系行星新定义等待表决 冥王星地位成为焦点

(2006-08-23 21:10:45) 新华网

图为太阳系九大行星示意图。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一个后来被发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亚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台的Clyde W. Tombaugh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 

  新华网布拉格8月23日电 (记者金晶 孙希有)正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将于24日就有关行星新定义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天文学家在会上经激烈讨论提出多个草案文本,冥王星能否保住“行星”称号成为焦点。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交的草案,太阳系的行星数量将增至12颗,其中包括谷神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 

  但这一草案遭到与会一些天文学家的反对。这些天文学家在会上提出自己的行星定义草案,建议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降级”。根据这一草案,行星必须是其“局部天体群”中体积最大的。“局部天体群”是指穿越或者靠近所考虑天体轨道的天体的集合。该草案还规定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而且不会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

  按照这些天文学家的草案,只有在1900年之前发现的、接近黄道平面、以近圆形轨道运转的8颗行星才符合标准。按照该草案,冥王星和谷神星等不该被称为行星,因为它们在其“局部天体群”中没有占主导地位。此外,它们的轨道偏离黄道平面较远,不是规则的圆形,而是偏心率较大的椭圆形。草案建议,冥王星等天体应当被定义为“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定义委员会在经过讨论后部分吸收了上述天文学家的看法,对最初的草案进行修订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草案。新草案也规定,太阳系行星必须是其“局部天体群”中体积最大的。按照这一要求,冥王星也将与“行星”称号无缘。

  据悉,在24日投票之前,有关行星定义的表述可能还将有所修改。最终结果如何、冥王星将归为何类,目前都是悬念。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