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8月>>本页       
【新闻奖评析】地市报新闻评论现状与改进……………………………张泽勇(17)


(2006-08-29 08:48:40)

--以第20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论作品为例

张泽勇(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三峡分社 443000)

一、获奖作品特点

1.题材重大。

新闻评论也是新闻,按时髦的说法,称之为“观点新闻”,它同消息、通讯一样,往往题材重大的,就容易获奖。尤其是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它们往往选取的是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全局性、代表性、普遍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为评论对象,或深入剖析,或针砭时弊,或释疑解惑,满足了读者对重大事件新闻深刻意义的解读和渴求。有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题材的,如绥化日报的《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大有可为》;有以建立诚信、和谐社会为题材的,如开封日报的《打造诚信城市》、井冈山报的《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和谐农村》;有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题材的,如新乡日报的《建设新农村切忌片面性》;有以反映农村深刻变革、农民大规模打工为题材的,如临汾日报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叫好》;有以反映重大先进典型为题材的,如青岛日报的《“微尘”的光芒》等等。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说是2005年新闻媒界评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此类题材中,平顶山日报的《节约,不能因小失大》拔得头筹。该文针对当前存在的“节约一滴水、一滴油、一粒粮、一张纸等等”的社会舆论状况,肯定节约从小处做起的重要性,但是文章笔锋一转,说:建设节约型社会从小处着手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抓小放大”,更要注意从大的方面节约。比如决策者不能盲目上重复项目,一个单位不能搞公款吃喝风,一个家庭不能搞婚丧嫁娶的铺张浪费,有权者更不能侵吞国家财物。文章不仅题材重大,立意也颇有新意,论述令人信服。可惜的是,有的报社送来的参评作品,几乎没有重大题材的作品。

2.直面热点。

从选材来看,这次获奖作品关系到国计民生、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的比较多。有以反映教育问题为题材的,如唐山晚报的《大学收费为何猛如虎》、北海日报的《涨了20倍的学费》;有以反映干部作风为题材的,如许昌晨报的《不说实话已成新官僚作风》、南充日报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绩观?》;有以反映假冒伪劣为题材的,如九江日报的《农民不是“消废者”》、日照日报的《消费者还能信任什么?》;有为农民工说话的题材,如玉溪日报的《不能让农民工流汗又流泪》、衡水日报的《农民工离“国民待遇”还有多远》等等。近年来,小煤窑和煤矿的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尤其是2005年大的矿难事故已到了惊人程度,不少作品就这个焦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邵阳日报的《还有一毒是官股》是此类作品的佼佼者。作者针对矿难频频的现状,列举了专家分析的中国煤矿发生矿难的五个原因,即“五毒”,如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作者透过现象看本质,认为这“五毒”是自然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也是一种最大的“毒”,即官股。官商勾结,当官的入股是煤矿事故频发、矿难连连的根本原因。作品有振聋发聩之效。

3.立意新颖。

这次获奖作品中,有不少作品创新意识强,立意新颖,富于启发性,叫人眼睛一亮。如株洲晚报的《要节俭,还要科学节俭》,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人走关灯、节衣缩食”上,而是要算时间账、算资源账,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节俭;三峡晚报的《为什么要退下来才敢说真话》,深层次地剖析了官场上说真话的环境和不易;邵阳日报的《无私也得有畏》,以嘉禾县县委书记周余武因强制拆迁被免职的事件为题材,对“无私者无畏”的提法提出质疑,令人信服地提出了在法制社会里每个人“无私也得有畏”的观点,即使无私,也要畏法度、畏真理、畏人言,读后引人深思。近年来,不少地方“引博从政”,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衡阳晚报对这一现象发出了《“引博从政”不如“引博从研”》的呼声,颇有点反潮流的气概。该文坚持用事实说话,从干部从政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的标准和条件出发,说明了“引博从政”的不合理性,不仅立意新颖,而且说理透彻,读来令人信服。

4.时效性强。

这次获奖的作品,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不少作品就是对昨日和当日新闻的政治解读和思想解读,与昨日和当日新闻互为补充,密不可分。文坛老人巴金去世的第二天,温州晚报以《你走了,灯还亮着》为题迅速发表了评论。作者从众多的材料中,提炼出“要敢于说真话”的鲜明主题,对巴金去世这一新闻,做了非常准确的思想解读。威海日报则更是敢于创新,干脆用“一种牵挂”、“一份责任”、“一股暖流”三则时效性强的新闻事实(均为昨日和前日新闻),表达了一个冲击人心灵的主题《有一种力量来自于“帮助”》。该文无论是立意,还是表达方式,都是令人叫绝的。

二、存在的不足

1.主题陈旧。

2.套话较多。这类作品大多数是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某一项工作发表评论,通篇口号多,表态多,缺乏鲜活事实的论据和严密有力的论证,可读性差。

3.就事论事。部分作品不能以小见大,以事见理。有的作品不能从这一件事或这一个社会现象深入地分析其原因和社会背景,以及拿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使之上升成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道理来。

4.文字超长。新闻评论还是以短为好。太长读者生厌。

三、改进的取向

改进和加强中国地市报的新闻评论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的眼睛,也可以说是报纸的灵魂。事实上,中央的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已做出了榜样。人民日报在已经有了《人民论坛》、《今日谈》等著名专栏以外,2005年又开辟了紧追社会热点的《人民时评》专栏。中国地市报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不少单位,如江浙、沿海城市的报纸,开辟了《今日时评》之类的专栏,但也不讳言,还有相当数量的报纸,评论不能坚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识不到位。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卢新宁说:“很多人认为,今天的媒体竞争已经进入观点时代。而在评论中,新闻时评是‘新锐一族’。”实际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读者不仅要了解新闻,更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意义,这就需要媒体对新现象、新问题作出及时的政治解读和思想解读。同时,新闻评论或者说新闻时评还是克服同城媒体同质化的有力武器。总之,新闻评论是当今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包括媒体自身生存的产物,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2.开辟专栏是手段。

要加强新闻评论工作,就是要开辟专栏,有条件的还要开辟专版。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众多都市报,为什么影响大?除了它的新闻版面“海量信息”以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重要版面开辟了二至三个言论专栏,广开言路,议论风生,为民说话,深深地影响着高端读者和普通读者。新京报曾公开宣言,要做“大众话题的设置者和引领者”,是颇有眼光和气魄的。

3.建立队伍是保证。

建立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评论员队伍,是办好专栏专版的组织保证。领导参与评论,由于他们地处高位,熟悉宏观和政策情况,因而往往能够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对重大新闻的政治解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专家参与评论,由于他们理论功底深厚,因而在思想解读方面往往高人一筹。群众参与评论,由于他们熟悉基层,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因而反映群众的呼声往往能够直奔主题。

(编辑:徐蟾桂)

人民日报举办新农村建设宣传研讨会

据7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由人民日报和江苏徐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新农村建设宣传研讨会”近日在徐州召开。

会议认为,报道好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从事农村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要更加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三贴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宣传中央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宣传报道各地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举措;宣传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各项政策;宣传培育新农村、树立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的典型;宣传各地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新做法;报道各部门、各条战线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先进典型等。同时,还要处理好重点与全局、典型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几个关系,防止主观片面、盲目拔高等倾向。#13#10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