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家乡创业--一个千万富翁的梦想之旅

(2006-09-14 07:39:44)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张明泉

核心提示

父亲因医治不及时撒手而去。月薪一万元的郑四来痛哭:怎么会这样?我赚了钱啊?

他对家乡人穷怕了的心态感到愧疚,毅然携千万身家回乡办厂。

他不仅带富了乡亲,还成了孩子们身边的英雄。

他说,愿意做一颗回乡创业的火种。他坚信穷乡僻壤会变成梦想的天堂。

“怎么不及时送诊,我赚了钱啊”

鄂南的深秋时节,空气里夹着阵阵寒意。通城县麦市镇七里村村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传出悲切的哭声。

“难道父亲真的走了……”在田间小道迈着疾步的郑四来心跳加快。他从深圳搭飞机赶回武汉,一路喘息往家里紧赶。

没能见老父最后一面,郑四来晕倒在村口。

乡亲们将郑四来抬回家中,等他醒来告诉他:你爸爸在地里整油菜时,被毒蛇咬伤,没得到充分治疗,拖几天就不行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不及时送诊?我赚了钱啊……”

9月5日,当着众人的面,回忆9年前的这一幕时,郑四来先后5次哽咽,说不出话来。

他说:“那时,我在深圳闯荡已能挣到月薪1万元,家中不缺钱,父亲竟然被毒蛇夺走性命……”

“我愧疚,只顾打拼赚钱,无法尽孝心;我更愧疚,家乡人穷怕了的心态,像父亲这样,有钱也不舍得花……”

改变家乡贫穷,是郑四来久存心底的梦想。

9月6日,记者从通城县城关向南驱行17公里,来到麦市镇七里村。

紧挨公路的一道山岗上,三四排现代的厂房内,40多名工人正紧张操作。他们都是七里村的年青一代,经过培训都掌握了过硬技术。

19岁的易军操控精磨机床。他告诉记者,过去整天在街头打架闹事,四来大哥回乡,他写保证书发誓好好做人,四来哥招他进了厂,现在每月拿1100元。

七里村老支书汪信国说:“四来回村办了两个厂,算下来每年能为村民多创收100多万元,村民在这里上班,比在深圳打工工资高。”

当门僮,睡香蕉地,处处隐忍

郑四来是吃乳娘奶长大的。1976年冬夜母亲生他时,出现难产后遗症送县城医院救治。村里13位有奶水的妇女,轮流抱起这个病恹恹的婴儿,给他喂奶。

村中长辈给他取名“四来”,意为孩子的生命来自四里八乡的哺育。

“童年有快乐,但更多的印象是贫困。”因为缺钱,他只念到初中就辍学。他一心想到南方去打工赚钱。

1993年,17岁的郑四来揣着50元钱到了深圳。

没有文凭,没有技术专长,身高不足1.6米,体重不足50公斤。郑四来找工作四处碰壁,只能睡香蕉地、钻茅草丛,夜里数着满天繁星睡去。

3个月后,哥哥帮他找到在一家台资公司当门童的工作。穿制服时,因为个头太矮,他将衣袖、裤管卷起四五道。每天站在公司门口,对着前来的客户弯腰鞠躬喊“欢迎光临”。但仅一个月,他就被炒了鱿鱼。老板嫌他个子矮,有损公司形象。

经同乡引荐,郑四来又进到另一家港资企业当仓库保管员,月薪300元。他羡慕公司里的白领职员,有一次鼓起勇气走进写字楼内,想看清白领在如何工作,不料遭到主管的呵斥。郑四来落荒而逃。

自创公司赚下“第一桶金”

郑四来深感受辱,但他没有退缩。他更加悟出一个道理:要想立足深圳,光有一腔吃苦热情还不够,要有点本事。

“我把别人闲逛的时间用来学习,用来思考。”多年后,郑四来这样总结他的成功之道:

“我感到谈生意在深圳很重要,就选择攻读市场营销,用两年拿到了大专文凭;我苦练钢笔字,苦学粤语、闽南语发音,也是为尽快融进深圳的生意圈;我从来不看电视剧,但坚持每天看新闻,就是要跟那些白领有‘共同语言’。”

1996年8月,机遇终于垂青于这个有准备的打工仔。

这一年,郑四来又应聘到一家港资公司。“说来也巧,那个香港总经理从一堆应聘者里看中我,说是我长得跟他很像,并坚持要将我调到他身边。”

“我觉得,这就是机遇!”两年的苦苦“修炼”派上用场,郑四来当起老总的“跟班”,游刃有余。觥筹交错间,察言观色,唇枪舌战,谈成一张张订单,也结识了一批批客户老板。

郑四来脱颖而出,很快擢升为总经理助理。月薪从3000元直升到万元,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职员。

3年后,郑四来谢绝香港老总的再三挽留,在深圳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锦天宏电子有限公司,并于1999年10月顺利申请到美国杜邦公司菲林产品的总代理权。

又是3年摔打,“锦天宏”的资产达到1500万元。郑四来赚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穷山沟里竖起高新技术厂房

大姐夫谭四平比郑四来早几年到深圳。他在一家塑管厂学到制塑管线槽技术,收入不菲。

2002年春节刚过,回乡过年的谭四平打点行囊,准备再赴深圳。郑四来叫住他:“姐夫,我准备在村里办一家塑管厂,你来管理。”

谭四平摸摸小舅子的额头:“你没发烧吧!放着深圳的大钱不赚,要回穷山沟折腾,是想显摆啊……”

“姐夫,我是吃村里乳娘奶长大的……”郑四来收敛笑容,与姐夫促膝长谈。

谭四平最终选择了留下。郑四来投入300万元购回德国生产设备,以“深圳速度”在七里村建起通塑塑胶制品厂,招村民进厂迅速投入生产。当年,厂获利20多万元,进厂村民每月工资近千元。

2003年9月,占地20亩的亚科电子有限公司标准厂房竣工。郑四来南下深圳,几经艰难谈判,将一个生产PCB微型钻头项目拿到手,将一名担任技术高工的老乡游说回乡主持公司生产,并投资1000万元从瑞士进口数控机床。

“亚科”成为全国第三家、也是国内民营第一家生产微钻的厂家。

通城县委书记陈树林介绍,在全县外出务工经商的10多万人中,当老板的有400多人,“郑四来回乡创业之举,为县内‘回归经济’带了好头”。

郑四来透露,公司二期工程将于今年11月份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创利税300万元,再安排60名村民进厂就业。

“做回乡创业的一支火种”

郑四来成了名人,但在七里村乡亲眼里,他依然是那个见人一脸笑的好伢崽。他的专车是一辆“卡迪拉克”,但回家后他更多的是骑摩托车走村串巷;他在深圳不打牌,但回家后他会在冬日暖阳下,跟村湾老人们搓一圈5分钱的麻将。记者与他有这样一番对话:

记:乡亲真不把你当名人看?

郑:我希望这是我的生活,我的根在七里村。同时,我也常听村里人拿我来教育后辈,说是“有出息就要像郑四来那样”,听这话我很受用。

记:回乡办厂,对你赚钱有没有影响?

郑:有。“亚科”创办时,朋友建议直接在深圳招熟练工人,因为培训一名新工人需3个月,我断然否决。宁可推迟3个月的生产,我也要培训村民,让他们当上工人。带乡亲一齐赚钱,这是根本。

记:回乡办厂耗精力、担风险。你一心在深圳赚大钱,直接捐赠给乡亲们不好吗?

郑:这些年村里修路、建校、改水,陆陆续续我也捐给村里10多万元。但这不是我的梦想,我办厂,是要让村民学着自己赚钱。

记:如何评价自己的回乡创业?

郑:家乡能人多,改变家乡不单靠一两个人的力量,但我更愿意做回乡创业的一颗火种。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