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报道  中部财经  中部招商  中部数据  领导话中部   专家视点  关注中部  专题活动  中部崛起论坛 
       

     中部创新工程
     ………………………………
        背景 为什么要实施 
        总体思路 战略思路
        战略重点 对策建议 
        联动机制 重点布局

 

 回顾历史
………………………………
[1889]

   张之洞赴任督湖广
   新政施中部鄂振兴
[1890]
   中部崛起工业先行
   钢铁枪炮纺织俱兴
[……]
[2002]

   中部发展话前景
[2003]
   东部大发展
   西部大开发
   中部怎么办?
[2004] 
 
   “崛起”二字动春雷 
[2005]
    ……

 
  字体:【  
首页>>中部崛起>>中部背景>>本页       
 
长株潭:加快经济融合步伐


(2006-09-22 13:07:53)

杨忠文书记急匆匆推门进来的时候,记者一行已经面对暮云镇规划图看了好一会儿。“到工地上去了,让大家等了。”杨书记一边解释,一边坐到规划图前,指点着给记者讲起来。

 

    这天是818,地点湖南省长沙市暮云镇。这个有7万人口的镇,在湖南地图上只是很小的一个点。但是最近,小镇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暮云镇在哪儿?它在长沙市的最南边,扼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踞湘江之滨。最重要的是,它处于长沙、株洲、湘潭3市所构成三角形的中心点上,距三地都是18公里,故有“融城金三角”的美誉。湖南省加快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暮云镇这粒“棋子”分量越来越重,这块土地热度越来越高。这里是“腹地”,“我们的地价已经到了30万元一亩。”杨书记说着,把窗外山坡上一片新建住宅指给我们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对我们镇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根据暮云新城总体规划,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还要保住原来的生态环境,建成高尚住宅区。”

 

    杨书记领着我们下去走走。北边,有长沙理工大学新址,以它为依托,发展科技、教育、房地产业。中部,有占地5000亩的生态动物园,保留绿水青山,那将是长株潭的“绿心”,是未来城市群的“肺”。南边,暮云镇工业园已进驻企业80家,包括3家世界500强企业,今年已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开发区。

 

    暮云镇只是一扇窗,推开它可以看见一个诱人的长株潭。

 

    水脉连起三座城

 

    湘江北去,到了中下游段,在湖南东北地区向西拐了一个弯,接着又调头向北,自然地画出一个三角形。历史上就是这条水脉,滋润出一方富庶的土地,哺育出无数杰出的三湘儿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区域慢慢发展成湖南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形成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湘江流经这三个市,都是穿城而过,先到株洲,再过湘潭,后经长沙。它们的距离之近,省外人想不出来:株洲与湘潭相距10余公里,而两地到长沙都是40公里。如果把长沙看成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株洲和湘潭就是它的两个底角。

 

    这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组团,它的天然布局之绝妙,国内独有,世界少见。先看这3个市的基本情况:

 

    长沙,湖南省省会,总人口621万人,2005年实现GDP1520亿元,5年翻了一番,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达23.5%,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到“十五”末,长沙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日益显现,城市化率达到61%,城市人口达到245万。长沙的另一优势是基本建成了区域性的文化产业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株洲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浙赣和湘黔3条铁路主干线在这里交会,株洲火车站是全国5大客货运输特级站之一。株洲既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去年完成GDP520亿元。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50多个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相继在这里诞生。

 

    湘潭的知名度不亚于长沙和株洲。近年,湘潭成为湖南省快速成长的工业城市和长株潭黄金增长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以来,湘潭实施强工富市、开放带动、科教兴市三大战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长株潭3市不仅具有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其科教优势也十分明显。这里聚集了全省90%的科技人员和80%的科技成果,拥有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所大学和28位两院院士。银河计算机、杂交水稻、耳聋基因、磁悬浮列车等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然而,这3个城市在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中,各自管辖一些区县。3市的经济融合形成了向“三角形”中心发展的向心力,但同时,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又会分散、抵消这种向心力。有的时候,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人为因素制约,与3地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形成经济聚合力

 

    尽快实现长株潭3市的经济一体化,是发展的要求。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专家提出将长株潭3市合并成一个城市的建议。改革开放以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1982年,这一概念正式提出。1984年,经济学家张萍向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决策建议,将建立长株潭经济区作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综合组织形式提出。

 

    1997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思路进一步明确,那就是搞综合性的经济一体化,不搞行政一体化,而且确定了“总体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先行”的方针,从此,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明显加快。1998年,省里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协调领导小组。2000年,在国内外一流咨询设计机构的帮助下,省里编制了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5个基础设施网络规划。按照这一规划,3市将实现“五同”,也就是:交通同环,构筑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对外打通出口,内部高速公路相连;电力同网,完善受端环网,提升电力支撑能力;金融同城,建设一体化的存取款体系、结算体系和《贷款证》管理系统,实现3市居民存款通存通兑、同城票据交换和金融机构贷款信息资源同享;信息同享,以网络为基础,开发应用系统,推进信息化;环境同治,根据3市共饮一江水、同处一条酸雨带的现实,把长株潭作为一个完整的环境单元进行整治。

 

    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如果3市经济模式同构、同形,则难以实现互补,也很难实现一体化。2002年,省政府颁布《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引导产业错位发展,目前3市产业分工已现雏形,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框架下,长沙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生物制药为主,株洲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基础化工为主,湘潭以黑色冶金、精细化工为主,产值占各市规模工业的比重都在70%左右。

 

    记者在“融城金三角”地区采访时,看到许多用“融城”字眼作招牌的机构,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和愿望。三地近年加快了相向发展,聚合力日增。2004年,省政府带头南迁,3市城区逐渐靠拢。长沙市南拓芙蓉路,加速与湘潭和株洲对接,株洲、湘潭两市也主动与对方和长沙市对接,3地城区间距离已大为缩短。

 

    湘江生态经济带正在加紧建设,它把三座城市连为一体,是一个集景观道路、防洪堤、高科技园区、高档住宅小区和重点小城镇的带状经济综合体。它绵延128公里,像一条绿色的飘带,扮靓了湘江母亲河,也让“三兄弟”挽起了坚实的臂膀。

 

    20066月,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可算是个里程碑:第一届长株潭3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召开。“务求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省委书记张春贤提出的要求。省长周伯华在会上指出:坚持“领跑”不动摇,着眼高起点、抓创新、促带动,着力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城市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要素市场一体、产业发展高效的城市群。在会上,省政府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和3市的主要领导共聚一堂,为长株潭的未来发展绘制了美丽的蓝图。

 

    在“中部崛起”中崛起

 

    跳出湖南来看长株潭,意义更不一般。

 

    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总格局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典型的经济发达地区,都形成了各自的城市群,从而以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湖南地处内陆,既没有沿海地区优越的改革开放条件,又相对缺少技术、资金的支持,特别是缺少一个像北边的武汉和南边的广州那样的中心带动城市。湖南作为一个6000多万人口的大省,需要一个强力引擎来领跑,需要一个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这一点,赋予长株潭以历史使命。

 

    面对“十一五”,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中部地区崛起已成为重要战略。前不久,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一起,共同被写入关于中部崛起的重要文件。这表明,4个中部城市群已经进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视野中。未来的5年到15年,4个城市群将以竞争的态势取得高速发展,成为中部省份全面崛起的带动力量。

 

    在采访中,长株潭的同志兴奋地告诉记者,2005年,长株潭3市的GDP总和达到2400亿元以上。但是就综合实力来看,长株潭并不能自满。

 

    我们面前有一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一五”规划,它为我们勾画出一部蓝图的几个主要线条:3GDP年均增长12%以上,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以上,到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4400亿元,在全省GDP中的比重达到4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高新技术增加值年均增长25%,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左右,到2010年达到57%以上,城市群常住人口达到500万。

 

    长沙三汊矶大桥  龙弘涛摄(新华社发)

 

    长株潭基础设施

 

    十大标志性工程

 

    1.湘江防洪景观道路。湘江防洪景观道路为新建、扩建防洪大堤,并在堤坝上建景观道路,以防洪为主,交通景观为辅,旨在改善现有防洪设施,提高防洪能力,开发景观资源,促进城市发展。

 

    2.湘江开发。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是湘江干流9个梯级的最下游一个梯级,是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重要项目。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对于促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改善滨水环境、改造湘江行道、提高防洪能力、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改善沿岸交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长株潭城市大外环。株洲城市快速环路、湘潭城市二环线、长沙绕城线、长沙————株洲高速与长沙————湘潭西线,将构成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公路大外环。有效地解决城市群各城市间、城镇间的交通运输和过境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群的城市效率。

 

    4.长株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长株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为3市市际线网与市内线网两大部分。长沙市线网由4条线组成,总长度172.1公里,共设站82座。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线路长度约136.56公里,共设32座车站。

 

    5.武广客运专线长沙车站、株洲车站。

 

    6.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提升长沙黄花机场作为湖南省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功能。工程总投资额为18亿元,建设期5年,2010年建成。

 

    7.公交一体化。组建长株潭巴士股份有限公司。

 

    先就人流量大、运力矛盾集中的107国道展开试点;对纳入一体化的公交营运车辆,逐年减免交通税费。公交换乘枢纽及公交专用道、港湾站场建设;在武广客运专线新长沙站、新株洲站以及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中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实现3市市民无障碍出行、轻松出行。设立或改造公交专用道和公交港湾站。

 

    8.通信同城。第一步,实现“3市通信同费”,在3市之间按大本地网收费,使3市老百姓享受3市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实惠。第二步,3市并网统一区号,即三市组建大本地网,号码升8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城。

 

    9.环境同治。包括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工程、清水塘工业区环境治理、竹埠港环境综合治理,及长沙长善垸污水处理厂等。

 

    10.绿心保护。长株潭绿心指位于3市之间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的“T”型生态隔离带。该生态建设主要包括湘潭昭山森林公园、株洲石峰区酒郎山森林公园、株洲天元区龙门寺森林公园、长沙莲花山森林公园、天际岭森林公园建设等。担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维系居民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指标2010

 

    GDP(亿元)4400以上一般预算收入(亿元)280

 

    城镇化率(%)5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27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6389

 

    工业增加值(亿元)1660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比(%)20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201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0

 

    城市污水处理率(%)8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9

 

近年来,湖南省大力推进名牌带动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已成为品牌创建和工业发展的主力。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组装“猎豹”汽车。

 

来源:经济日报

 


请进入东湖社区“中部论坛”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图片报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