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视频新闻

 


姓 名:


  

湖北省参事工作情况介绍

 

我国的参事制度始建于建国之初。参事室的设置,是新中国在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一个创举。1949年4月7日,毛泽东主席电示华东局领导人,提出设立参政咨议性质的机构,为建设新上海出谋划策。1949年11月1日,国务院参事室正式成立,主管政府参事工作,成为政府系统唯一具有统战性和咨询性的部门。我国政府机构虽历经多次改革、分合撤并,但国务院参事室一直保留至今,并继续得到加强。

湖北省政府参事室成立于1950年初。当时一批在我省的民主党派、无党派高层人士和原国民党军政高级官员被任命为省人民政府参事。

省政府参事室是主管政府参事工作的省政府直属机构,正厅级,设有党组。现内设综合处、参事咨询处、组织联络处、离退休干部处等四个处室,机关工作人员25名。

参事是人民政府的参事,是参事工作的主体。1988年以前,参事实行任命制、终身制。1956年是我省任命制参事的高峰期,由省政府任命的参事达160多名。我省任命制参事现有2名健在,已是年过九十的高龄。1988年8月,国务院下发文件,改革了政府参事的任职办法,由原来的任命制、终身制改为聘任制、任期制。省政府参事由省长聘任,任期五年,因特殊需要可以适当延聘。

我省参事编制45名,现有参事30名。其中任命制参事2名,聘任制参事28名。从党派情况看,中共党员10名、非中共人士20名。从规格情况看,中科院、工程院院士4名,教授、教授级高工、研究员24名;10名中共党员参事中,副省部级2名、厅局级7名、中学特级教师1名。从专业情况看,从事过行政管理工作的参事8名,涉及的管理领域主要是财政、物价、交通、高教、通讯、地震等方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参事20名,涉及的专业领域主要是区域经济、电子信息、建筑安装、机械制造、生物工程、自动控制、水利水电、地质地震、医药卫生、教育教学等方面。

参事的选聘具有严格的资格条件和规范程序。参事队伍主要由有代表性、有影响和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专家学者或社会上名望较高的人士组成。参事的选聘一般要经过推荐、初选、考察、审批、聘任等主要程序。我省参事队伍建设体现了 “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进出有序、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总体要求。

参事参与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统战联谊。主要工作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我省重要法规、规章草案及其他重要文件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密切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参加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参事按照恪尽职守、坦诚建言、因人而异、各展所长的要求开展工作。

参事以个人身份参与政府工作,不代表党派、届别、部门和地域的利益和立场。参事学识渊博、阅历丰富、业绩显著、身份超脱,是政府智力支持系统的重要力量。参事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参政建议,通过“直通车”的方式直接报送省政府领导参阅签批。

参事工作既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在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省参事工作历经了创立与曲折、恢复与转机、继承与发展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省政府参事始终秉持参政咨询职责,深入调查研究,坦诚建言献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政府决策机制的不断完善,新时期参事工作的任务和作用更加重大。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的指导下,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政府参事工作的意见》,2005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若干意见》,这几个重要文件为新时期的参事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几年来,我们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参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转变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参政咨询职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参事室每年组织参事完成15个左右的计划性调研课题,提出约25份参政建议。年度调研课题计划以当年政府中心工作为重点、着眼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参事报题、部门荐题、参事室组题、省长命题的方式确定。参事们组成课题组,对有关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提出参政建议,由参事室直接报送省政府领导参阅批示。近三年来,参事们围绕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快湖北旅游业健康发展、发展长江水运、建立湖北信用体系、促进湖北优势产业发展等问题,共完成了50多个重要课题的调研,先后呈报了70多份参政建议。省长们对这些建议十分重视,都一一作出了批示,批示率100%,很多建议都转化为政府的行政决策和政策措施。有些事关全局,必须由国务院和中央部门重视和决策的建议,我们还通过国务院参事室转呈国务院领导和中央部门领导阅批。如今年7月,省政府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郑守仁提出的《关于三峡工程投运后对坝下游河道冲刷亟待立专项研究及治理的建议》,经国参转呈国务院有关领导阅示,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华建敏国务委员都作出了重要批示。

我们很重视围绕全省经济社会的重大课题,组织参事开展综合调研,提出系统的参政建议。比如,湖北是“水资源”大省,涉水产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保护是湖北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广泛组织和发动相关参事、涉水部门的专家、有关科研院所的学者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形成了近30篇研讨文章或参政建议,举办了“湖北省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研讨会”,会后,我们将研究成果写成综合报告报省政府,罗清泉省长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涉水部门认真吸纳参事们的建议,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还专门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听取各部门落实情况的汇报。再比如,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始终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们组织参事围绕这个重点、难点,对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村土地流转、粮食安全与购销、涉农资金管理、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基础教育、农民工的培训和权益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分期分批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系统的参政建议。

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关心和重视参事工作,亲自过问参事的选聘和参事的工作生活情况,给予参事很高的地位和礼遇,给参事们出课题、交任务,在重大决策前征求参事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参事们的参政建议认真审阅,批示办理意见,并指示有关部门督办落实,每年中秋、春节都要与参事座谈、听取意见。省政府领导还多次研究解决参事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参事们履行职责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省政府领导与参事之间的良性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参事们参政咨询、服务决策的积极性,推进了参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我省的参事工作始终居于全国前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