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回忆录》(1)

(2006-09-05 05:18:50)

内容提要:张瑞芳早在抗战时期就是著名的话剧演员。抗战胜利后,她成功地主演影片《松花江上》。新中国建国后,她又先后主演了《南征北战》、《母亲》、《家》、《李双双》、《泉水叮咚》等多部影片。本书是张瑞芳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历史性追述和思考,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她在文艺实践活动和革命道路上所经历的甘苦沧桑。全书文字朴实,不矫情、不夸张,内容翔实,折射出张瑞芳达观、坦诚的人生态度,也可让读者一窥时代大变迁中个人生活情感的遭际。本报今起选载其中的部分章节,以飨广大读者。

第一次婚姻

1939年初夏的季节,我在重庆跟余克稷结婚了。

我们相识五年,我一直视他如师如兄,毕恭毕敬称他“余先生”。我们中间经历了一段小小的坎坷,最终还是走到一起。我们俩都热爱舞台,他侧重管理和演出,我只注重表演。五年来,舞台是我们共同事业和情感的纽带,他一直在帮助我,把我从一个校园舞台的女中学生,带进戏剧殿堂的大门。水到渠成,我们也应该结婚了。

新房在电力公司职员宿舍,名叫“知还山馆”,和曾家岩五十号八路军办事处相隔不远。郭沫若先生做了我们的证婚人。余克稷从小是个孤儿,没有什么至亲的家属。我是没有办法,娘和弟弟还在北平,姐姐和妹妹在延安。这时,姐姐跟王拓、妹妹跟陈荒煤也都结婚了,我们谁也没有办法参加谁的婚礼。参加我们婚礼的大都是余克稷电力公司的同事,还有我们演艺圈的共同朋友。

婚后,我们依然忙个不停,各自早出晚归。我们的新家也成了各自开会、聚会的新“据点”。余克稷又担任着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的监事,所以总有人到家里来商量事情、讨论问题。我也常有朋友来,演完一个戏后,演员来我家聚会。随着我演戏的增多,来过我家的文艺界人士也增多了,张骏祥、吴祖光、曹禺、章靳以、马彦祥等,大家在一起包饺子、谈剧本、说戏,生活气息比较浓,他们有时甚至就在外屋搭张折叠床或打个地铺过夜了。

等到只剩下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余克稷是个除了工作闲话不多的人。我呢,从来在余克稷面前就不知道怎么说话(以前我们的通信比说话多)。初到重庆,我跟余克稷有时还能走在一起散散步,结婚后连这样的时间几乎都没有了。不过,我们俩人都忙,谁也没有注意这平静的二人世界,渐渐凝固了,以后竟成了一潭止水。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到了1940年初的时候,重庆的话剧舞台上仍旧好戏连台,最有影响的是阳翰笙的名剧《塞上风云》。除抗日剧以外,剧目的题材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新老剧作家们都在埋头写剧本,像当时被称作“神童”的新秀吴祖光写了《凤凰城》,也有借古喻今、鼓励士气的历史剧《岳飞》,还有洪深改编自英国话剧的讽刺喜剧《寄生草》等等。1937年以前,重庆的民众还不知话剧为何物,不到三年的时间,话剧成了这里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明日请看:走出本色“张瑞芳”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