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9月>>本页       
[视听天地]广播新闻频率的战略定位与选择………………………李利克


(2006-09-26 09:02:18)

李利克(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430022)

在我国,广播频率专业化和节目对象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广播新闻频率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战略,强化其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到新闻频率自身的发展,也会对广播这一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广播新闻频率的发展战略并在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是当务之急,也是着眼未来之举。

一、强化 “喉舌”品质,实施公信力策略

广播频率专业化的实施,使我国各级电台都形成了各自的广播频率系列。目前,我国各级广播电台一般都有5个以上的专业频率。新闻频率、经济频率、交通频率、音乐频率、生活频率、体育频率、儿童频率等等大量涌现。但无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是各省市级电台以及地市级电台,在众多的频率中,都不约而同地将新闻频率作为主频率——即将新闻频率作为支撑自身主流媒体地位的核心频率。这是有道理的。广播电台从诞生之初,就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进入公众视野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频率之外的广播频率都是依附于这个“母体频率”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一家广播电台的整个频率系列中,无疑应该也必须把新闻频率作为自己的主频率或核心频率。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新闻频率在与其它频率的竞争中,优势似乎正在丧失,听众大量减少,社会影响力不断下降。而有人在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又得出了如下结论:这主要是因为新闻频率承担了“喉舌”功能而造成的。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广播听众产生分化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频率专业化的第一个效应就是对听众市场的细分。他们从原来定向或被动收听一家电台的单一频率的广播,到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这是可喜的社会进步,其中许多人不再收听广播新闻频率而收听其它频率,用不着大惊小怪。而广播新闻频率如何将流失的听众尽可能多地吸引回来,如何把广播新闻频率打造成权威的主流媒体,才是问题的关键。目前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关注大政,树立权威。广播新闻频率一定要进一步做到迅速准确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生动深刻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人民广播过去是这样做的,将来还应该这样做。新闻频率要锐意改革进取,调整传统运行模式,及时掌握和了解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有关动态,报道大事,宣传重点,解读难点,做到“权威发布,公正评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要信息提供者”。唯其如此,广播新闻频率才能强化其在听众中的权威品质和舆论主导地位,吸引更多的听众关注广播。事实上,《人民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我国主要媒体之所以在读者、听众和观众中有强大的影响力,就在于他们树起了党和政府“代言人”的权威形象。广播新闻频率如果弱化了自身的喉舌功能,无疑是自乱阵脚,自毁前程。

第二,贴近百姓,构建沟通平台。喉舌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的平台。这方面广播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广播热线理政类节目,就是成功的范例。河北电台的“阳光热线”、河南电台的“政府在线”、湖北电台的“百姓零距离”等等,都是基于这种理念而开办的。这类节目邀请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直接参与,与听众直接沟通,受理听众的投诉,解答政策资讯,通过节目了解民情民意,把党和政府的声音直接传达到听众。实践证明,这类节目受到了听众的普遍欢迎,成为广播新闻频率吸引听众的最大亮点。

第三、发挥传统优势,形成自身特色。广播的一些传统优势正受到质疑与挑战,有的广播频率因此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播音方式,以节目主持人全盘代替了播音员。如果说这种做法对于音乐频率、交通频率等等是无可厚非的话,对于新闻频率则是不适合的。正是因为一些非新闻广播频率普遍采用近乎“原生态”的语言表达方式主持节目,我认为目前受到冷落的传统播音方式更显得弥足珍贵,并能更好地彰显广播新闻频率的自身特色。当然,广播新闻频率可以“说”新闻,可以“侃”新闻,也可以用主持的方式播报新闻,但其作为主流语言样态的新闻播音则是绝对不能摒弃而应该发扬光大的。人民广播在几十年实践中探索并得到受众认可的那种以“字正腔圆、庄重大方”为特征的播音方式,已经成为新闻频率的品牌特色。总之,在尽可能地体现创新精神,尽可能多地溶入时尚元素的同时,广播新闻频率应该坚守自身的传统风格,即:权威、庄重、稳健、客观。

二、发挥“广播”优势,推行“大众化”战略

目前,广播人已经开始运用广播“族群”传播理念,推进更加细分的频率专业化:类型化电台已初露端倪,适位化电台已提上议事日程,“一对一”广播也不再仅仅是“嘴”上谈兵。这些,都为广播的未来勾画出美好的发展远景。

第一,就广播新闻频率的功能和性质而言,推行“大众化”战略是必须的选择。如果认为广播频率专业化就意味着所有广播频率都必须走“窄播”之路,都必须从大众传播转变为小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我认为是不全面的、偏颇的。这个误解如不纠正势必对广播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新闻频率实行“窄播”,以专业化定位的理念锁定社会部分人群,很可能会形成社会歧视,会间接地造成社会不公平。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新闻频率的受众对象都应该是社会全体公众,广播新闻频率应该而且仍然必须推行“大众化”战略。

第二,就我国社会分层而言,推行“大众化”战略是科学的选择。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过渡期,社会分层不清,社会成员在文化层次、思想信仰、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趋同性。特别是广播新闻频率,社会公众对重要新闻需求的共性仍占主导地位。社会大背景决定传播方式。如果广播新闻频率硬要推行或实施主流受众的精确定位,一是难于做到,二是吃力不讨好,其结果是必然造成听众更多的流失。因此,在现阶段,将新闻频率目标听众定位于对社会事务有感知能力和信息需求的社会公众,应当是明智的。

第三、就广播频率的实际运作而言,推行“大众化”战略是自觉的选择。目前,大多数广播频率特别是广播新闻频率,并没有完全走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之路,而追求的仍然是目标受众群的大众化,追求的是听众规模的最大化。这一倾向首先表现在开办专业频率对“专业”的选择上。音乐频率、文艺频率、经济频率、生活频率、健康频率等等,这些专业频率从其名称上就能窥见其争取大众化听众、追求听众规模最大化的策略取向。就是一些目标受众指向很明确的专业频率,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完全放弃“大众化”战略,如交通频率、妇女儿童频率,其受众定位大多数也并不明晰,他们争取的目标仍然是大众化的听众。实践证明,这一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新闻频率“亮”起来,经济频率“立”起来,交通频率“火”起来,音乐频率“红”起来……广播整体迈入了一个上升的发展通道。

三、拓展广播功能,施行差异化对策

对策之一:频道大众化战略与时段分众化策略相结合。在广播频率不断衍生的广播市场,那种希望一个广播频率吸引所有听众全天候收听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好在广播并不是一个平面媒体,而是以时间的纵向延伸为特质的立体式的声音媒体。这给广播频率的编办者提供了推行大众化战略的天然空间,广播可以用时段的分众化策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可能的听众。比如:清晨编办老年人节目,夜间以吸引年青听众为主体,白天则向失业者和家庭妇女提供他们需要的资讯或文娱节目等等,这其实是广播频率推行广播大众化战略的现实基础。

频率专业化的前提是找准市场定位。节目的对象化和栏目的精细化定位必须始终处于动态的研判之中。这里的定位其实包含对象化定位和差异化定位两层含义。施行差异化对策,首先当然是对受众类型和受众消费需求作深入的研究;其次要对同地域其它广播频率的节目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要尽可能地避同求异,尽可能地做到你的节目在某一时段吸引或针对的受众群体是唯一的,使同地域同一时段其它广播频率的同类型节目自动转向。

对策之二:锁定忠实听众与争取未来听众相结合。广播新闻频率大多数都是由原来的“人民台”演变而来的,几十年里培养和锁定了一大批忠实的听众,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广播新闻频率的听众老化现象非常严重,而对年青听众明显缺乏吸引力。当然,对于老年听众,我们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收听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忠实度。同时,我们还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广播新闻频率的未来听众在哪里?如果一个媒体所关心的同社会年轻群体所关心的相距越来越远,新生的一代不能认同这一媒体,那么其主要受众群必然老化,其影响力必然会因其主要受众群在社会上影响力的减弱而减弱。广播新闻频率显然不能对此无动于衷。

争取年轻听众应该成为广播新闻频率差异化选择的主攻方向。要以年轻人认同的方式向他们提供信息和思想。青年人思想活跃,追求新奇,有比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因此,在节目中溶入时尚元素,打造包装个性化色彩突出的主持人,推出互动性强的节目样式,这些不仅是争取青年听众的方式,也是改变新闻频率节目形态老化现状的有效途径。

广播新闻频率还要下大力将移动人群争取为广播听众,如企业经营者、出差人员、大学生、外出打工人员,等等。这部分人出门在外,有的没有固定住所,或经常生活在旅途。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会自然地选择广播作为自己接受信息、进行娱乐的方式。主流移动人群是社会的活跃群体。他们能够较多地调动、支配、利用社会财富,或者他们能够较强地影响社会财富的流向,这部分人成为广播听众,无疑会扩大广播的社会影响力。

对策之三:发扬传统优势与拓展广播新功能相结合。广播新闻频率节目的规范化运作,风格的庄重大方稳键平实,等等,这些在不少新兴的广播频率中较难构建的品质正是广播新闻频率的突出优势。当然,新闻频率与其它频率相比,可能在时尚化、活跃性、个性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新闻频率当然应该不断引进新兴复合型的广播人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以弥补其活力不足的缺陷,同时更应该注重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广播的新功能上下功夫。

对于广播新闻频率来说,拓展谈话类节目的种类和范围,是发挥广播传统优势,拓展广播功能的成功选择之一。谈话类节目一般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话题吸引听众,听众(或嘉宾)的积极参与是节目的显著特色。这就要求节目编办人员包括主持人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娴熟的把握能力,这方面的人才,新闻频率较之其它频率有着更丰富的储备。无论是开办新闻类政论性谈话节目,还是开办情感类心理咨询性谈话节目,新闻频率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与新闻频率的办台理念相吻合。因此,谈话类节目可能成为新闻频率在广播受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凸显自身特色的最大亮点。领跑全国广播界的北京电台目前已将新闻频率改为新闻谈话频率,这一创新之举所带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可能是我们目前还难以想象的。

(编辑:陈永和)#13#10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