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9月>>本页       
[视听天地]电视社教节目的变革与发展……………………………许玉琪


(2006-09-26 09:02:28)

许玉琪(湖北电视台社教中心 430071)

电视社教节目曾是我国电视节目以新闻、文艺和社教为组成的三大板块之一。从50年代末中国电视的产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节目走向成熟,许多电视台把电视社教节目的创作作为兴台大计。电视社教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评奖种类繁多,等级也不在新闻之下。

但是,曾几何时,电视社教节目离观众越来越远了。在电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台减少了社教部门的节目量,播出时间也从当年仅次于新闻节目播出的黄金时间变成了非黄金时间。很多省级电视台早在几年前已经没有社教部的设置。

曾经辉煌的电视社教节目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局面呢?我国的电视屏幕上需要社教节目吗?21世纪电视社教节目的出路在那里?

一、电视社教节目在中国电视史中曾是立台之柱

在电视节目内容划分中,包括时事深度报道、人物、经济、教育、少儿、体育、服务、健康等内容的节目统统划为社教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社教节目曾是电视台的鼎立节目。

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是电视的“宣传品”时代,电视承担着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规的宣传以及对公众进行教育的功能。这时期的电视节目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充当着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在相当长的期间,配合一定的时事新闻背景,将重大时事延伸报道,是社教节目的主要内容,其它如体育、少儿和服务类的节目在社教节目中占的比重较次。

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电视台的节目设置,除了每天固定播出的新闻节目和每周一到二次的文艺节目外,其它节目则全部归于社教节目的范畴。在这一期间,社教节目开出了灿烂的奇葩。电视社教节目由最初简单的形态开始了延伸和细分,分设了许多部门如专题部、经济部、少儿部、科教部、国际部等等,每个部门都自办栏目。这些栏目包罗万象,有效地宣传了该地区方方面面取得的成绩和在改革中涌现出的领先人物、该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等等,有的节目甚至走出了省门和国门。这一时期全国的社教节目不仅数量上占有强大的优势,而且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社教类的评奖种类繁多,奖项的数量和质量决不低于新闻和文艺类节目。这一时期是社教节目的鼎盛期,其特点有:

1.采访面广,节目成本低。

社教节目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类型异常丰富,而且业务部门众多。以湖北电视台为例,社教内容的部门就有专题部、科教部、经济部、国际部、青少部及体育部。

因为社教节目与新闻节目追求的政策性、时效性和文艺节目追求的艺术效果相比,既没有受各种制约的要求和强烈的时效性,在日常播出的节目中也不十分要求节目的精雕细琢,所以社教节目采访制作相对简单。一个几十分钟节目的摄制,往往是二个人一台机器就完成了。特殊情况下,因为经费的制约,该拍的地方却用资料代替的现象经常存在。

2.市场竞争意识淡漠。

这一时期的电视节目制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和创作者基于宣传的效用和对节目的爱好,与市场关系几乎没有。绝大多数节目是电视台从业人员关着门自己做出来的。电视作为一种与大众仍有距离感的传播媒体,由国家投资建设,各级电视台都是地方政府的电视台,有些大企业拥有电视差转设备和简单的采编设备,但从他们设备的技术含量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来讲,与电视台没有竞争可言。这时,“收视率”只是出现在城市农调队报表上的新名词,电视广告的投放没有收视率作为参照物照样呈每年上升的态势,所以,许多电视台的领导不谈收视率,只谈社教节目的获奖多少,自办节目量的增减。这时,所有电视节目的创新只是业内人士的自觉行动,电视工作者的创作可以说完全不讲收视率,只讲业内的口碑。

二、电视事业发展过程中,社教节目开始受市场的影响而弱化

到了90年代中期,电视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电视节目内容与市场、与观众收视的结合日趋紧密起来,以前只算宣传账和创作账的观念和做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群体的庞大,栏目设置的重复,手法的单一陈旧,已使原有电视社教节目不再是少投入高回报的节目类型,而是高投入低回报的节目类型。加之新闻节目不断改革,文艺节目日趋走向娱乐化,因此,一些电视台开始弱化社教类节目,面向市场开始节目整体整合。

整合的基本策略是:定位面向大众,经过调查根据大众的需要设置相关栏目。这时期,电视社教节目已不再是各个电视台狠抓精品战略而推出的创牌作品,或是为了自办节目时间而凑数的节目。现在来看,当年的改革是中国电视向国际接轨,使电视事业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向百姓、融入百姓生活的关键变革。

首先,在机构方面进行整改。对社教部门进行整合、重组,使之形成一支高效的队伍。到了上个世纪末,许多电视台把生产社教节目的部门合为一个大的社教中心。比如,湖北电视台就在2000年末把6个与社教相关的部门合为大的“社教中心”,以便对社教节目进行统一规划。而后几年,随着专业频道的设立,传统意义上的社教节目内容分剥到了各个专业频道。

其次,在节目方面进行改革。1993年中央电视台一套《东方时空》栏目的开播和经济生活频道的改版,揭开了电视节目形式改革的序幕。

1993年,中央电视台集中几个部门的精兵强将,吸收西方国家新闻栏目的经验,或者说在西方新闻节目的影响下,推出了一个杂志型的栏目《东方时空》。

杂志型栏目在结构上以精心编排的栏目为特征;在选题上,集中公众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在手法上,采用夹叙夹议、深度报道的方式。

从《东方时空》刚开始的栏目设置来看,有人物访谈(以前属专题部),有资讯信息(新闻和社教服务类),有MTV(文艺节目)等。观众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既看到了新闻消息,又倾听了百姓故事,了解了资讯也欣赏了音乐,因此,深受大众喜爱。

《东方时空》的成功,开辟了电视从业人的新思路,从此,各种样式的节目形态开始陆续出现在我国屏幕上。这时,单一传统的承载宣教任务的社教类节目则在夹缝中越来越不好生存。一些社教节目被挤出了黄金时间。

三、新时期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

当我们渐渐认识到电视的本质,在我们大力提倡电视节目内容为王的年代,在电视节目新的形式层出不穷的时代,观众还需要社教类节目吗?社教节目的道路应该怎样走?

回答第一个问题,只要看一看央视的收视率就可以证明:

拿这几年异常红火的央视品牌栏目为例,除了新闻和文艺娱乐(包括选秀型的文艺栏目),收视率名列前茅的有关社教类栏目有:谈话栏目《实话实说》,讲述普通人故事的《讲述》,普及科学知识的《走进科学》,历史栏目《探索发现》等等。

其实,电视作为一种传媒,其社会功能是为大众提供新闻信息、娱乐和服务的工具。在我国,电视和其他媒体一样,其拥有的教育功能是必备的。这种功能在新闻、娱乐节目、影视剧中也仍然存在,只不过是隐性的,而在社教节目中则是明显的。在西方国家,其公共教育类的节目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额,因为,他们需要这种节目来表明电视媒体的社会公益性。从这一点来讲,电视社教节目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其次,从电视节目实际的教育服务功能上说,其服务类节目和专门的教育类节目是其它节目无法替代的。

那么,在新时期,电视社教节目的路该如何走呢?目前许多电视台的做法仍然有二种。首先在机构上实行进一步的改革。其次,在节目内容上实行真正的革命。

1. 专业频道的成立,为社教节目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空间。

发达国家的电视节目构成中,并没有社教节目的明确概念。在西方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新闻和娱乐占有大部分,其次是种类繁多、细分的服务类栏目和社会公益性的节目。

社教节目是中国特色。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社教节目仍是要承载着宣传党和政府政策和对公众进行教育的任务。在这种前提下,划分专业频道则是社教类节目做得更专业、更好看的前提条件。

拿生活服务类节目为例,90年代中期,我国的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没有承接其80年代的辉煌,成了许多电视台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在国外,服务类节目却做得风生水起。分析其原因,国外电视台众多的有线专业频道是服务类节目成长的土壤。针对不同的收视观众,服务类节目进行了细分,频道中有房屋频道、宠物频道、老年频道、少儿频道、时尚频道、旅游频道等等。每一频道针对固定的收视群体的收视爱好,制作出他们需要的电视节目。

本世纪初,众多电视台开始针对不同的观众划分相对应的频道,有关社教的内容分离在各个专业频道中,成为中国电视发展的一个亮点。法治频道、少儿频道、健康频道、都市频道、体育频道等专业频道,为大众提供了更丰富更详细的各类节目。社教类节目的宣教功能在节目中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2. 节目内容的创新。

内容为王是当代电视人的追求。当前,电视节目内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伴生物。电视社教类节目要抓住观众,首先要从内容上把握以下几个特点:

时代性。追求时代性是社教节目的传统。过去,社教节目是展现时代大背景下深层次报道的有力园地。通过社教类节目,人们记住的许多人物、事件,无不是与时代紧密相关的。目前,从湖北电视台社教节目的播出情况来看,与时代同步的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湖北卫视的品牌栏目《往事》开播已近6年,至今仍保持着较好的收视率。从《往事》几年的选题定位表明:紧贴时代是非常必要的。2001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人们怀旧心理的萌发,《往事》定位于大的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命运。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坎坷命运,打动了无数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近和全国相关栏目的不断推出,《往事》基于这样的定位无疑会面临着选题枯竭和节目雷同的情况。为此,栏目领导及时改变定位,多选择近年代的人物,多选择与观众有关的人物故事,特别是今年以来,选题年代的“年轻化”使栏目的收视率大增,一直固定在台内前三名的好成绩。

时效性。关注现在,是抓住观众的要点。从现实切入,观众身边的事实会在及时的节目中表现,当然会抓住观众。要把以前电视工作者想做什么内容就做什么内容的创作态度转变为:观众要看什么就去关注什么,而且要根据迅速发展的现实不断地调整节目的选题方向,这样才不会被观众抛弃。

3. 电视手法的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社教专题节目的表现方式无非是画面加解说加音乐。这种灌输式的表现方式在大众已充分认知自己的感知能力的今天,的确不会有多少市场。如今,社教节目要采取更加灵活的电视手法来表现节目内容。在许多法治节目和故事类甚至服务类节目中,音乐的渲染、悬念的设置、结构的设计等等手法的运用,已成为普遍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方式的运用,无疑会加深观众对节目的印象。中央电视台十套1998年6月1日开播的《走进科学》栏目,其宗旨是: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这样的栏目宗旨怎样在节目中有效地体现呢?他们把宗旨融化在生活中的推理故事和对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中实现了。最值得一谈的是该栏目讲故事的方法,编导充分运用了悬念的设置这一法宝,把一个平常普通的科学现象讲述得异常精彩。可以想象,这样的社教类节目肯定会有市场。

(编辑:徐蟾桂)#13#10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