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9月>>本页       
[业务研讨]农科宣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段献民


(2006-09-26 09:02:26)

段献民(农村新报 武汉 430077)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媒体,尤其是一些涉农的专业报刊都十分注重农业科技宣传。媒体的农业科技宣传在指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致富,促进农业增收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给农业科技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农村出现的新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民本身发生了分化。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政策的放开,一大批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人从农田转移到城镇。而留在农村的,除少部分种田能手外,相当一部分则是老人和妇女,即人们戏称的“3860部队”,其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此外,还出现了一些“两栖农民”,农闲在外打工,农忙回家种田。

  二是农业结构呈现多元化。顺应市场经济需求,农民已不再单一地从事传统的种、养业,而是向多门类、多产业发展。他们不单需要种植、养殖方面的常规农业科技,还需要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冷藏保鲜以及建筑、运输、农机具和电脑、电器的使用与维修等非农方面的科学技术。

  三是农业生产逐步集约化。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趋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农村出现了许多由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种养能手开办的大型“场”、“园”,一些地方还出现“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农机化生产也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劳作。

  四是农民种田随意性增大。市场经济时代农民种什么已不再受政府指令,而是跟着市场转。农民种什么,怎么种,主要由自己来选择。但由于一家一户信息渠道不通畅,缺乏相关技术,往往带有经营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容易带来风险,造成经济损失。

  五是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多样化。如今许多农民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不再像过去那样,仅满足于从报纸上学到一些实用小科技等低水平的科技知识和常规的粮棉油种植技术,而是希望系统地掌握某些门类、某些专业的知识。如特种养殖技术、名特优新品种栽培、药材种植加工、花卉盆景培植等。

  六是农业技术不断更新。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陈旧技术在不断淘汰,而各种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就需要农科宣传突破旧的宣传模式,代之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新形式。

  七是农业生产日趋标准化。随着消费者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农业标准化生产显得日趋重要。而许多农民对此目前还没有足够认识,这方面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八是农民面临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旧的经营方式、农科知识、管理技术陆续被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经营模式、农科知识、管理技术所代替。如何防范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对中国传统农业带来的风险,如何生产出合格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如何应对外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绿色壁垒”等方面的技术措施,都是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的。

  反观大众媒体现在的农业科技宣传模式却并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组2004年调查发现:农户反映较多呼声较大的问题除了农业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够,就是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信息针对性不强,媒体传播的科技信息虚假的多,真正管用的信息不多。另外,农户对各种媒介传播的科技信息或市场信息的信奉度不高,有41.1%-45.2%的人认为科技信息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大。由于有些农民识别科技信息的能力不强,上当受骗的事件多有发生,致使农民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科技信息敬而远之。

  与此同时,一些媒体却对新形势下是否继续开办农业科技专栏产生了歧义。有的认为农科宣传纯粹是服务性质,只能产生社会效益,给媒体带来不了经济效益,于是对农业科技专栏尽量减版、撤版或用其他内容取而代之。还有的认为现在有文化的农民都外出打工了,农业科技宣传没了读者,于是将农业科技宣传视作鸡肋,在办与不办之间犹豫。

  对此,笔者认为,在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中,媒体担负着十分重要而繁重的任务。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农民对市场、科技信息的渴望更加迫切,我们的农科宣传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加强。但是,如果媒体仍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重复着过去“春种夏收秋播冬藏”的“四季歌”,很难吸引读者。我们的农科宣传应改变原先那种旧模式,拓宽领域、更新内容,用科学的新观念、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充实农业科技宣传内容,以帮助农民增收为主旨,积极推介农业新技术,解答农民的技术难题,及时准确传递市场信息,分析农产品市场情况及走势。

  要改变农业科技宣传目前的这种尴尬处境,媒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科技信息要避免与农民的需求错位。现在的农业科技宣传模式之所以不能让农民满意,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媒体传播的科技信息与农户所需错位。大多数媒体的农业科技宣传往往只注重宣传,而不关心农民读者的反馈意见。如他们对宣传内容、刊出形式是否欢迎,社会效益如何,往往很少知情,这就会导致盲目性。为避免这种错位,就必须经常进行读者调查,认真对待和仔细研究读者来信,采编人员也应主动下农村了解农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信息,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科技宣传的内容、形式,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具指导性,从而提高宣传效果。

  二、“因人施教”,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由于农民读者的文化层次有高低,农科宣传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农民读者,区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那些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科技知识底子、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农民,要注意向他们传播较高档次的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使他们真正感到“解渴”、“过瘾”、“顶用”。同时,对那些水平较低的农民,还是要以普及科技知识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多,在家种田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我们的农业科技宣传更不能忽视这一层次的读者,在介绍某项技术时,一定要深入简出,通俗易懂。

  三、应急技术与专业技术并举。应急是指根据农时季节、天气变化和读者的临时急需,及时介绍一些科技知识,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如突发性的灾情过后的补救技术、正在发生的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牲畜突发疾病的救治技术等。专业技术是指要注意科技宣传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采取技术讲座、系列报道等形式,集中地、系统地、全面地向农民读者介绍一门或几门科技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科技水平。

  四、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前瞻性。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常规”技术,因年年都可套用,大多没有什么新意,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一些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程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新形式、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随时增删内容。尤其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要多介绍一些国内外最先进的农业科技,以开阔农民视野。有些新科技虽然目前农民还暂时无法运用到生产中,但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用到生产上,并将产生巨大的效益。这样的科技知识,要让农民提前知悉。这不但能让他们开阔眼界,更会让他们对美好的农业生产前景充满希望。

  五、科技要与市场信息和服务配套。笔者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有些农民看到报上介绍的一项科技后,很感兴趣,马上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想知道这一技术所需的设备,或者品种到哪里去买、销售情况如何等。我们的科技宣传就应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实行配套服务。比如,介绍一种市场好销的产品信息时,同时刊出该产品的生产技术;介绍某一新农药或新良种时,同时告诉农民到哪里去买,价格如何。

  六、变媒体灌输为与农民互动。过去的农科宣传大多是媒体在向农民灌输一些农业科技,不管他们需不需要,所以成效不是很好。要使农科宣传真正富有成效,就要让农民从被动的读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激发他们学习先进技术的兴趣和欲望,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获得最大的收益。笔者所在的《农村新报》的农业科技专栏近些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开办“农科热线 ”、“读者点登”、“专家答疑”等,都是由农民来提出问题,报纸有针对性地刊出相关技术,或请专家专门撰文解答。这种互动产生了很好的作用,也吸引和留住了更多的农民读者。

  七、与其他媒体联动,扩大宣传的覆盖面。目前笔者所在的《农村新报》的一些农业科技信息,经常被本省的电台、电视台选播,被国内不少农业网站转载,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农科信息的传播。但这些只不过是被动、松散型的,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要扩大农科信息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民掌握和运用科技致富,报纸应与广播、电视、农业网站等媒体主动配合,充分发挥联动作用。信息时代的科技是共享的。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共同做好新形势下农科宣传这篇大文章。

(编辑:徐蟾桂)#13#10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