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9月>>本页       
[业务研讨]新闻宏观失实探……………………陈新焱 胡云杰 皮治洪


(2006-09-26 09:02:13)

陈新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 430074)

胡云杰 皮治洪(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430022)

在大众传媒对社会某个群体的报道中,由于正负面新闻的严重失衡,会导致社会某个群体形象的扭曲。

一、受众的“证实倾向”,产生“共鸣”、“累积”、“遍在”效果

我们不妨先做一个简单的假设:第一次,大学生A跳楼自杀,媒体对其进行了客观报道;第二次,大学生B贩卖毒品,媒体也进行了客观报道;第三次,大学生C残杀动物,媒体也进行了客观报道……

在这些报道中,单个的新闻事件可能都是真实的。在微观层面上,媒体对每个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与“客观现实”完全相符,实现了新闻的“微观真实”。

然而,如果媒体中诸如此类的报道不断增多,望不见尽头时,接触到这些的报道的受众就会在宏观层面上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一种极端的负面印象。

这就是心理学的“证实倾向”。它指的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如果接触到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报道的受众第一次留下了坏印象,他就会在潜意识里把它当作一个规则,再次接触到类似的报道时就会在心理上对前面的印象形成一个证实,如此反复,他们就会进行推理,把在媒体报道中了解到的单个大学生的极端行为推广到大学生群体,好像大学生里就没有一个好人。

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大学生行为端正,举止文明。大学生中拼搏奋进,渴望成才,服务社会的杰出人才大有人在。这些人才并不会因为单个大学生的极端行为而有所减少。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新闻传播学说认为,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都很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的影响因素有三个:(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抵达的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综观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多数传媒在内容上选择具有高度相似性的负面新闻。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众多媒体追捧同一新闻事件而上演的新闻大战屡见不鲜,在这些新闻大战中,媒体之间相互转载,转播同一新闻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些负面新闻经过不同的媒体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传播,必然会在受众心理上引起多重共鸣。而这种持续性和重复性地传播着大学生负面形象的行为也会给受众造成堕落的大学生“无处不在”的错觉。于是,在大学生的群体形象被扭曲的同时,社会公众也完成了对大学生“变形的”刻板印象的构建。

这里的“负面新闻”都是客观的,也就是说是“微观真实”的。如果在媒体对某个群体的报道中,对负面新闻的选择越多,媒体构建的“象征性现实”与事物的“客观现实”便越容易产生脱节,从而导致“宏观失实”。

二、“微观真实”的随意组合有可能导致“宏观失实”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发现:“微观真实”的随意组合并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全貌,在实现“微观真实”的情况下却有可能导致“宏观失实”。

我们假设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或正在发生。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进行报道时,一方面,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在最基本的对“微观真实”的再现上未能达到要求,从而给公众传达出了错误的信息,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形象的扭曲。另一方面,我们最不易觉察的是:尽管媒体对大学生的报道从微观层面上看,都是真实的,但是因为它们过多地关注大学生的负面新闻,造成了正负面新闻的严重失衡。在他们建构的“象征性现实”中,未能从宏观上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客观现实”,从而使得主要依靠大众媒介的报道对大学生进行了解的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认知偏差,形成了错误的社会刻板印象即“主观现实”,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形象的扭曲。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闻的“宏观失实”不但存在而且和“微观失实”一样正在对社会产生着有形和无形的负面影响。此前,媒体对“河南人”这一群体形象的扭曲甚至“妖魔化”,让河南人深受其害,就是最好的例证。2006年2月16日,《南方周末》刊发《河南人拒绝歧视》的文章,用详实的语言描述了河南人“被妖魔化的10年之痛”。为了重塑河南地域形象,河南省各界人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中,以我国首例地域歧视案“深圳派出所悬挂横幅歧视河南人”最为出名。

三、传媒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对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举足重轻

反观个中原因,我们的传媒和从业人员,对社会中大量的新闻信息进行着筛选和过滤,在决定受众“看什么”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媒及其从业人员通过议程设置直接决定受众“想什么”和“往哪个方向上想”。从这个角度上说,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在维护新闻的“宏观真实”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传媒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研究是实现新闻“宏观真实”的重要途径。

传播学界把传媒从业人员称之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新闻的生产阶段。如果记者采访不深入,或道听途说或合理想象;同时,编辑的工作性质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去考察每一篇新闻的真实性,那么,每一条“微观失实”的报道都有可能传播出去。因此,记者、编辑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宏观真实”性。然而,随着传媒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在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中也混入了一些素质低下、道德败坏的人,他们制造的一条条“微观失实”的虚假新闻让我们在实现宏观真实的第一步就受到了影响。

第二部分的把关活动就是新闻的加工阶段。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主编、总编辑等为代表。他们应该比记者更有宏观意识,可以说在维护“微观真实”基础上的“宏观真实”性方面,他们的作用更为明显。他们每天可以收到同一题材,不同侧面的大量信息。他们必须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与所在媒体的个体利益之间对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抉择。然而,为了迎合受众的消极心理,很多编辑不是在维护新闻的“宏观真实”方面下工夫,恰恰相反,他们在为新闻报道怎么能更吸引受众的眼球而努力。由于非正面新闻天然具有猎奇性,轰动性,新鲜性等新闻价值,可以迎合受众的本能兴趣,因而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于是,在新闻题材和新闻内容的选择上,他们往往突出负面色彩,在对新闻的编辑上,更是极尽渲染炒作之能事。

传媒是社会的公器,对社会舆论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是社会利益的维护者,是社会正义的“守望者”。然而,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我们的传媒正在对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地进行抛弃。传媒追求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在于你以什么样的方式追求利益。那种以片面损害群体形象为代价从而迎合受众本能兴趣,片面追求收视率、发行率、点击率的行为,不但是媒体责任的丧失也是媒介人格的堕落。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不但要努力实现“微观真实”,更要追求达到“宏观真实”的境界。微观真实是新闻真实的碎片,宏观真实是客观世界真实的地图。作为新闻的传播者,我们不但要向受众提供五彩斑斓的真实碎片,也要向受众塑造客观世界的真实地图。

“微观真实”是实现新闻“宏观真实”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的记者、编辑在采写新闻报道时要以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新闻的“微观真实”。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微观真实”的随意组合不但不能实现“宏观真实”,反而会导致新闻的“宏观失实”。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记者们要有宏观意识,把握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之间的平衡。媒体更应该加强自律,不能片面地迎合受众。

(编辑:王新)#13#10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