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9月>>本页       
[研究与交流]牢记责任造就公信力 创新驻外记者工作……………曾祥惠


(2006-09-26 09:02:29)

创新驻外记者工作

曾祥惠(湖北日报记者部 430077)

“责任造就公信力”,是湖北日报今年标在报纸一版报头下的一句话。可以说,这是当前湖北日报新闻业务取向的一个承诺、一个宣誓、一个目标。对于湖北日报驻各市州记者来说,则是一条应该遵循的工作原则。

一、牢记责任造就公信力,就要与时俱进,创新驻外记者的新闻业务工作

新闻工作的特征和生命,是创新;党的新闻工作的特征和生命,是在正确导向下的创新。

作为湖北日报驻各市州的记者,或者说省报驻各地的首席记者,必须具备与身份、职责相一致的新闻业务创新追求。那种把自己混同于一般新闻工作者的心态,那种满足于采写一般新闻稿件的状态,那种没有压力、缺乏进取心的表现,都是我们要排斥的。

要有创新的意识。省报驻各市州记者,要养成研究本报、研究自己的习惯。报纸的业务活动,总要通过报纸版面反映出来。因此,这种研究就有了具体的载体。不能满足于本报已有的新闻创新状态,重复别人,跟随别人;不能满足于个人已有的新闻创新进展,止步于自己,止步于今天。要寻找新闻创新的方向,要有超越本报新闻创新已有状态、超越自己新闻创新进展的意识。

要有创新的行为。驻各地记者,要善于把好的新闻创新意图,变成实在的行为——报纸的文字,这就需要勤于思考,敏于行动,或者说,有了创新的意图,就要千方百计将其实现。驻各地记者,光有一打计划,总在那里计划,一月两月、一季两季、半年一年过去了,还是计划,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要有创新的途径。诚然,驻各地记者要在新闻业务创新中力争有所作为,比在编辑部工作的记者要艰难一些,但这并不等于,驻地方记者的新闻业务创新活动就可以知难而退。驻地方记者,新闻创新个人的努力是第一位的,还要善于借助集体的、集团的他人的力量和智慧,实现新闻创新的目的。有了好的报道点子,不妨多与他人商量;有了好的采写时机,不妨多来几个论证与反复,力争把好的线索变成好的报道。

要有创新的反思。对于他人成功的新闻创新行为,不能熟视无睹,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要善于从他人新闻创新的成功中吸取经验,包括教训;对于个人成功的新闻创新行为,不能满足,要善于寻找成功背后的不足,找到可能更为成功的因素,以利再战。

二、牢记责任造就公信力,就要与时俱进,创新驻外记者的工作方式、活动方式

当今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新知识出现频率加快,必然影响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新闻领域也有许多新的情况出现:平面主流媒体担当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责任,其适应性的改革方兴未艾;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强势发展,对平面媒体的挑战已成必然。因此,党报驻外记者要深刻认识当今社会的变革趋势,当今新闻媒体的发展动向,规划好自己的工作方式、活动方式。

具体来说,不妨在以下一些方面多花力气、多下功夫。

正确处理新闻业务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记者站作为省报的派出机构,要始终树立新闻立站的思想,要用正确导向前提下着力提高导向水平的新闻作品,不断扩大省报在各地的影响力。只有把做好新闻业务工作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兼顾做好编辑部乃至报业集团交付的其它相关工作。

要善于弹钢琴。驻各市州记者,有时在某一段时间,可能承担编辑部指派的新闻工作之外的某项特定的工作任务,这并不意味着记者的角色有转换,并不等于说记者就不再是记者。因此,在完成好编辑部指派任务的同时,要精心安排,巧打时间差,做好新闻工作;或者委托、依靠社会力量,完成好本区域承担的短期报道任务。

要有统筹、协调的行为。一般来说,一个记者站区域,一月应有主要报道,一季度、半年、一年应有一批重点报道。重点报道可以是新问题,可以是新典型,可以是新成就,可以是新情况。重点报道在一个区域,要表现为长流水、不断线的状态。那种简单地以采写稿件篇数多少衡量记者工作成效的办法,是不可取的;那种“脚踩西瓜皮,滑到那里算那里”的无序状态,也是不可取的。

主动作好报社发展中面临的工作。比如,发行是报纸工作之本。不管是不是到了发行时间,是不是有领导督办,记者站都应主动常年做好发行工作。要利用在区域工作情况熟、人员熟的优势,把发行工作做在平时,结合平时的报道,做好与地方的沟通工作,做好与地方协调需求的工作。

要积极主动向编辑部提合理化建议,尤其在新闻报道上应如此。这是因为,一个地方从局部看,可能发生在全局中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者出现有代表性的事物,而在编辑部,获取这类“黄金”信息,往往要慢一拍甚至几拍。这就需要驻各地记者有主动报告信息,主动提出反映方案,因为,驻各地记者处在生活的源头,处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三、牢记责任造就公信力,就要与时俱进,创新驻外记者出作品、出人才的环境

创新驻外记者出作品、出人才的环境,一方面,是对编辑部管理驻外记者而言的;另一方面,驻外记者也要善于利用、发挥自己的能动空间。

对编辑部而言,要在策划重大报道、合理调度人员、精心组织实施、科学进行评价等环节上下功夫。

策划重大报道。这是湖北日报驻外记者工作近年间的长项之一。许多这类成功的策划,为本报影响力添了彩,一批策划性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现在的问题是,要在报纸改版的新形势下,以创新的视角,策划一批与时俱进的报道,把这一传统的优势方面,张扬得更为具体、生动。

合理调度人员。在当前报纸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驻外记者长期固守一地,封闭的活动方式,不利于新闻创新。今年上半年,湖北日报编辑部做了一些尝试,一批驻外记者异地采访,写出了一批很好的作品,有的成为创新新闻活动的有力例证。今后,在编辑部的支持下,驻外记者还将以选题为载体,策划一批报道,调度一批人员,把驻外记者的业务工作搞活,让大家都有参加重大报道的机会,都能在平等条件下施展才华、创造业绩。

精心组织实施。从过去的经验看,这一环节尤其重要。精心组织实施,是对重大报道选题的二度创造、三度创造,允许否定,允许新的创意。这是今后驻外记者新闻业务工作要着力的重要方面。

科学进行评价。报道写得好,报道实施好,还要评价好。包括作品评介、评奖,写作者评介、评奖,体会性研究文章的撰写与发表。过去,驻外记者这方面的工作有所忽视,现在,要很好地补上这一缺失。

另一方面,驻外记者也要善于利用、发挥自己的能动空间,要在主动策划选题、主动参与实施、争取多出精品、善于相融共处上下功夫。

重大选题并不是领导钦定的,编辑部钦定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就看我们驻外记者是否善于把握、善于捕捉、善于推介并善于实现。

主动参与实施。有独挡一面实施一个选题,也有参与多位同行实施、参与部门实施等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驻外记者都要开动脑筋,在同类报道中写出新意和特色,让人看了信服、佩服。

争取多出精品。把每一篇采写都当作精品来经营,不要等到下一篇。“下一篇复下一篇,下一篇何其多”。驻外记者“孤悬在外”,对此尤其不可掉以轻心。

善于相融共处。重大报道创意、实施、评介,是一个长长的链条,要把个人的创造融入这个长长的链条中,多做加固链条、锻造链条的工作,少计较个人的得失。只有整个链条锻造成坚固的链条,驻外记者个人的价值也就能得以实现。

牢记责任造就公信力,对省报驻外记者工作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需要坚持探索和努力。

(编辑:徐蟾桂)#13#10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