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时间基础性施工“练兵”,昨日,武汉长江隧道施工由“竖”转“横”,在地底20多米深开始从武昌向汉口推进。包括武汉在内,在长江底下打洞的还有上海、南京,且都属摸索性施工。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城市所取得的进展,都为国人瞩目。
昨日下午4时52分,武昌沙湖边,开挖武汉长江隧道的第一台巨型盾构机———“长江一号”正式向江对岸的汉口方向进发。武汉长江隧道进入施工的关键阶段。按照计划,它将在明年全线贯通,2008年通车。
在离掘进中的第一台盾构机不远处,第二台盾构机已在安装,它将在两个月之后加入战斗,分两个洞一同“挖”向汉口。
3.6公里长的长江隧道,其江北起点在汉口大智路与铭新街交会口,从地底相继穿越汉口中山大道、江滩公园、长江、武昌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从沙湖边上“冒”出来。其中,盾构段长2.5公里。
盾构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长57米,直径11.38米。
在其内部,暗藏一个小“工厂”进行指挥:掘进、除渣、护壁、拼装管片这四个“打洞”的动作一气呵成。
盾构机前面有一个圆形刀盘,刀盘上装有碳化钨钢的耐磨刀片,在刀盘的驱动旋转下,前面的300多把刀片会不停地切割江底岩石和砂土层。
武汉长江隧道向江中掘进的时间,比预定日期推迟了近半年。
2004年12月,号称“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正式动工,开挖江南一侧的施工竖井。不过,南京、上海等地后来居上,其中,上海市区通往崇明岛的长江隧道进度目前已超过了武汉。
虽然南京长江隧道、上海崇明长江隧道的建成计划均在2009年,但有行内人士称,这三条长江隧道谁将先行通车,目前尚无法确定。所以说,“长江第一隧”将落在谁家,还不一定。
这个“第一”,在很多人看来,关系到所在城市的影响力。而对武汉人而言,它会更早地缓解武汉日益增大的过江交通压力。
挖出来的泥巴很值钱
这么大的一个隧道,江底的砂土和泥巴将被掏出约50万立方米。
中铁隧道集团专家介绍,挖出的碎渣抽排到沙湖边专门建造的泥水处理厂后,会经过三次沉淀进行泥水分离;最后放在晒场上晒干,再卖给工地做地基填土。泥浆则循环使用。
据测算,这些挖出物如果全部卖出,收入可达数百万元。
“一旦出问题就是灾难性的”江底掘进有12大风险
按目前的进度,预计在“十一”期间,隧道就会挖到武汉理工大学6层高的建筑物下。从隧道顶部到这幢楼的基础仅相距22米。而类似的建筑,两岸共有50多栋。
怕“惊动”地基造成建筑沉降,只是长江隧道施工的风险之一。复杂的地质条件、长距离水下施工,给隧道施工带来的风险多达12种。诸如,开挖时要对付软硬两种地质、抗高水压、抗强透水、穿越武九铁路与长江防洪堤……
武汉市副市长尹维真说,长江隧道工程不确定因素多,一旦出问题,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因此,“要把安全意识贯穿到每一颗螺丝钉上”。
不过,对这些风险,施工单位中铁隧道联合体提出了12项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并进行过相应的的咨询和评估。
两天前,武汉城投集团隧道公司还与中铁隧道集团联合体签下“军令状”———《长江隧道施工风险防范安全生产责任书》。
圆形隧道横断面
圆形隧道共有两个,内径均为10米,每个内设有两股车道。车道宽3.5米,车道净高4.5米。车道顶部空间为排烟道,下部空间设人员疏散通道和管线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