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北日报>>焦点·摄影>>本页
站内检索:

[焦点]寻踪白(既+鱼)豚(组图)
(2006-11-10 08:59:27)

策划周立新

图/文张磊 实习生胡文涛 通讯员王克雄

长江中还有白(既+鱼)豚吗?作为最濒危哺乳动物,到底还有多少头白(既+鱼)豚留存于世?为了揭开这些谜底,7日,中、美、英、瑞士、日、德六国的科考人员,开始了2006年长江淡水豚类考察,他们携带国际上最先进的探测设备,在宜昌至武汉1750公里的长江江段来回大搜寻。

大搜寻行程路线

    6日从武汉出发,开往宜昌,行程约626千米,耗时7天,可能停靠港口为:洪湖、岳阳、石首、枝江、宜昌。再由宜昌开往上海,行程1669千米,耗时18天,可能停靠港口:武汉、黄石、武穴、彭泽、安庆、铜陵、芜湖、南京、镇江、江阴、上海吴淞港。最后由上海返回武汉。预计整个考察期超过45天。


可爱白(既+鱼)豚“淇淇”现在已经不在了。(资料照片)


6日,科学家们从武汉启航。


寻找白豚的梦想指引着科考队前进的方向。


科考人员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科考人员对长江进行“地毯式”的大搜寻。


将声学探测设备放入江中。


日本科学家带来了先进的声学探测设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考察船一步步接近保护区边缘,希望一点点变淡……

     8日,2006年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的第二天,仍未见白(既+鱼)豚踪影。

各种先进的观测、探测设备齐齐上马,来自六个国家的科考人员紧盯着江面上的“风吹草动”。“完了,完了……”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王丁博士喃喃自语。船已经驶出了长江洪湖新螺段白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奇迹没有发生,89公里的江面,连白豚的影子都没见着。“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考察,没这么多先进仪器,但光用肉眼就看到了17头白豚。”王丁痛心疾首。

来自六国的专家将在长江进行为期约一个半月,来回行程3500公里的“地毯式”搜寻。距离长江两岸300米的位置,各分布有一艘科考船,每艘船上4名观察员同步观测。正值长江枯水季,河道最窄,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搜寻。

美国国际科学顾问罗伯特·皮特曼带来了高倍望远镜“Bigeye”,观测距离达6-7公里;日本专家带来了最新研发的声纳探测仪器,用接收到的音频判定白(既+鱼)豚和江豚的位置。他们远渡重洋,不计劳累,为的是留住可爱的“长江女神”。

洪湖自然保护区的老职工张忠祥感慨,白(既+鱼)豚消失得太快了,十多年前看见白(既+鱼)豚是常有的事情,现在如果在保护区发现白(既+鱼)豚肯定会成为新闻。

现实已经容不得多考虑,一旦发现白(既+鱼)豚踪迹,科考队将不计代价实时跟踪,及时捕捞然后迁往保护区进行保护。

经过数天的观测,一个不言自明的信息弥漫在科考队中———或许,这真的是挽救白(既+鱼)豚的最后机会了。


[新闻解读] 何止白(既+鱼)豚

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既+鱼)豚“温馨家园”早已建成,却空落落等不来它的主人;新螺段白(既+鱼)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白(既+鱼)豚曾经“扎堆”的地方,再难觅那可爱的身影。一个有着2500万年历史的古老物种,而今命运难测。

水质污染、船只碰撞、非法捕鱼……种种不幸,皆是人为。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又不足50头的白(既+鱼)豚,继续繁衍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

需要保护的,何止是白(既+鱼)豚!以江豚为例,目前长江江豚的数量跟15年前白豚的数量差不多,不同的是江豚消失的速度更快。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吸取白(既+鱼)豚保护的教训,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江豚恐怕要步白(既+鱼)豚后尘。“我们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王丁呼吁。

还有,草原上的藏羚羊、森林中的华南虎、翱翔天空的丹顶鹤……濒危的物种太多太多。一面是肆意的污染、捕杀,一面是无奈的保护,保护终究赶不上破坏的步伐。

江河污水横流,草原变荒漠,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带来的不仅仅是多个物种的灭绝,我们自己也遍尝苦果。人类应该警醒了,否则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从这个意义上说,挽救白(既+鱼)豚的行动已经演化为保护濒危物种的一杆旗帜,搜寻行动实际也是一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科考队同时承担着唤醒人们环保意识的重任。


白(既+鱼)豚拯救行动大事记

1978年,中科院水生所成立白(既+鱼)豚研究组,开始研究保护对策。

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既+鱼)豚自然保护区。

2000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种邮票,其中有白(既+鱼)豚。

2004年,白(既+鱼)豚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2006年,六国科学家共同开展长江淡水豚类考察。

相关链接

白(既+鱼)豚是我国独有的鲸类动物,现在估计种群数量不足50头,被称为“长江女神”、“水中活化石”。如果不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挽救,其极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消失的鲸类物种。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